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來,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種種俗語,諺語,即便是對于科技發達的現代人,也帶來了非常多的啟發。尤其是在養生方面,古人的智慧在現代嘗試,往往能夠起到非同一般的效果,以及產生意想不到的感悟。
如今正值秋季,參考古人的俗語養生,也是非常不錯的一種方式,比如「晨食壯火,午泄殘精」8個字,能夠給予我們非比尋常的感悟和教誨。
其實這句俗語完整的版本,應該是「晨食壯火,午泄殘精,陽衰命短」,意思是分別做了這兩件事,身體陽氣會慢慢衰弱,壽命也會因此受到影響。古人的這句諺語,主要是為了告誡我們,不要去做類似的事情,以免對健康造成影響。
那麼「晨食壯火」和「午泄殘精」分別指什麼事情?不妨一一剖
首先是「晨食壯火」
晨為「早晨」,壯意思是「大」。所以這句諺語的本意,應該是「不建議早上吃火氣較大的食物」,古人認為,晨起時為身體陽氣最虛弱的狀態,貿然吃火氣較大的食物,造成身體陰陽波動劇烈,陽氣的損失速度會變快,從而導致「陽衰命短」的情況出現。
而火氣較大的食物,主要指的是難以運化,且油膩刺激的早餐種類,例如火鍋、大魚大肉、海鮮蝦蟹等等,這些食物消化難度大,不僅會折損陽氣,久而久之,也會對腸胃健康造成影響。
其次是「午泄殘精」
顧名思義,指的是中午的時候,不要過度消耗身體殘存的精力。
在午后的時間段,因為剛剛吃完午飯的緣故,身體的氣血和精氣會集中到脾胃運化,身體會出現短暫的虛弱狀態。這也是為什麼在吃完午餐后,人們普遍會感到疲倦的原因。
如果在這個時候消耗僅存的體力和精力,身體處于虧空和疲勞的狀態,可能會損耗身體氣血,并且對脾胃運化形成阻礙,長此以往,營養沒有辦法完全吸收,生命健康也會受到影響。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在午后,適當地休息或者小憩一會,恢復和保留身體精力。
綜上所述,「晨食壯火,午泄殘精,陽衰命短」這句俗語,通過現代人的角度去理解,能夠有不一樣的養生感悟。調整早餐形式、養成午睡習慣,小小的習慣可能不知不覺中鞏固了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