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巫蠱之禍」,很多人說這是漢武帝年老昏庸,被奸人利用,最后釀成了太子劉據被迫害至死,衛子夫自盡的悲劇。很多人對這個說法很認同,因為在「巫蠱之禍」發生后,李廣利叛國投敵,劉屈髦被腰斬于市,所有參與迫害衛太子劉據的人,都得到了懲罰,加上漢武帝劉徹又頒布了「罪己詔」,很多人就更加確信,劉據是外戚勢力被冤枉的,是無辜的受害者,漢武帝則老糊涂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我看未必!在政治斗爭里,就沒有幾個人是無辜的!早在巫蠱之禍發生前,漢武帝就已經開始疏遠衛氏,并已經下定決心清洗衛霍一族了。
陳皇后挾婦人媚道,其事頗覺,于是廢陳皇后,而立衛子夫為皇后。——《史記·外戚世家》
漢武帝利用衛氏,替自己服務,而衛青和霍去病又是百年不遇的軍事奇才,這讓漢武帝如虎添翼,不僅可以利用他們打擊反對自己的勢力,同時也在對匈奴人的戰爭中取得了輝煌的勝利。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切都在發生著潛移默化的變化,漢武帝利用扶植衛青和立衛子夫為后,徹底打擊了陳阿嬌和長公主劉嫖。但是衛子夫和衛青遠比陳阿嬌和劉嫖要厲害的多,隨著衛青在戰場上的不斷建功立業,他在軍中乃至朝中的威望與日俱增。對于衛青和衛氏,一定要有所限制,這是漢武帝內心真實的獨白,畢竟竇太后和母親王娡的例子還歷歷在目。前朝的呂后主政,也讓漢武帝不得不謹慎小心,因為他擔心大漢會重蹈覆轍,走上外戚專權的老路,畢竟漢武帝和外戚斗了一輩子,好不容易才占據了主動地位,可別晚節不保,到了兒子哪里就又退回去了。
及徙豪富茂陵也,解家貧,不中訾,吏恐,不敢不徙。衛將軍為言:「郭解家貧不中徙。」上曰:「布衣權至使將軍為言,此其家不貧。」解家遂徙。——《史記·游俠列傳》
怎麼辦呢?漢武帝開始重用霍去病,故意疏遠衛青,他要告訴大家,跟著衛青混沒前途,妳們要跟著霍去病混才有出路。因此和霍去病一起建功立業的人,很多人都被封侯,漢武帝更是拜霍去病也和大司馬大將軍,和衛青平起平坐。一時間,霍去病的府邸門庭若市,而衛青的府上則無人問津,見風使舵的人都開始圍在霍去病身邊,把衛青冷落在一旁。而衛青的很多建議,漢武帝都不采納,漢武帝要遷徙豪強到茂陵居住,名單上就有游俠郭解的名字,衛青替郭解說話,說郭解家貧,沒有達不到去茂陵的標準。漢武帝聽了,只是冷冷的說:「我看他很夠資格,一個平民居然認識大將軍,還可以讓大將軍替他說話,這就說明這個人不簡單,他完全夠資格!」衛青不說話了,他知道自己如果繼續堅持,恐怕郭解就不是要到茂陵那麼簡單了,恐怕漢武帝立刻就會讓郭解人頭落地了。
孝武元光元年中,以為諸侯莫足游者,乃西入關見衛將軍。衛將軍數言上,上不召。——《史記·平津候主父列傳》
還有一件事。主父偃想見漢武帝,但是他沒有門路,于是去求衛青幫忙,衛青和主父偃交談后,認為主父偃確實是人才,于是對漢武帝說:「陛下,今有學子主父偃,博學多才,對政事頗有見底,望陛下接見!」漢武帝聽了不知可否,用沉默回應了衛青的話,意思很清楚,妳就別說了,我不會用他的。主父偃後來靠自己主動上書進諫,才獲得了最后的機會。衛青已經知道漢武帝不再信任自己,君臣之間已經有了隔膜,這個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閉上嘴不說話,低調點總沒錯!
自是之后,大將軍青日退,而驃騎日益貴。舉大將軍故人門下多去事驃騎,輒得官爵,唯任安不肯。——《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
衛青落寞了,霍去病則越來越火熱,封狼居胥的霍去病,超越了舅舅衛青,漢武帝很高興,但他也有點擔憂,為什麼呢?因為衛青是霍去病的舅舅,本質上霍去病也算是衛氏,他和舅舅衛青的關系到底怎麼樣?這是漢武帝想知道的,于是他搞了一個測試,想看看衛青、霍去病會做出什麼樣的反應。當然漢武帝的這個測試,是需要一個契機的,而契機很快就降臨了。飛將軍李廣自盡了,原因是因為他在討伐匈奴的途中居然迷路失去了方向,因此貽誤了戰機。作為主帥,衛青并沒有打算責難他,派出使者去了解情況。而李廣認為自己年齡這麼大了,久經沙場居然犯下這種錯誤,還要受刀筆小吏的責難,他實在受不了,于是選擇了自盡。
李敢以校尉從驃騎將軍擊胡左賢王……怨大將軍青之恨其父,乃擊傷大將軍,大將軍匿諱之。——《史記·李將軍列傳》
李廣的兒子李敢,是霍去病的部下,因功被封為關內侯,知道父親死后,李敢并沒有立刻發作。但過了一段時間后,李敢卻找到了大將軍衛青,他大聲對衛青說:「妳為什麼逼迫我父親,他為國家多年征戰,如今卻落得自裁的下場,妳必須給我一個交代!」衛青很錯愕,他不知道李敢到底想做什麼,李敢是霍去病的部下,難道這次是受了霍去病的安排?就在他左思右想不知道答案的時候,李敢的寶劍已經快砍向衛青的脖頸了。衛青沒有動,李敢的劍卻很意外的刺偏了,他沒想到衛青會不動,因此他也很意外。萬一失手殺了衛青,可不是目的,因此李敢開始對衛青拳打腳踢,這樣一來,無論衛青受到多重的傷也不過是外傷而已。
「妳太放肆了,敢毆打大將軍!來人把他給我拿下!」平陽公主可不慣著李敢,她一聲令下,衛府的侍衛們立刻行動,把李敢打翻在地,并捆綁了起來。「放他走吧!」衛青擦了下嘴角的血,組織了大家進一步的行動。「今天的事誰也不準說出去,否則軍法從事絕不輕饒!」侍衛們見衛青很堅決,只好放了李敢,而平陽公主也被衛青拉回屋子。「看來衛青是個十分能夠隱忍的人,妳做的很好,這里沒有妳的事了!」一個沉重的聲音響起,李敢趕緊退了出去,這個人帶給李敢的恐懼,超過了衛青、霍去病,究竟是誰才有這樣大的能量呢?
「是誰把舅舅傷成這樣的?」看著遍體鱗傷的衛青,霍去病實在忍不了了。「妳說是誰?還不是妳的好部下!」平陽公主沒好氣的說。「我的手下誰有這麼大的膽,敢毆打大司馬大將軍!」霍去病不相信自己的手下有這麼大的膽子,敢做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平安公主說:「妳說的對,他的名字里就有一個敢字,天底下恐怕沒有什麼他不敢做的事情!」「李敢!就算是他父親李廣,也沒有這樣的膽量,究竟是誰在給他撐腰?」「當然是大司馬大將軍的冠軍侯霍大將軍了!」平陽公主冷冷的說道,同時用她的銳利的目光射向了霍去病的臉。這就是李敢背后的那個大人物想達到的目的,讓衛青、霍去病徹底決裂后反目成仇。「住手!這件事不要再提,去病,妳也不要去為難李敢,切記,切記!」衛青敏銳的發覺,這是一個巨大的陰謀,這就是一個看不見底的漩渦,似乎可以吞噬衛氏的一切。
居無何,敢從上雍,至甘泉宮獵。驃騎將軍去病與青有親,射殺敢。去病時方貴幸,上諱云鹿觸殺之。——《史記·李將軍列傳》
「今天的天氣不錯,去病,妳陪我去狩獵!」漢武帝心情不錯,他叫上了霍去病,陪同自己去狩獵,隨行之人中還有關內侯李敢。李敢這兩天總是提心吊膽,他知道衛青不計較,不代表霍去病不會計較,這位長官的脾氣他很了解,屬于那種點火就著,從來不受委屈的人。
就在李敢還在胡思亂想的時候,霍去病的馬已經停在了他的身后。「聽說妳是神箭手,來吧,看看今天究竟鹿死誰手!」霍去病冰冷的聲音從李敢身后傳來,李敢慢慢轉過頭,看到了霍去病那張冰冷的臉,和他手里的利箭。「快動手,別說我沒給妳機會!」李敢始終沒有動,并不是說他認為自己的箭法不如霍去病,而是他面對自己的統帥根本下不了手。李敢死了,死于霍去病之手,但這次漢武帝并沒有對霍去病作出任何懲罰,還對外宣稱,李敢是被野鹿用犄角給頂死的。隱忍對于漢武帝來說,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居歲余,去病死。——《史記·李將軍列傳》
霍去病在自己的眼皮底下,竟然敢射殺關內侯李敢!這說明為了維護衛氏利益,霍去病甚至敢對漢武帝動手,李敢之死就是明證!當獵犬要反噬其主人的時候,主人就不得不下狠手。對于漢武帝而言,李敢實現了其價值,達成了漢武帝的目的,從這件事開始,漢武帝最終下定決心,要對衛霍一族進行清洗。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