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自太祖努爾哈赤開國到宣統皇帝退位,經歷了296年(入關后算268年),共有12位皇帝。客觀地說,清代的皇帝是有史以來平均水平最高的,像太祖、太宗、圣祖、世宗、高宗等,都可稱為英明神武之君。
即便是仁宗、宣宗、文宗三位守成之君,也都十分勤政,雖然沒有取得驚天動地的業績,卻無論如何也稱不上是昏君。
不過仔細勾勒清代十二位皇帝的生平,他們似乎或多或少都留下了遺憾。
努爾哈赤以祖、父遺甲十三副起兵,從萬歷十一年開始,歷經二十余年的征伐,統一了松花江流域以及長白山以北的女真諸部,建立了后金政權。
努爾哈赤作為大清的開國之君,以其英勇果敢、多謀善斷,為愛新覺羅氏家族奠定了基業。在他的努力下,八旗軍隊大敗明軍于薩爾滸,并于天命十年遷都沈陽,占領了遼東大部地區。
自起兵以來,努爾哈赤未嘗一敗,這也導致他的野心膨脹,試圖在有生之年突破山海關。
天啟六年,努爾哈赤親率13萬八旗鐵騎往攻寧遠城,寧遠守將袁崇煥不過區區二萬老幼。努爾哈赤以為此戰必勝,卻不料在明軍紅衣大炮的猛烈轟擊下,八旗潰不成軍,就連努爾哈赤本人也受了重傷。
沒多久,努爾哈赤因為傷情惡化病逝,享年68歲。他到死也沒有想明白,自己會敗在名不見經傳的袁崇煥手里,可以說是含恨而終。
御史一直認為,皇太極是清代最有作為的皇帝,絲毫不比康雍乾三帝遜色。努爾哈赤晚年由于執政失誤,導致了后金政權內部局勢不穩,遼東地區滿漢矛盾加劇。
軍事上因為寧遠之戰失利,蒙古、朝鮮首鼠兩端,與后金面和心不和。皇太極即位之初,一方面對其他貝勒進行打擊削弱,另一方面采取懷柔手段聚攏人心。
正是在皇太極的辛苦經營下,一大批明軍先后降清,三順王、祖大壽、洪承疇等來歸,不僅加強了后金的實力,也大大充實了清軍的火器裝備,讓八旗軍隊從此不懼明軍的紅衣大炮。
崇德八年八月初九日,皇太極在猝死于盛京后宮,根據史料的記載,前一日皇太極的身體還好好的,卻不料這一睡就再也沒有醒來。幾個月后,多爾袞就帶領清軍浩浩蕩蕩跨過山海關。
皇太極由于是猝死沒有留下傳位遺詔,掀起了愛新覺羅氏家族第一次皇位爭奪大戰。兩黃旗大臣堅定維護皇太極長子肅親王豪格即位,兩白旗則擁護睿親王多爾袞即位。
兩派實力相當爭奪十分激烈,一時難分勝負,甚至到了刀兵相見的程度。為了避免皇室操戈,諸王在崇政典舉行會議,但經過激烈爭論后仍無法取得統一的口徑。
肅親王豪格、睿親王多爾袞都沒有如愿以償,權衡利弊之下,六歲的福臨成了幸運兒,被諸位推上了皇位的寶座,他就是大清入關后的第一位皇帝——清世祖順治。
福臨沖齡即位,大權由攝政王多爾袞實掌,其后的七年時間內,順治帝始終是個傀儡,他與母親孝莊文皇后吃了不少苦。
多爾袞去世后,14歲的順治帝親政。後來的事實證明,順治是一個頗有作為的皇帝,順應了當時的潮流,為大清統一立下了豐功偉績。
年少有為的順治帝有著大好的前程,但誰也沒有想到他是一個多情種,自從董鄂氏進宮后,順治帝便像是著了魔,雙雙陷入愛河無法自拔。
董鄂氏紅顏薄命,沒過幾年好日子就因病去世了,順治帝痛失愛妃身心俱廢,也在幾個月后到九泉之下陪伴愛妃了,而此時的順治帝,才不過24歲。
康熙皇帝玄燁之名家喻戶曉,他的一生是輝煌的,除鰲拜、平三藩、收台灣、親征噶爾丹,一樁樁、一件件都是彪炳史冊的驚天偉業。
可以說沒有康熙皇帝,就沒有後來的大清盛世,他對中華民族是有大貢獻的。不僅如此,康熙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久的帝王,或許也是文化修養最高的帝王之一。
可就是這樣一個圣明之君,在教育皇子方面卻很失敗。他所立的太子胤礽難成大器,兩立兩廢之后,最終導致晚年太子之位虛懸,從而引起了大清歷史上第二次皇位之爭。
康熙諸皇子個個百煉成鋼,甚至可以說他們當中無論是誰當皇帝,都不太可能是個昏君、庸君。
兒子本事太大未必也是好事,康熙晚年的諸子爭儲,是一次極大的內耗,康熙帝為了儲位一時,甚至難以顧及國家政務,這也是康熙晚年吏治敗壞的一個重要原因。
直到臨終前,康熙才最終下定決心傳位給雍正(野史說是雍正篡位),可即便如此,康熙帝還是差點不得善終,甚至有很大可能像齊桓公那樣,死后67天才尸體得以收殮。
如果說誰是清代最勤政的皇帝,無可疑雍正也;如果說是歷史上最勤政的皇帝,無可疑雍正也。
關于雍正的勤政御不想多費筆墨,諸位對此應該有一個基本的認識。要說的是雍正的政績,他自即位后便大刀闊斧實行新政,清查虧空、耗羨歸公、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當差,等等。
這些歷代皇帝不敢想、不敢做的事情,都在雍正手上實現了。為此,雍正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甚至不惜與全國官員為敵,所以才得了一個「抄家皇帝」的惡名。
此外,雍正即位后為了坐穩皇位,對宗室王公也采取了高壓措施,一大批皇族成員被殺、被囚。盡管雍正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但他的性格偏激、手段殘忍也是事實。
直到民國時期,雍正的口碑一直不太好,民間關于他負面的傳聞也很多。但進入現代以后,隨著各種宮廷文獻的披露,雍正的正面形象飆升,歷史證明,凡是有大作為的皇帝,最終都會青史留名而不會被埋沒。
限于篇幅,剩下的七個皇帝只能留待下次分享了,諸位有不同意見,可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