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在手,伐魏如屠狗。關羽大意失荊州后,諸葛亮在首次北伐,失利的總結話中。不難看出荊州,對蜀漢有多麼的重要。
視訊加載中...
諸葛亮:「要是荊州在我們手里的話,北伐大軍便可車船并進,數日之間抵達許昌。如今失了荊州,北伐大軍每次出蜀,不得不經千里蜀道,越八百里秦川。」
對于這個 難于上青天 的事,諸葛亮明知不可為,但也要為之。草草的結束了總結會議,就要再次上表,想開啟第二次北伐曹魏之旅。于是著名的 后出師表 ,就這樣流傳于后世。可就在大家,為了不能熟背,這篇長篇詩詞,被語文老師責罰時。寫到深夜的諸葛亮,看到后起之秀姜維,走了進來,還說出了一個 不好的消息 。
姜維:「子龍老將軍過世了。」
諸葛亮:「你說,神馬。」
姜維:「半個時辰前,子龍老將軍,在他的府上過世了。」
此處令小編吐槽的是,導演竟連趙云,一個畫面也沒給。只是通過 愛哭的亮亮 ,對趙云的一頓痛惜。從側面展現出了,趙云的重要性。但后人有首詩詞,對常勝將軍趙云,做了個 恰當的總結 。
常山有虎將,智勇匹關張。漢水功勛在,當陽姓字彰。單騎扶幼主,一念報先皇。青史書忠烈,應流百世芳。
諸葛亮:「先帝的五虎上將,如今都亡故殆盡啦。」
至此諸葛亮 還算冷靜 ,張口詢問起了,趙云的臨終遺言。而作為一生功勛卓著的趙云,臨終卻前沒什麼遺言。只是簡簡單單的,留下了六個字。
姜維:「北伐 北伐 北伐。」
聽到北伐兩字,諸葛亮 心如刀絞,癱坐在地 。起初的創業元老,都已離他而去。好不容易沒有了坑貨,而唯一懂諸葛亮心思的趙云,也與他天各一方。
于是諸葛亮起身看向,劉備的牌位后,化悲憤為力量,提筆寫完了《后出師表》,并急迫的呈給了少主子劉禪。而認真起來的劉禪,卻向諸葛亮說出了,自己的 疑惑與不解 。
劉禪:「子龍老將軍剛剛過世,國失一柱,軍折一帥。朕傷心之余,擔心這是北伐的兇兆啊。」
對此諸葛亮有所準備,直言這符合趙云的遺言。有趙云的護佑加持,還會讓他們,更加奮勇殺敵。看到諸葛亮還是一意孤行,劉禪實在是憋不住了,就把自己一直 未解的事情 ,一股腦的問了出來。
劉禪:「我們開國以來,魏軍從來不敢犯我。倒是相父頻頻攻伐人家,如果相父不舉兵的話,蜀 魏 吳相安無事,這天下豈不太平嗎。」
對于這種 小兒科 的事情,諸葛亮那是嗤之以鼻。看到劉禪如此的好奇,隨即問了劉禪一個問題。
諸葛亮:「陛下今年多大了。」
劉禪:「朕十七了。」
面對青春年少的劉禪,諸葛亮道出了他,為何一直要,北伐大魏的 真實原因 。那就是想要,趁著他僅剩的歲月,給劉禪打下一個 安穩的天下 。不給日漸強大起來的曹魏,出兵攻打他們的機會。而大致明白過來的劉禪,卻又給諸葛亮,提出了一個新問題。
劉禪:「你在表上說,至于北伐成敗利鈍,非臣之所能逆睹也。你這話豈不是, 知其不可為而強為之 嗎。」
這一問題讓諸葛亮,一時也不知道怎麼回答,就這樣暫緩了北伐。而令諸葛亮沒想到的是,他的暫緩卻錯過了二次北伐的 最佳出擊時間 。
此時大魏在伐吳的時候,損失慘重。石亭之戰戰敗后,曹叡急忙招來了司馬懿,幫他出謀劃策一下。但張口卻說,他要 御駕親征 攻打吳國,想聽聽司馬懿的意見。在曹叡上次的敲打過后,司馬懿這次 不再隱瞞 。
司馬懿:「東吳陸遜不是大患,我朝大患 仍是蜀漢諸葛亮。」
對于司馬懿的 肺腑之言 ,曹叡也表示認同。當即讓司馬懿繼續說說,該如何抵御諸葛亮。
司馬懿:「中原兩千余里,要緊之處便是陳倉。因為它扼守中原咽喉,是敵我雙方 必爭之地 。」
隨即司馬懿給曹叡,說了一個成語,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曹叡這才 恍然大悟 ,也意識到了陳倉的重要性,提出讓司馬懿去駐守陳。而在美人靜姝的陪伴之下,司馬懿當即表演了起來,說自己 身體虛弱 ,恐怕難以當次大任。這讓曹叡甚為不滿,說司馬懿作為,統兵大戰的將軍,哪能說自己不行呢。
司馬懿:「臣有生之年 ,掌軍 不足兩年。前后賦閑加在一起,倒有二十多年。」
面對司馬懿的自嘲,曹叡非但沒有生氣,反而夸贊司馬懿,有曠世之才。只要他司馬懿掛帥,將士們就會 一呼百應,奮勇殺敵,可謂是百戰百勝。對此司馬懿 老辣的狠,當即否認了曹叡的說辭。說將士們都是為大魏而戰,跟他掛不掛帥,沒多大的關系。
司馬懿:「再者,臣也不是百戰百勝。」
于是司馬懿把他中了,諸葛亮的空城計,做為他戰敗的案例,掛在了嘴邊上。話說的可謂是 滴水不漏,逼的曹叡拿司馬懿,那是一點也沒有辦法。只好讓司馬懿推薦一位良將。在此找回面子的司馬懿,也不好再拿捏下去,開口就說了 上將軍郝昭,可以當此大任。
那麼郝昭真的能,抵擋住諸葛亮嗎,這個我們下次再講,喜歡的朋友可以 評論點贊關注,東樂會與大家一直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