三國時期有一句俗話:人中呂布,馬中赤兔。意思是說,三國時期最好的馬是赤兔馬,而三國時期最厲害的戰將則非呂布莫屬了。這在當時已經成為了人們的共識。雖然三國時期的戰將如云,其中很多人一生還戰功赫赫,如關羽、張飛等,他們一生斬殺的戰將也不計其數,然而,呂布生前僅斬兩將,為啥還被稱為三國第一猛將?他有兩點無人能及。
說起三國時期的呂布,其實他的家庭出身也相當貧寒,父母都無錢供他讀書,不過,呂布年幼時卻十分喜歡習武,而且力大如牛,在同齡人中無人敢與他比試,直到18歲時,呂布已經對各種兵器都精通了!這或許便是「天造英才」吧!後來,其父母變賣家產,為他打造了一件兵器——方天畫戟。
方天畫戟重106斤,長九尺三寸,一般人根本無法駕馭它,可見當年的呂布,那一身霸力是何等威猛了!呂布從軍后,開始是并州刺史丁原的部將,後來董卓用絕世寶馬——赤兔馬將他收買,讓他殺了丁原,投靠在董卓門下,并拜董卓為義父。後來,董卓專權引起天下眾怒,十八路諸侯聯合起來討伐董卓。
當時董卓以華雄為先鋒迎戰十八路諸侯,并連斬數名諸侯悍將,這一度讓諸侯聯軍陷入困境。殊不知隨后關羽出戰,溫酒時間便將華雄斬于馬下,後來董卓便讓義子呂布在虎牢關迎戰諸侯聯軍。諸侯聯軍先派河北名將方悅出戰,可呂布只用五個回合便將他斬于馬下。後來,上黨太守張揚部將穆順出戰,呂布更是只用兩個回合便將他斬殺。
這一下讓諸侯聯軍的上下將士都十分震驚!因為人們不是震驚于兩位悍將之死,而是震驚于呂布斬殺這兩位悍將的速度之快!畢竟當時能代表諸侯聯軍出戰的大將可不是泛泛之輩啊!可見當時呂布之威猛!
後來又有幾位名將與之對戰,但都非傷即逃,其中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公孫瓚還差點被他斬殺!這在後來才引起張飛大怒,并與之大戰。但張飛在50回合后也漸漸處于下風,然后關羽拍馬上前助戰,但三人又大戰30回合仍不分勝負,最終劉備又加入大戰,這才讓呂布敗走,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三英戰呂布」了!可見當年呂布之神勇!
然而,歷史上的呂布,雖然後來與三國時期的很多名將過了招,但他真正在沙場上斬殺的大將卻只有方悅和穆順,很多時候他反而吃了敗仗,可為何後來人們都公認呂布是三國時期的第一猛將呢?這是因為呂布一生有兩點無人能及!
第一點,呂布一生征戰無數,很多時候還是面臨多員猛將的合擊。可是,他縱然不能取勝,卻也能毫發無損地逃走,也就是說,呂布征戰一生卻從未受過傷!這一記錄,可是三國時期所有將領都沒有打破的。
第二點,他創下了「轅門射戟」的神話。這一點,縱觀整個三國將士,都無人能做到!關于轅門射戟,可能很多人都聽說過,那是當年袁術趁劉備勢弱之時落井下石,派手下大將紀靈率100000大軍來攻打劉備。
而當時的劉備,剛剛被呂布奪去了徐州,正忍辱屈居于小沛,面對袁紹10萬大軍壓境,無奈之余,他只得放下身段向呂布求救。而當時的呂布,一方面接受了袁術20萬斛糧食的賄賂,不好與之翻臉;另一方面,他又強占了劉備的徐州,不去救劉備,心中也深感有些愧疚;無奈之余,便想出了用「轅門射戟」來和平解決他們之間的矛盾。
轅門射戟的難度有多大呢?那可比歷史上「百步穿楊」的功夫難多了!因為當年呂布是將他的方天畫戟插在轅門上,然后自己在距離方天畫戟150步的地方,去射中方天畫戟當中那枚半月牙形的小枝!這在當時,劉備與紀靈都認為呂布是不可能射中的,因為那麼遠的距離,目標那麼小,看都難以看清,更不要說射中它了!
然而,當時的呂布卻以此與雙方打賭,命中目標,紀靈便撤軍;反之,便任由他們雙方爭斗,呂布也不去救劉備了。不過,如果任何一方事后不聽他的調解,他便去幫助另一方。當時紀靈還心中竊喜,以為呂布不可能射中畫戟上的目標,所以便同意了。而劉備也不信呂布有此能耐,不過當時他也只能去碰碰運氣!
殊不知後來的結果讓雙方都深感意外,因為呂布竟然一箭命中!這讓當時的紀靈也不好反口,于是只得撤軍回去了。劉備卻因這一箭逃了一劫!而呂布則更是因為這一箭而一舉成名。所以,後來的三國時期,無論多厲害的名將,只要談到「轅門射戟」的呂布,他們都得從內心里由衷地佩服!這就叫「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大家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