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中的甄嬛究竟有多慘?嫁給雍正為妾,死后拒絕與雍正合葬

「生同室,死同穴」是后宮女子夢寐以求的愿望,然而在皇權至上的封建社會里,女子很少能與皇帝合葬,由于后宮嬪妃眾多,真正能與皇帝合葬的也只有皇后擁有這個權力。不過也并不是所有的皇后都愿意和皇帝合葬。

比如崇慶皇太后(也就是《甄嬛傳》中的熹貴妃甄嬛。歷史上的甄嬛出身卑微,長相也不出色,嫁給雍正后也只是和奴才不多,并不被雍正寵愛,只因她生了個好兒子弘歷,也就是創造了「康乾盛世」的乾隆皇帝,她才母憑子貴成為清朝最長壽的皇太后。

不過讓人不解的是,她竟然拒絕與雍正皇帝合葬泰陵地宮。那麼她為何會這樣呢?她又是如何成為真正的人生贏家的。

歷史上的鈕祜祿氏甄嬛出生于康熙三十一年,滿鑲黃旗人,父親凌柱也就是皇宮里一個司儀官員。但鈕祜祿氏卻是滿洲的一大姓,而且她的先祖是康熙朝4大輔臣遏比隆的曾祖父,不過到她父親時,鈕祜祿氏也就一個普通女子而已。

她13歲時被康熙賜給當時還是貝勒的胤禛作侍妾,由于出身卑微,長相也沒有電視劇中的甄嬛漂亮,初嫁胤禛府邸時,并不得

寵愛,她跟府中的丫環沒什麼兩樣。直到甄嬛19歲時,胤禛不幸染上時疫。

那時醫學比較落后,一般染上傳染病是很難治好的。因此雍正府邸的人都不愿意照顧他,只有甄嬛不怕傳染,細心的為胤禛煎湯熬藥,功夫不負有心人,胤禛在鬼門關轉了一圈,又被甄嬛給拉回來了。

也許胤禛是感激甄嬛的舍命相救,對她的態度稍稍好一些,不久之后甄嬛懷上了胤禛的孩子,康熙五十年甄嬛生下了弘歷,身為父親的胤禛卻并不怎麼喜歡這個庶子,可是自從


康熙對弘歷大為稱贊:「福過于予」,并且指明要見鈕祜祿氏甄嬛,甄嬛聽說康熙要見自己,心里十分緊張,弘歷只不過康熙眾多孫子中的其中之一,能得到康熙的召見也是一種榮耀。因此她見到康熙后緊張的話都說不好。

然而康熙并沒有責罵這個兒媳婦,反而笑咪咪地說道:是個有福之人。或許康熙也只是隨口說說,然而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畢竟弘歷又被康熙接進宮中親自撫養,胤禛對甄嬛的態度有了更大的改變。但是1722年,康熙駕崩,胤慎繼承帝位,改年號為雍正。

雍正繼位后,大封后宮,烏拉那拉氏為皇后,他最寵愛的年妃為年貴妃,李氏為齊妃,甄嬛為熹妃,但是對她的寵愛遠比不上皇后烏拉那拉氏,年妃以及李妃(也就是齊妃)。

不過雍正為了防止「九子奪嫡」的悲劇在他兒子們身上重蹈覆轍,于是暗中立弘歷為儲,并把寫有弘歷為儲君的遺詔藏于正大光明匾后。由于是秘密立儲,甄嬛也并沒有因為弘歷是未來儲君得到雍正的更多垂愛。

後來皇后烏拉那氏和年妃相繼病世,齊妃又因兒子弘時失寵,甄嬛才成為后宮的老大哥。1735年雍正駕崩,甄嬛的親兒子弘歷繼承帝位,改年號乾隆。乾隆封甄嬛為孝圣賢皇太后,她也是當時唯一的皇太后。

本來皇太后是要入住慈寧宮的,但是甄嬛嫌棄慈寧宮太過陰森不愿住進去。乾隆是個大孝子,他下令撤了慈寧宮的宮墻,重新為皇太后修建壽康宮以供皇太后居住。此后清朝的皇太后都住在這里。

鈕祜祿氏當上皇太后以后,開始了她不一樣的人生。乾隆皇帝在宮中時三天一小請,五天一大請,并且時常陪伴紐祜祿氏一起吃飯。每次下江南巡游,到避暑山莊都會帶上皇太后甄嬛,母子倆人有說有笑,儼然是母慈子孝。

那時候的清朝國富民強,鈕祜祿氏跟著乾隆過上了奢侈豪華的生活。每年皇太后的壽辰,乾隆都是不吝花費為皇太后大辦筵席。乾隆六十歲時還親自穿上彩衣彩褲為母親跳舞,以哄老太太開心,讓她享盡天倫之樂。

為了方便他向母親請安,鈕祜祿氏甄嬛又搬進圓明園的長壽宮居住,這里離乾隆辦公的地方近。乾隆沒事時就過來陪母親說說話,身為皇帝的乾隆能做到這樣孝順母親,確實值得我們后人學習。

轉眼到了乾隆42年,鈕祜祿氏病逝,享年86歲。她是成為清朝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太后,也許是遺傳基因的影響,乾隆皇帝也是清朝最長壽的皇帝。

然而鈕祜祿氏生前,負責雍正皇帝泰陵地宮的大臣傅恒,曾經請示乾隆,要不要在雍正地宮為崇慶皇太后鈕祜祿氏留出位置,以供皇太后百年之后的安葬之地。按清朝規炬,皇后死后是要和皇帝合葬的,雖然鈕祜祿氏是因為兒子才當上皇后的,可她同樣有質格和雍正合葬。

不過當時烏拉那拉氏是正妻,她已經安葬在雍正地宮左側,鈕祜祿氏百年之后也只能陪葬在雍正右側,但這樣一來雍正泰陵地宮便不能封閉,要等紐祜祿氏死后才能封閉,乾隆一時也拿不定主意。

于是他請示母親做決定。讓人沒想到的是她拒絕與雍正合葬,給出的理由是烏拉那拉氏是雍正的發妻,已經陪葬在他身邊了。而自己又是乾隆的生母,自然也不愿意屈于烏拉那拉氏之下,于是按清朝規矩,乾隆便為母親修建了獨立的泰東陵。

它距離雍正泰陵地宮有1500多米的距離,然而泰東陵的規模之大是清西陵三大陵墓之首,可以想象鈕祜祿氏在乾隆心中的地位之高。而鈕祜祿氏之所以不愿與雍正合葬,是因為鈕祜祿氏明白她能享受的待遇都是因為兒子,并不是雍正真寵愛她,她又何必在死后死皮賴臉地的和他葬在一起,自取其辱呢?

用戶評論

2023/3/24 5:2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