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拱四年(公元688年)農歷四月十一日,大唐太子通事舍人郝象賢,被押赴東都洛陽的菜市口行刑,郝象賢這個人長相清秀文弱,頗有一番女子之氣。可此時的郝象賢絲毫沒有了文弱的樣子,他披頭散發,情緒失控,不斷搶奪觀刑者手中的木柴,擊打行刑者,而且口中大喊冤枉,還辱罵揭露了武則天許多丑事,酷吏周興見狀,急忙用木棍塞住了郝象賢嘴,隨后將其肢解,而且武則天還撅了郝象賢的祖墳。郝象賢確實是被冤枉了,是武則天誣陷他謀反。此時的武則天作為大唐帝國的最高主宰,而郝象賢只是一個七品不到的小官,兩人又有什麼樣的深仇大恨呢?
其實武則天和郝像賢兩人并沒有什麼恩怨,武則天恨的是他的祖父郝處俊,可是此時的郝處俊已經作古多年,所以武則天只有拿他的孫子開刀,以解心頭之恨。郝處俊,唐高宗時期的宰相,深受唐高宗李治的賞識,在上元二年,武則天和郝處俊結下了不解之仇。兩人的仇恨,還要從太子李弘的病逝說起。
上元二年(675年)四月,大唐帝國的皇太子李弘,暴崩于東都洛陽的合璧宮,太子李弘的死讓高宗李治極為的悲痛,作為一名父親,白發人送黑發人無疑是人世間最痛苦的事情。但高宗李治不僅是一名父親,他還是堂堂的一國之君,太子李弘的死,他不僅失去了一個兒子,而且還失去了一個帝國接班人。 高宗李治為了培養出一個合格的接班人,在太子李弘的身上傾注了大半生的心血,而且李弘仁孝聞名于天下,朝中大臣大多的心向太子。
在悲傷過后,高宗李治不得不另立太子,第六子李賢正式被冊立為皇太子。在新太子剛剛被冊立不久,高宗李治在朝堂上突然就做了一件讓所有人驚訝的事情,他要把皇位禪讓給皇后武則天。滿朝文武頓時一片嘩然,武則天聽到這個消息后也是又驚又喜,但他還是上書推辭。
時任中書令的郝處俊極力反對,他勸諫高宗說:「皇帝主陽,皇后主陰,黃帝像太陽,皇后像月亮,如果違背這樣的規律,必然是天降災禍,這天下是太祖和太宗的天下,不是陛下想給誰就給誰,陛下應該把天下傳于子孫,怎麼能傳位一個外人呢?」群臣也一一附和。高宗李治這才取消了傳位皇后的想法。而且還任命郝處俊兼任太子左庶子,輔佐太子李賢。
有人說這高宗李治是不是病糊涂了?怎麼有這麼荒唐的想法呢?其實高宗李治一點也不糊涂,他并不是真想把皇位傳給武則天。此時高宗李治的權力,基本上被武則天架空了。高宗李治這麼做,只是為了試探群臣,看看到底還有多少人是心向李唐宗室的,所以李治就把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的郝處任命為太子左庶子。
武則天作為一個老練的政治家,也看出了高宗李治的想法,所以才極力上書推辭。雖然武則天看透了李治的這些小把戲,但對于郝處俊的反對,她還是深惡痛絕的,從此在武則天的心里深深地埋下了仇恨的種子,武則天是有仇必報的人,但高宗李治在世時,武則天還不敢對郝處俊下手。李治去世后,武則天獨攬大權,可是此時的郝處俊已經去世,所以只有拿他的孫子郝象賢出氣,郝象賢也就此冤死在了武則天的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