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徽州府有一家姓李的富戶,當家的是一位四十多歲的精明男子,人稱李員外。他家良田很多,牛羊成群,在這一帶算得上首屈一指的富戶。
李員外與鄰縣富翁趙員外早年結識,關系非常要好。這趙家有一獨子名叫趙三承,而李員外有一獨女喚作秀珠,因兩家來往非常親密,兩個孩子剛出生不久,趙李兩家就定下了娃娃親,只等兒女長大后親上加親。
轉眼間,秀珠和趙三承已經長大了,兩家一合計,決定就在年內為兩人舉行婚禮。就在兩家大人為婚事而緊張地忙碌時,意外降臨了。
趙員外莫名其妙地卷入了一場官司,短短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趙家就遭遇了滅頂之災,趙員外兩口子先后郁悶而死,家里只剩下了趙三承一人。經過這一番折騰,趙家的家產全部被充公,不要說娶媳婦了,趙三承現在就是連吃飯穿衣都成了問題。
見趙家遭此大難,李員外便有了悔婚之意,但又怕人說三道四,經過一番考慮,李員外便和趙三承商量看他能不能入贅到李家做上門女婿。
在古代,做上門女婿是一件很丟臉的事情,但凡有點尊嚴和能力的男人,都不愿意做上門女婿。李員外之所以要用這個理由和趙三承商量,他就是篤定趙三承不肯答應才敢這樣去做。
但令李員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走投無路的趙三承竟然答應了。這一來,李員外就騎虎難下了。因為上門女婿的事情別人已經對他有了意見,要是再找理由搪塞,那李員外以后就別想在這個地方混了,萬般無奈之下,李員外只好把趙三承招為了上門女婿。
然而,令趙員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就在婚禮當天,趙三承卻因為過于激動成了瘋子!
自從瘋了以后,趙三承的智力就如同三歲孩童一般,成天傻呵呵地與貓狗為伍。更令李員外失望的是,趙三承竟然不知男女之事,每天夜里寧愿與貓狗同榻而臥也不與秀珠親近半分。
看著這個又傻又癡的女婿,李員外成天長吁短嘆,悔不當初。
這一日,李員外外出辦事,回家路上,一個年輕人引起了他的注意。
路邊的一棵大樹下,一個年輕人正解下腰帶往樹枝上拋去,將腰帶掛到樹枝上后,他將腰帶打了個結,隨后找來了一塊石頭踩在上面將頭伸了進去。
不好!有人上吊!
看到這一幕,李員外頓時大吃一驚,隨即拔腿就沖上前去將那人救了下來。
年輕人大約也就二十出頭,長得眉清目秀,一看就是個讀書人。將男子救下后,李員外生氣地對他說道:「你這孩子,有什麼事情想不開呢?為什麼年紀輕輕就做出這般糊涂之事?你有啥難處,給老夫說說,也許我能幫你渡過難關。」
年輕人嘆了口氣說道:「老伯,我姓柳名子暉,乃鄰縣人氏。父母在世時省吃儉用供我讀書,在十六歲那年我考取了秀才功名,原本指望將來能高中進士光宗耀祖,誰知連續考了兩次都名落孫山。現如今,我功不成名不就,房無一間地無一壟,這活在世上還有什麼意思呀?」說完,柳子暉便嚎啕大哭了起來。
待柳子暉的情緒稍微平靜了一會之后,李員外說道:「年輕人,這人生在世可不光只有讀書這一條路。再說了,只要你肯用功讀書,說不定下一次就能功成名就呢?」
聽了李員外的話,柳子暉默不作聲了。見自己的話起了作用,李員外又說道:「小伙子,你老家還有什麼人?」
柳子暉說道:「我爹娘早亡,家中的田地早已經被我變賣了,我現在就是想回家也回不去了。」
李員外又追問道:「那你現在還想讀書嗎?」
柳子暉想都沒想就說道:「想,怎麼不想?如果我不去讀書那我這些年來的辛苦付出不都白費了嗎?只是我現在身無分文,連個落腳的地方也沒有,肚子都填不飽還談什麼讀書?」
聽了這話,李員外的心中閃過了一絲喜色:「小伙子,老夫姓李,家就在不遠處,我見你也是個可造之才就想伸手幫你一把,老夫可以供你吃穿讓你安心讀書,你若愿意,現在咱就一同回家。不愿意,我也不勉強,你若另有打算,老夫送給你盤纏,你看如何?」
聽了李員外的話,柳子暉不由得愣住了,這老頭看起來慈眉善目的,說的話也合情合理,但總不能平白無故幫我吧?這里面會不會有什麼陰謀?
想到這里,柳子暉便問道:「老伯,你能有這般好意我十分感激,不過我還是有點不明白,你這樣出手幫我難道純粹是出于善心嗎?」
李員外笑著說道:「那倒也不是,是這樣。老頭我年輕時也積攢了些家業,只是現在只有一女,而那上門女婿又是個又癡又傻之人,我活著的時候還好說,萬一我百年之后,女兒女婿被人欺侮怎麼辦?我之所以想幫你一把也就是想讓你將來有了出息的話能幫襯他們一把。」
聽了老頭的話,柳子暉不疑有他,隨即跟著李員外回到了家里。
回到家后,王氏見丈夫領回來個陌生男子,便問起了緣由,李員外便把路上發生的事情告訴了她。這王氏也是個心善之人,對于柳子暉的遭遇非常同情,隨即趕緊招呼著柳子暉住了下來。
吃飯中間,李員外頻頻向柳子暉勸酒,不勝酒力的柳子暉面對李員外的一番好意難以開口拒絕,不知不覺間他就多喝了幾杯。
回到屋里后,柳子暉躺倒就睡,不久,他就進入了夢鄉。
然而,在李員外家僅僅住了十天以后,柳子暉便向李員外提出辭行,在李員外問到他緣由時,柳子暉卻支支吾吾不肯明說。
李員外見他去意已決便沒再強留,在資助了他一些銀兩后,李員外便讓他走了。
離開李家后,柳子暉來到了一個寺廟安心讀起書來。兩年后,他高中進士,隨后被外放做官。
轉眼間,柳子暉在外地做官已經三年多了。
柳子暉一表人才滿腹經綸,可如今依舊是孤身一人,給他說媒的人不在少數,但不知道怎麼回事,無論介紹的是王公貴族還是富家小姐,柳子暉都回絕了。
說到其中的原因時,柳子暉也都是含糊其辭,到後來竟然有人傳出了柳子暉不能人倫的傳聞,對于這些,柳子暉也不去多做辯解。
事實真的如此嗎?
三年后,因柳子暉為官期間官聲卓著,朝廷特地提拔重用。上任之前,朝廷特意給了他三個月的假期。
有了這段難得的休閑時光,柳子暉特意繞道李員外家去了一趟。
他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還不是靠著李員外當初的幫助嗎?
可令柳子暉失望的是,等他回到李員外家時,李家早已經不再是往日的模樣了。殘垣斷壁雜草叢生,對著廢墟,柳子暉默默地流下了眼淚。
和鄰居們一打聽才知道,就在他離開李家不久,一伙山賊突襲李家,在這場劫難中,李員外兩口子慘死,而趙三承和秀珠則逃過一劫,但此后這兩人就不知所蹤。
聽到這個噩耗后,柳子暉悲痛萬分,在鄉親們的指引下,柳子暉特意來到了李員外兩口子的墳前隆重祭拜了一番。
離開李家以后,柳子暉便朝著即將上任的地方去了。一路上,柳子暉無時無刻不在打聽秀珠及趙三承的下落,但人海茫茫,哪能輕易找到呢?
十多天后,柳子暉來到了一個地方,因為距離上任還有一段時間,柳子暉便計劃在這里住上一段時間再動身。
這一天,柳子暉外出閑逛,路過一個破廟時,柳子暉被一陣朗朗的讀書聲吸引住了。
駐足看去,破廟不僅四處漏風而且大有倒塌的跡象,如此環境之下,什麼人能在這里安心讀書?
更令柳子暉大為疑惑的是,從讀書的聲音能夠判斷出,讀書之人竟然還是個小孩!
懷著疑惑的心情,柳子暉朝著破廟走了過去。
進到廟里時,柳子暉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
即將倒塌的圍墻下,一個大約六七歲的男孩手里捧著一本《四書》正在那里聚精會神地大聲朗讀著。
見小男孩專心讀書,柳子暉也就沒有打擾他,直到他讀完以后,柳子暉這才開了口:「孩子,你為何在這里讀書?你爹娘呢?」
小男孩見柳子暉不像是壞人,便說道:「我沒有爹,我娘上街要飯去了,就剩下我一個人。你又是誰?」
柳子暉笑著說道:「我就是一個過路的,路過此地聽到有讀書聲,深感奇怪,于是便來看看是誰在這里讀書。孩子,你喜歡讀書嗎?」
小男孩噘著嘴說道:「喜歡!怎麼不喜歡?我娘說了,只有讀書才能當大官。我想好了,等我以后當了大官,我娘就不用再討吃要飯了,到時候,我天天給她吃好吃的。」
聽小男孩這樣說,柳子暉的眼眶不由得濕潤了。
就在這時,一陣腳步聲響了起來。
「我娘回來了!」小男孩一邊說一邊興沖沖地往外跑去。
片刻之后,一個大約二十八九身形消瘦的女子走了進來。
看到柳子暉后,女子先是愣了一下,隨后便開口問道:「這位大哥,你來此做什?」
柳子暉連忙說道:「我是聽到讀書聲才過來的。大嫂,是這樣,我也是個讀書人,當年在我走投無路時,正是一位恩人相助我才得以考中了功名。我見你家孩子甚是聰明伶俐,更為難的是如此困境之下竟然還能安心讀書,看到他,我就想起了以前的我。我有個想法,不知當說不當說?」
女子打量了一番柳子暉,隨即疑惑地問道:「什麼想法?」
柳子暉笑著說道:「我姓柳,暫時住在離這里不遠的一所宅子里,家里只有我和老仆兩個人。我見你孤身一人帶這個孩子在這里,生活肯定過得異常艱難,就有心想幫助你一把。我家正好還缺一個洗衣做飯的,不如你們母子跟著我,一來呢,你們母子倆的生活有了保障,這樣呢也省得你天天出去討吃要飯,更為重要的是,我能幫助你家孩子讀書識字,你看如何?」
見柳子暉說得這般真誠,女子猶豫了一番之后便答應了。
隨后,這母子倆便跟著柳子暉來到了他住的地方。
從女子口中得知,她姓李,孩子小名喚作狗蛋,是從很遠的地方逃難到此地來的。
在這里住下以后,李氏就幫著柳子暉洗衣做飯,而柳子暉則教狗蛋讀書識字,要是不知道的話,還真的以為他們是一家子呢。
在李氏母子倆住到這里后的第五天,柳子暉的老仆柳福找到了他。見柳福一副神神秘秘的樣子,柳子暉便問道:「柳叔,怎麼了?有什麼事嗎?」
柳福悄聲說道:「老爺,我懷疑你領回來的那個女子不地道!」
聽了這話,柳子暉當即就警覺了起來:「怎麼了?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不知道你注意到了沒有,每天到了夜晚,這個李氏就會悄悄溜出家門直到很晚才回來。你說這里面會不會有什麼事情呀?」柳福說道。
聽柳福這樣說,柳子暉當即就愣住了,自己這幾天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狗蛋的身上,完全沒有在意李氏的所作所為,深更半夜的一個寡婦能干什麼去?
想到這里,柳子暉的心中便有了計較。
這天夜里,李氏又悄悄出門了,李氏剛走不久,柳子暉就在后面悄悄跟上了她。
走了不到半個時辰,李氏在一個地方停下了。柳子暉一看,這不就是遇到李氏母子的那處破廟嗎?她來這里干什麼?
轉瞬間,李氏已經進到了破廟里,隨后,一個男子的說話聲傳了出來:「我餓!」
聽到男人的說話聲,柳子暉頓時愣住了,狗蛋不是說他沒有爹嗎?這個男的又是誰?
只聽李氏說道:「三承,你先在這里將就幾天吧。我也是剛去人家家里,要是現在把你也帶過去我怕人家不肯,萬一要是讓他知道了,狗蛋讀書的事情可就黃了。為了狗蛋,你就忍一忍吧。」
三承?猛然間,柳子暉的腦海中突然閃現出了李員外家那個傻里傻氣的女婿趙三承。如果他是趙三承的話,那眼前的這個女子莫非就是她嗎?
想到這里,柳子暉當即就沖了進去對著李氏大聲說道:「秀珠?你是不是李秀珠?」
對于突然出現的柳子暉,李氏很是意外,緩了一會之后,她才結結巴巴地說道:「老爺,我……我確實是李秀珠。只不過你怎麼知道我的名字?」
轉瞬間,兩行熱淚就奪眶而出:「秀珠,我是柳子暉呀!」
一聽這話,秀珠頓時暈倒在地不省人事。
為什麼會出現以上這一幕?
原來,這與當年柳子暉的不辭而別有關。在他住到李員外家的當天夜里,柳子暉就做了一個夢。夢中,一個女子進到了他的房間里,因為沉醉不醒,柳子暉以為是在夢里,也就沒有多往其他地方想。
其實,這一切都是李員外的手段。李員外當年將他收留以后其實是存了別的心思的,在柳子暉住到他家的第一個晚上,李員外就在他喝的酒里下了藥。
趙三承不能人倫,而李員外又無法將他趕走,所以李員外就想出了一個 借婿生子的辦法,這樣一來,他李家的家業也就算保住了。
當然,秀珠起初并不同意父親的這種做法,但在父母的勸說下,她最終還是同意了,于是,趁著柳子暉睡著的時候,她便進了柳子暉的房間。
令柳子暉深感意外的是,這樣的夢他一直做了十天,直到後來,他察覺出了一絲異樣,為了安心考取功名,他便離開了李家。
這些年來,柳子暉沒有再娶,正是因為他心里已經有了秀珠。
他走后不久,李家便進了山賊,僥幸活命之后,秀珠便帶著趙三承四處流浪了起來。其實這些年來,秀珠也一直在打聽柳子暉的下落,但始終沒有音訊。
兩人雖說見過面,但都是在夜里,所以在那天相遇之后兩人并沒有認出來。被柳子暉收留后,秀珠怕說出趙三承的事情影響到狗蛋的讀書,于是便把趙三承的事情隱瞞了下來。每天夜里她都會悄悄溜出來給三承送上一些吃的,直到被柳子暉發覺。
一家團聚之后,柳子暉并沒有嫌棄趙三承,而是把趙三承帶在了身邊,并讓狗蛋姓了趙,狗蛋長大后就將趙三承認作了干爹,給他養老送終。
(故事完)
本故事系作者原創,如有雷同純屬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