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投奔劉邦,劉邦:你盜嫂名聲差!陳平回了一句話直接被錄用

陳平智有余,然難獨任。——劉邦

古往今來,成功絕不是靠一個人孤軍奮戰而完成的,下級的成功也許是上級的提拔,但上級的成功也是對下級的知人善任,個人的成功大多數是一個團體的努力。


秦漢時期,陳平與劉邦便是這樣兩個人,陳平的成功除了依靠自身的才能外,更重要的是得到了劉邦的賞識和重任。

劉邦同樣如此,他本人最大的優點就是善于發現賢才,這也是其最終能夠一統天下的秘訣。

不過,陳平與劉邦第一次相見卻不是那麼和諧,劉邦還以前者早年不良的故事來調侃:

你盜嫂的名聲太差!

所幸陳平的確有兩下子,僅僅一句話便贏得了劉邦的心。那麼,這其中有著怎樣的故事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貧而不怯,有膽有識

陳平是戰國末期的魏國人,出生在戰亂時代的他有著自己長遠的志向,在他未來的生活中一直向著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并一件件的實現。

年少時陳平與哥哥陳伯住在一起,他們的家庭比較貧困,但陳平卻并不因此而感到自卑,他小小的心靈里似乎早就明白了「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

當時的他格外喜歡看書,尤其喜愛關于黃帝和老子的知識,他的哥哥陳伯看到弟弟如此熱愛書籍感到十分欣慰,當即告訴陳平:

你以后只管好好學習,家里的一應事務都不需要你操心。



不過,陳伯的妻子卻看不慣陳平完全不顧家的行為,也為自己的丈夫要承擔家里所有的農活而心疼。

因此,當外人問起為什麼陳平在這樣的貧困的家庭里,還能吃的這麼魁梧的時候,陳伯的妻子露出一副厭惡的表情回答到:

「我們家的情況你也不是不知道,就別在這兒挖苦我了。我有個這樣的小叔,還不如沒有呢!」

後來,陳伯聽到自己的妻子對弟弟不滿的話語,索性就把妻子休棄并趕回娘家去了。由此觀之,陳平的成功離不開哥哥的幫助,這也是陳平家的私事,對錯與否暫時不做評價。



少年時期,陳平在周圍百姓的眼里是一個不錯的年輕人。有一年恰逢村里祭祀,因為陳平是這個村里有文化的人,大家都推舉他在社廟中擔任主持為大家分肉。

陳平將每一塊肉都分的很均勻,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看著鄉親們贊揚的表情,他的心情卻并不輕松,因為這樣的褒獎并不是他的心中所想。

「我的心愿并不只是在這里給大家分肉而已,如果我有機會能夠馳騁天下,我陳平在哪里都會像今天一樣公正!」

心思活泛,開始發跡

上述我們提及陳平家里貧困,而陳平本人又沒有為家里做過任何貢獻,完全不參與田間勞作,所以稍微富貴一點的人都不愿意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生怕跟著這樣一個男人吃苦。



與此同時,陳平的內心也十分驕傲,不愿意娶一個貧苦人家的女兒,想要娶一個富人家的女兒,就這樣陳平的親事一直沒有定下來。

及平長,可娶妻,富人莫肯與者,貧者平亦恥之。

過了很久,當地有一個富人名叫張負,他的孫女兒嫁了五次,結果卻五次喪夫,從此沒有人再敢娶她,陳平卻覺得這是一個機會,盤算著得到張負的青睞。

不知是意外還是巧合,陳平和張負在一戶人家的喪禮上相遇了,前者因為家貧而來幫忙料理喪事以期得到報酬,后者則一眼就看到了這個高大威猛的青年。



也因為看到了張負,陳平在這戶人家待了很久,後來張負便跟著陳平來到陳家。陳家確實很破舊,可眼尖的張負卻觀察到陳家外面的過道上,有許多富人留下的車輪的痕跡。

回到家后,張負就對自己的兒子說要把孫女嫁給陳平,他的兒子感到很不理解。

陳家的情況大家都知道,陳平又不干農活毫無經濟來源,為什麼一定要把孫女嫁給這樣的人,張負回答說:

「陳平這樣相貌堂堂的人,是不會一直貧窮下去的,你等著看吧。」



于是,兩家就這樣結親了,出嫁前張負還對孫女說決不能因為陳家貧困而看不起人家,反而要認真侍奉。

不得不說,張負的眼光確實不錯,在此之后陳平果然越來越富有,還受到了項羽的賞識被封為信武君、任職都尉。

得到賞識,大展雄才

陳平在鄉親間的聲望一點點提高,婚姻大事也順了他的心意,人生中后期陳平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夠在事業上有所成就,實現他睥睨天下的理想。

然而,項羽并不是一個真正的王者,與劉邦的多次較量看似取得了成功,但無形中卻又為失敗埋下伏筆,若是一直跟著他必然會身死道消、心愿落空。




鴻門宴中劉邦逃出生天,之后以韓信為大將軍打敗項羽、攻下殷地,算是成功平定三秦逐鹿中原。當時,憤怒的項羽打算殺掉鎮守殷地的將領,其中就包括了陳平。

陳平感到很害怕連夜就坐船逃走了,在逃跑期間他還遇到了海盜,但陳平為人聰慧很有計策,于是他立刻脫下了衣服,光著上身幫船夫劃船。

項王怒,將誅定殷者將吏。陳平懼誅。

海盜看到他渾身上下不像有錢的樣子,就這樣把他放走了。再到後來劉邦廣招天下賢才,陳平受到了舉薦來到了劉邦身邊,二人相談甚歡、一拍即合。



劉邦當即就任命他為都尉,還讓陳平做他身邊的參乘,「空降」的陳平得到了重用,周圍就有人開始心生不滿,他們就向劉邦不斷進言說陳平品行不端。

大致意思也就是我們經常聽說的「昧金」和「盜嫂」,劉邦再賢明也經不住眾人三番五次的進言,內心有所懷疑之下就召來陳平詢問一二。

聽說這件事的經過后,陳平從容不迫的回答道:

「誠臣有可采者,大王用之;使無可用者,金具在,請封輸官,得請骸骨。」

這短短二十八個字說出來后,劉邦立馬打消了對他的懷疑,同時還對陳平有了更好的印象,更加重用他。



得到君主賞識的陳平自此平步青云,成為了劉邦手下著名的謀士,而他也的確做到了一心為劉邦服務。

那麼這二十八個字翻譯過來是什麼意思呢?大致就是「如果我有可用的地方,大王您就采用;假如我沒什麼可用的地方,金銀珠寶都在這里我也不要,您就請撤了我的職,殺掉我吧!」

這句話不就是劉邦想要的嘛,我有用你就用,不用就拉倒或者就殺了我,反正我陳平沒權沒勢,也不會對你產生什麼大的威脅,你賞賜的東西我也沒花。

這樣顯淺易懂的道理一說,自然讓劉邦開懷大笑,可以說陳平的回答非常有情商。

他沒有直接回答劉邦的詢問,而是站在人才難遇伯樂的角度進行反擊,讓他在漢營中的地位更上一層樓。

加入漢營后,陳平先后為立邦出了六條計策,既為劉邦奪取天下做出了貢獻,也救過劉邦的小命,更是在西漢之初鏟除割據的藩王立下大功,實現了人生的價值也沒有辜負劉邦的信任。

定宗廟,以榮名終,稱賢相。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機會總是留給有智慧的人陳平恰恰就是既有能力又有準備的人。無論是讀書還是娶親,亦或是後來的對答,陳平內心永遠有清楚的認知,永遠有未雨綢繆的思想。



這樣他才會受到賞識,才會得到重用,進而才能獲得成功。不僅僅是陳平,也不僅僅是那個時代,當今的我們依然需要不斷積累這樣的能力,并且具備這樣的高情商,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

對于陳平此人,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

參考文獻:《史記,陳丞相世家》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