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呂布這輩子最開心的一段日子,他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了富饒的徐州。不但繳獲了數萬擔糧草,諸侯之一的袁術,還為了討好他,白送了二十萬糧餉。每天都宅在家里,同貂蟬喝酒跳舞,日子逍遙的如神仙一般。
倒是陳宮每天看著呂布,縱情享樂急的上躥下跳。終于憋不住,沖到了呂布家里。
「奉先吶,紀靈引軍來犯,小沛危在旦夕。小沛一旦失守,我們徐州城等于失去屏障。」
好在此時的呂布還算是聽話,經過陳宮一番勸說,還是放下了酒杯。提起了方天畫戟,帶著兵馬出營,準備調解劉備和袁術兩方戰事。
此時的劉備正在小沛城下整軍備戰。忽然傳令兵來報。
「呂布率軍至五里坡,在那擺了一席酒宴,說是要請主公前去赴宴,呂布說了,此宴能退敵。」
張飛頓時就炸了毛。
「呂布這廝早就被袁術給收買了,他設下這鴻門宴,是想取大哥的性命。」
好在劉備目光銳利,他也明白自己同呂布,是唇亡齒寒的關系,因此沒有推辭。只帶著張飛一個人,就來到了呂布營賬。呂布一見劉備,立馬笑呵呵的表示。
「玄德,你日后得志,可別忘了在下今日之恩。」
劉備卻心想,我真是要感激你八輩祖宗。我好好的徐州,讓你小子給偷走了,還好意思跟我說什麼恩義。當然了表面上,劉備還是一副感恩戴德的樣子。
不久后呂布請的第二位客人到了,那就是袁術大軍的先鋒官紀靈。本應該是沙場相見的兩方人馬,就這樣坐進了呂布的軍營。呂布舉起杯子,說出了自己的來意。
「今日我請二位來,就是想杯酒釋兵戈。」
結果紀靈第一個跳出來不答應,畢竟他是袁術的先鋒官,要是屁都沒放一個,就灰溜溜的跑回南陽,那以后還怎麼混下去。
結果呂布十分有耐心,微笑著詢問起紀靈。
「敢問閣下,你可以開多少斤弓,可射多少步。」
這句話可是問到了紀靈的興奮點,他伸出了一個巴掌,無比囂張的說道。
「可開他五百斤硬弓,五十步內,箭頭穿胸而過。」
結果呂布微微一笑,不予評價,反過來問張飛。
「請問張翼德,你可以開多少斤弓,可射多少步。」
張飛也不含糊,斜眼一瞅呂布開口道。
「俺可以開八百斤弓箭,八十步內,箭頭穿甲而過。」
按照歷史記載,東漢末年時,一斤的重量大概是248克。這樣換算下來,紀靈的臂力就達到了111.365公斤。而張飛的臂力則更加恐怖,達到了178.184公斤。這樣的臂力放在現在也是少有人能夠做到的。
不過對于這兩人的數據,呂布微微一笑,一句話都沒有評論。反而領著眾人出了轅門,指了指立大營門口的方天畫戟。按照之前兩人的數據推測,臂力八百斤,可以把箭射到八十步以外。呂布一上來就要挑戰,一百二十步開外的目標,顯然臂力至少達到了一千兩百斤。那可是紀靈的兩倍還要多,直接刷新了紀靈的認知,這樣的人他還沒見過呢。所以一口答應了下來。
而劉備則覺得,呂布不可能在最擅長的武藝方面吹牛,也點頭同意了呂布的建議。只見呂布會挽雕弓如滿月,箭頭指向的,正是轅門方天畫戟的紅纓。搜的一聲,利箭飛出,紅纓應聲而落。
頓時,圍觀的將士們紛紛興奮的高呼起來。要知道,在冷兵器時期,主將的武力值對戰場起著決定性作用。此時的紀靈看著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出現在自己面前,哪里還敢嘴硬,瞅了一眼劉備就轉身離去。
而平時自詡威勢無雙的張飛,內心也說出了敬佩之語,確實比自己厲害一點。就這樣,率領五萬大軍出征的紀靈,真的一個屁都沒放,回到了元袁術大營。
聽完了紀靈的匯報,袁術差點背過氣去被。按照他的摳門脾氣,這次是割了他的肉,給的呂布二十萬糧餉。結果呂布卻給他搞了個轅門射戟,糧餉打了水漂不說,徐州城更是沒影了。袁術是越想越氣。干脆下令眾將速速整軍,要親征呂布,再取劉備。
嚇得老楊頭趕緊跳出來阻止,一上來給袁術分析起來。
「如果主公派兵趕殺呂布的話,對主公有諸多不利呀。首先是我們送他的二十萬糧餉。那可就真的助賊了呀。其二這樣就把呂布,又趕到了劉備那邊。這個結果,正是曹操所愿呢。」
聽到這里,袁術的反應慢半拍。只見他雙手向袖口之中一插,極像心痛自己苞米的老農。看到袁術還在糾結之前送出去的糧餉,楊老頭只能苦口婆心的給他解釋。
「曹操對他的死敵,那經常是親密無比。主公想建樹大業,為何不可以把呂布變為我們的強援。」
正好這時候小霸王孫策上前拜見。
「末將已經攻陷了廬江城,主公,這是廬江太守陸康的首席。」
聽到這個好消息,袁術欣喜若狂。當場就要設宴,為孫策慶功,還隱晦的表達了想收孫策為義子的意思。可惜孫策并沒有打算跟袁術喝酒,直言今日是老爹的忌日,他要去墳前祭拜。
就這樣孫策轉身離開了大殿。一臉落寞的來到孫堅墳前,一邊叩首,一邊向孫堅道歉。
「你歸天之后,舊日將士星散,孩兒也不得不歸從袁術。孩兒未能繼承你的英雄大業,孩兒向你請罪。」
就在孫策人生最低谷的時候,他小時候的玩伴,江東俊才周瑜。帶著變賣家業的五萬元,前來投奔孫策,孫策深知周瑜的才干,當即帶他回了軍營。一邊喝酒一邊商量對策,對于目前的困境,周瑜認為孫策應該斷尾求生。勸械孫策用傳國玉璽,換袁術放他們離開。
孫策倒是很聽話,第二天就帶著傳國玉璽找到了袁術。
「揚州刺史劉繇逼迫日近,要將我全家趕出曲阿。我想向你借一些兵馬,前去曲阿就難省親。」
袁術一聽孫策有離開的意思,哪里肯輕易答應。
「我這里大戰在即呀,我離不開你啊。我派人到曲阿,把你母親接到南陽來住。」
就是不提放孫策離開和借兵的事情,關鍵時刻,孫策直接把傳國玉璽請了出來。
「主公,這是我父親留下的玉璽。我愿以他為質,我只要四個人,程普、皇蓋、韓當、祖茂。」
此時的袁術滿腦子里都是傳國玉璽,他雙手捧著玉璽,兩眼不停的對著玉璽上下掃視,早就失去了判斷能力。一聽孫策只跟自己要四個人,立馬痛快的答應了下來。
這一幕被楊老頭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奈何他也知道袁術的心性,此時自己跳出來唱反調,肯定沒有好果子吃。只能將到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雙眼一閉來個眼不見心不煩。結果大殿上其他謀士興奮不已。
「天授玉璽于我主,請我主承天順命,即為九五,成帝王大業。」
聽到這里楊老頭實在忍不了了,陰陽怪氣的開口道。
「我看成大業的只怕是孫策,用區區一塊石頭,就換走了我黃程韓祖四員大將,背后有高人指點啊。」
結果袁術到了現在還不自知。
「孫策寧可舍棄玉璽,也要背我而去。孫策有志向,沒有實力,成不了什麼大事。」
楊老頭看勸說無望,干脆一甩袍袖,轉身離去。得到了玉璽的袁術,滿腦袋都是稱帝的念頭。
很快,袁術稱帝的消息就傳到了袁紹這里,氣的元紹大罵袁術無恥之尤。將軍們聽說袁術稱帝了,各位將軍都有封賞,也紛紛涌上前勸進。好在袁紹的智囊團水平要高不少,許攸郭圖,田豐都站出來表示反對,袁紹也就熄了做王爺之心。
另一邊的曹操也收到了消息,他在大殿之上笑的是前仰后合,仿佛看到了天下最可笑之事。那麼曹操為何這麼開心?對于袁術稱帝,他又準備如何應對呢?
預知后事如何?我們下回再聊。喜歡的朋友拜托點贊關注評論,東樂在此謝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