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中西方的爵位都是「公侯伯子男」,一模一樣?

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后以郡縣制度統御偌大的國家和臣子,這是中國封建王朝的一個重要時刻。不過秦朝國命太短。秦之后的漢朝沒有辦法全然推行郡縣制,只好將郡縣同封地相結合。

在秦以前,西周擁有完整的禮法條例。關于如何分封有功的大臣,關于天子與臣子的關系,西周都有嚴格的等級規定,這是先秦光輝燦爛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有趣的是,在西方的一些國家,也有著和先秦相似的制度和說法。

禮樂完整 等級森嚴

先秦時期的史書記載,自從堯舜二帝之后,夏朝摒棄了禪讓制,開始了「父死子繼,兄終弟及」的家天下統治。 國家的觀念因為這樣制度而變得明確起來。

皇帝雖然位高權重,卻不可能掌管自己國土內的所有疆域。為了便于統治,同時也是為了封賞有功之臣, 夏朝建立了五等爵位制度。這五個等級分別是「公、侯、伯、子、男」。

商朝時期只有公、侯、伯三等。到了周朝,又恢復了五等爵位制度。商朝末年,君王桀暴虐無道。公元1046年,周武王伐紂滅商。 周武王即位后,將大量土地和分配給了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齊地被封給了功臣姜尚,姜尚被封為齊侯。楚地被分給了顓頊的后代熊繹,熊繹被封為了子爵,後來熊繹建立了楚國政權。衛地被封給了武王的弟弟康叔,康叔被封為侯爵,此后他成為了衛國的第一任國君。

周武王一共分封了七十一個諸侯國,這其中被封為公爵的人只有八個,他們都是前朝堯舜禹商皇帝的后裔。公爵的地位僅次于周天子,擁有無上的權利,因此即使是建立周朝功勞最大的大臣和皇室親眷們都得不到這樣無上的榮耀。

諸侯王按照這樣嚴格的等級制度建立諸侯國,他們可以擁有自己的人民、土地和軍隊。 也可以對外征伐擴大自己的土地,但是同時也有拱衛王室的義務。

這樣的制度在短期內可以讓國家強盛,國土面積擴大。但是從長遠來看,它的弊端也很明顯,那就是諸侯國的權力太大。一旦天子勢微,諸侯就會像覬覦肥肉的狼群一樣一擁而上,吞噬掉自己曾經的上級。

東方西方 封侯封爵

周朝為了維持統治,將禮教的觀念根植在國人們的心中,希望以此約束諸侯。然而在利益面前,禮儀不值一提, 于是有了禮崩樂壞的春秋戰國時期。從此中原開始了諸侯爭霸的大混戰。

秦統一天下以后推行郡縣制,秦二世而亡,此后的歷朝歷代即推行郡縣的管理制度,也會對不能繼承正統的皇子和有功之臣進行分封。 但是這種分封和西周時期的分封完全不同。西周的諸侯是有很大權利的,而秦以后的分封大多只是一個名頭或者官職。

沒有哪個皇帝愿意將手上的權利分給別人, 中國歷朝歷代的皇權越來越強盛,自此以后,中國的五等公爵制名存實亡。因此,在史書中可以看到秦以后的人在朝廷上是什麼官職,比如丞相、比如尚書,卻很難看到介紹這個人是伯爵或者子爵。

不過,有趣的是,在外國的書籍和電影中卻常常可以看到有關于某人是公爵或者子爵的介紹,尤其是歐洲的一些國家。當然,日本現今也有這樣的官位。

日本在1884年明治維新之后頒布了《華族令》,正式確立了華族制度,將官位分為了公、侯、伯、子、男,五個等級。他們大多將這些爵位授予舊貴族。日本的這五等爵位制度自然是脫胎于中國先秦時期的分封制。

中國的文化底蘊悠久,國家的歷史和官員制度完整,周邊國家常常前來中國學習文化、科技和制度。盡管在明治維新時期,日本主要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 但是在官員的任命上還是參考了許多中國古代的制度。

不過,歐洲同中國相距甚遠,還隔著浩瀚無垠的大洋,歐洲諸國參考中國制度的可能性不是很大。歐洲諸國也有著同樣的爵位叫法是另有原因的。

王公貴族 皇子王孫

歐洲的爵位制度最早出現在中世紀,是歐洲封建君主國內分封貴族的等級制度,它直到現在,有一些國家仍然在沿用這些制度。

之所以歐洲的公爵制度同中國叫法一樣,那是因為近代中國人翻譯歐洲諸國的文化作品和史料時, 按照自己的理解將西方的官職信、達、雅地翻譯成中國古代對應的職位。

中國古代諸侯之下還有士大夫和卿。在歐洲并沒有和它類似功能的官職,所以在歐洲的文學作品里便沒有「士」和「卿」的字樣。

與中國不同的是,西方諸國的五爵制度并不是突然形成的,而是經過了漫長的時間修改和演變。在十四世紀,英王封了歐洲歷史上的第一批大公,這個時期的公爵都是王室成員。

在古羅馬時期,伯爵并不是一種榮譽,而是皇帝的侍從。盡管他們掌管著軍政、財政和民生大權,但是在本質上他們依然是皇帝的服務人員。在十四世紀之后,歐洲皇室才確定了侯爵的地位在伯爵之上。

子爵本是法蘭西的普通官吏名稱,是伯爵的副手,經過許多年的演變才獨立存在。而男爵的始源更為荒唐。

在英國人的語言體系中,男爵本意是普通的人,即平民。英國成為龐大的帝國之后,一些從英王那里得到土地的人被稱為男爵。不過,英王并不會親自授予這些人男爵頭銜。

這些便是英國爵位制度的來源。不同于中國清晰嚴明的分封制度,歐洲諸國的分封制度混亂無序,還常有重疊。不過,在中國已經人人平等的現代,歐洲的一些國家仍然保留了爵位制度。

在英國,現今仍然有24個公爵頭銜在傳承著,其中有四位公爵是王室成員。 例如伊麗莎白女王的次子安德魯王子的頭銜就是約克公爵。

當然,如今英國實施君主立憲制,無論是王室還是公爵都沒有權利和領地,這只不過是一種來自歷史的榮譽和象征。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再怎樣尊貴的權利和榮譽都不會傳承千秋萬代。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