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權只是副參謀長,為何電報都寫「朱彭左」,犧牲后無人再享特例

在抗日戰爭時期,為抵抗日本侵略者,為了實現民族獨立和富強,中華兒女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抵抗,很多英雄都犧牲在戰場上,其中有一位叫左權。

左權出生在湖南的一個勞苦農民家庭里,由于左權的父親去世很早,所以左權從小就需要干農活,就算是這樣,左權的童年經常是吃不飽穿不暖。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左權從小的苦難生活經歷讓他很懂得學習的重要性,左權非常聰明好學,但是也因家里貧困導致輟學過幾次。

在左權上小學的時候,袁世凱簽訂喪權辱國二十一條的事情讓左權感到很憤怒,曾經因此寫下勿忘國恥的警言。

上中學后的左權由于接觸到更多的進步讀物,所以他的視野也進一步開闊,他立下投身革命改造社會的志向。在左權十八歲那年,他幾經輾轉終于來到了廣州。

左權作為黃埔軍校的第一期學生開始在這里學習,他和徐向前、陳賡都是同學。在黃埔軍校,左權開啟了自己真正的軍事生涯,在平定滇桂軍閥等戰斗中表現出極高的軍事才能。

後來左權被派往蘇聯留學深造,最開始的時候左權是在莫斯科的中山大學讀書學習,再到後來左權又前往伏龍芝軍事學院繼續學習。左權經過一系列的學習,加上自身的天分和努力,他整體的文化素質和軍事素質都非常高。

左權在學成歸國后,開始充分發揮自己的才學,為民族獨立事業開始傾心奮斗。左權的一生中打過很多的經典戰斗,在1934年國民黨軍隊對紅軍進行圍剿,在紅軍主力搶渡大渡河時,左權就發揮了重要作用。

左權先是率領部隊在曲折難行的山間小路行軍,用最快的速度向越西縣城進攻,然后又用一天的時間急行軍一百四十里,率軍攻占大樹堡渡口。左權通過一連串的行軍給敵人造成一種紅軍將要從此過河的假象,這就給主力部隊在大渡河順利過河創造了更好的條件。

左權指揮的黃崖洞戰斗也是非常出名,當時日軍的三十六師團加上混成旅團共有7000人,目標就是黃崖洞,當時左權率領八路軍總部的特務團,開始一場生死保衛戰。

在這場戰斗中,左權堅持穩扎穩打,在長樂灘等地采用多種戰術將壓制敵人的優勢,最終以八路軍奪回黎城標志著此場戰役的勝利。戰斗中中國軍隊與日軍的傷亡比例是1:6,這在抗戰軍史上都是一場經典的戰役,也是前所未有的勝利。

在1942年的五月,日本侵略者大規模出擊,目標是打擊八路軍的指揮部,當時左權負責斷后掩護任務。在部隊走到山西遼縣的時候,日本軍隊在十字嶺和八路軍遭遇,左權呼喊戰士們迅速臥倒,但是自己卻不幸被炮彈碎片擊中身體頭部等多個部位,不幸犧牲,年僅37歲。

因為左權犧牲的地方原本叫遼縣,但是為了懷念左權,人們就把遼縣改名為左權縣。毛主席後來曾說,除了左權,以后誰也不能把名字作為縣城名,左權也成為最后一個人名縣。

左權雖然只是副參謀長,但是在八路軍所有的電報中都是署名"朱彭左",朱德曾經夸贊左權"用兵如神"。如果左權沒有犧牲在戰場上,新中國成立后應該可以被授予大將軍銜。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