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時期,紫蓬山下張家村的村民以耕種為生,村里的張老漢妻子早逝,他含辛茹苦拉扯大兒子阿誠。
阿誠一天天長大,但是積勞成疾的張老漢身體卻一日不如一日,經常生病,尤其是雙腿行動不便,生活難以自理。
阿誠懂得感恩,是個孝子,他為了給張老漢治病,花光了家里積蓄,還借了外債。
張老漢眼看著阿誠已經年過二十,尚未娶妻,他覺得拖累兒子,整天胡思亂想,自責不已,幾次輕生都被阿誠或者鄰居發現而制止。
阿誠對張老漢說:「爹,你什麼都別想,就好好養病!我會努力賺錢給你治病和還債,等咱家有了錢,我會娶一個媳婦,一定讓你抱上胖孫子。」
張老漢聽了阿誠的話,心里暖暖的,他知道阿誠是個有孝心的好兒子。雖然自己年事已高,但看到兒子這麼努力,他也感到欣慰。
于是張老漢專心養病,阿誠則更加辛勤勞作,耕田種地,砍柴捕魚,只要是掙錢的營生,阿誠都會去嘗試。
他每天忙碌的身影讓村里的人們都看在眼里,村民贊嘆他的孝心和勤勞。
日子一天天過去,張老漢的身體漸漸恢復,雙腿有所好轉,也能幫著做些簡單的家務事,家里終于還清了外債,又攢了一些積蓄。
可是阿誠已經到了二十五歲,村里很多同齡人的孩子都已經七八歲,張老漢整天為阿誠的婚事憂心。
那天,張老漢再次去了村里劉媒婆的家中,劉媒婆皺了眉說道:「張大哥,我是看著阿誠長大的,在我心里當他是親侄子。
可是你們家的情況你最清楚,阿誠這麼大的年紀,你身體又不好,我去哪里幫阿誠找一個既年輕,又賢惠的姑娘?」
張老漢嘆了一口氣,咬了咬牙說道:「他嬸子,我已經想通了,那就勞煩你辛苦一下,去趟楊家村,問問阿梅是否愿意?」
張老漢口中的阿梅父母早逝,自幼跟著叔叔嬸嬸一起生活,阿梅勤勞善良,孝順懂事。
奈何她的叔叔嬸嬸因為貪財,為了一頭毛驢,將阿梅嫁給了楊家村的病秧子楊二為妻。
可是楊二在成親當天,因為激動,多喝了幾杯,結果一命嗚呼,阿梅成親當日就成了寡婦。
阿梅婆家的人說阿梅是個命硬的人,不僅克死了父母,還克死了丈夫,將她趕出了門。
阿梅為了不被叔叔嬸嬸再次拿去換彩禮,她住在村里廢棄的茅屋里,靠著采藥度日,村里的人都把她當做不祥人,見到她都避之不及,敬而遠之。
時間久了,阿梅自己都覺得自己是個不祥人,變得敏感自卑。
張老漢幾次來托劉媒婆為阿誠張羅婚事,劉媒婆都提到了阿梅,但是張老漢一直沒有同意。
可是今時不同往日,張老漢想著家里實在是太窮,還有他這個拖累,阿誠不能打光棍,讓張家斷了后。
所以張老漢思來想去,還是決定讓劉媒婆去問問阿梅的意思,若此事能成,也好了卻他一個做父親的心事。
劉媒婆見張老漢松了口,笑著說道:「張大哥,你這樣想就對了,阿梅那點不好?要模樣有模樣,要身材有身材,而且很勤快,好生養!
只要阿誠娶了她,我敢保證很快你就會抱上胖孫子,這事包在我的身上,明天你讓阿誠買點東西,跟我一起去看阿梅,保不齊當場就能定下婚事!」
張老漢聽罷,謝過劉媒婆然后趕回家里,將這件事情告訴了阿誠。
楊家村離得不遠,阿誠雖然和阿梅不熟悉,但是他也認識阿梅,他曾經在上山砍柴的時候遇到過阿梅幾次,在他印象中,阿梅是個不錯的女人。
所以阿誠聽從了父親的意見,去鎮上買了兩盒點心,準備次日跟劉媒婆去看看阿梅。
翌日一早,阿誠和父親打了招呼之后,提著兩盒點心去了劉媒婆家里,然后跟著劉媒婆一起趕往楊家村。
一路上,劉媒婆都在不停的夸贊阿梅將來一定是個好媳婦,說的阿誠有些動心,可是他知道家里的情況,對此并未抱太大的希望。
最主要的是阿誠覺得阿梅已經夠可憐了,不想她跟著自己受苦,但是他又不好違背父親的意思,只好跟著劉媒婆前去。
當他們來到一條河邊,準備過橋去對面的楊家村的時候,突然發現河邊的草叢里躺著一個年約十來歲的小男孩。
那個小男孩衣衫破舊,蓬頭垢面,眼神中透露出饑餓和恐懼,劉媒婆和阿誠都以為小男孩是個小叫花子。
可是當小男孩看到阿誠手里拎著的點心,便上前哀求道:「大哥,你能給我一點吃的嗎?我好餓,已經好幾天沒吃東西了。」
阿誠心一軟,準備分一些點心給小男孩吃,可是劉媒婆說道:「阿誠,別理他了,他自己會去村里討飯,咱們做正事要緊,別耽誤了時辰,讓阿梅覺得你沒有誠意。」
阿誠覺得劉媒婆說的有道理,反正小男孩是個要飯的,不遠處就有村莊,一定會討到吃的,不至于餓死。
正當阿誠準備和劉媒婆準備過橋的時候,阿誠突然發現小男孩悶哼了一聲,突然暈了過去,阿誠心里一緊,事關人命,他不能坐視不理。
阿誠趕緊將點心遞給劉媒婆,俯下身查看小男孩的狀況,所幸的是他發現小男孩還有呼吸,只是額頭滾燙,很顯然生了病。
阿誠趕緊抱起小男孩,對劉媒婆說道:「劉嬸子,這個小孩子太可憐了,我不能就這樣丟下他不管!
我現在帶他回村里看大夫,你先去阿梅家里替我打個招呼,麻煩你跟阿梅說我馬上過去。」
劉媒婆見阿誠這樣說,有些不高興地說道:「阿誠,你別太傻了,這個小孩子不是你的親人,你何必為他操心?
你現在是來提親的,你要是遲到了,阿梅會怎麼想?你還是別管了,一會肯定會有人路過,讓別人管去。」
阿誠聽了劉媒婆的話,心里有些猶豫,他知道劉媒婆說的也有道理,但是他看著小男孩那張蒼白的臉龐,又覺得自己不能無情。
阿誠說道:「劉嬸子,我知道你是為我好,可是我實在不忍心,萬一沒人路過,他豈不是要喪命?
我只是想把他送回村里看大夫,然后讓我父親來照顧他,我保證不會耽誤太久的時間,請你幫我轉告阿梅一聲,讓她等我一會兒。」
劉媒婆見阿誠執意如此,只好搖搖頭說道:「好吧,好吧,你就去吧。但是你可千萬別耽誤了時辰啊!我先去給你打個招呼。」
劉媒婆說完,便過了橋,往楊家村趕去,路上遇到一個老者,聊了幾句,只不過阿誠不知道,因為他背著小男孩往村里走去。
阿誠回到家,把情況告訴了父親,張老漢二話沒說,拿出家里準備給阿誠娶妻的錢,和阿誠一起去了大夫家里。
小男孩得救,他對阿誠和張老漢感激不盡,他告訴張老漢父子,他叫阿志,是個孤兒。
他父母已經去世,只能四處乞討為生,前幾天生了一場病,因為沒錢治病,又病又餓的他才會昏迷。
父子二人聽了阿志的身世,心中不禁一酸,他們背地里商量了一番后,決定收留阿志做,給他一個溫暖的家。
當阿誠處理完這些事情,趕往楊家村的時候,結果他在村口遇到了氣呼呼的劉媒婆,劉媒婆說阿梅得知阿誠中途返回,沒有誠意,拒絕了這門婚事。
阿誠有些懊惱,但是一想到救了阿志的性命,覺得很值得!
阿誠知道多說無益,更何況家里本來就很窮,還收留了阿志,他更沒有勇氣去見阿梅,只好跟劉媒婆道歉之后,趕回家里。
阿志就這樣跟張老漢父子住在了一起,還認了阿誠為哥哥,張老漢為父親,一家兩口,變成了一家三口,阿志是個懂得感恩,也很孝順的孩子。
阿志每天都會幫忙做些家務,跟阿誠干農活,閑暇至于還幫張老漢按摩捶背,家里多了歡聲笑語。
那天傍晚,張老漢和兩個孩子正在家里吃飯,只見劉媒婆喜滋滋的跑了過來,她說道:「張大哥,阿誠,恭喜你們了啊!」
張老漢和阿誠都很吃驚,忙問喜從何來?劉媒婆說道:「鎮上布莊的趙掌柜看上了阿誠,覺得他是個善良孝順的小伙子。
因此趙掌柜決定把自己的女兒阿貞嫁給阿誠,為了彰顯誠意,除了一般的陪嫁物品,額外陪嫁一頭耕牛!」
阿誠和張老漢聽了劉媒婆的話,都有些驚訝,他們沒想到鎮上的趙掌柜會看上阿誠,要把女兒嫁給他。
且不說那些陪嫁的東西,單憑一頭耕牛,那可是很多農戶夢寐以求的好東西,有了它,耕種會省好多力氣。
不過阿誠說道:「劉嬸子,謝謝你的好意,我家窮的叮當響,現在又多了一口人,連飯都吃不飽,哪里有錢娶妻?你還是請回吧。」
張老漢也接著說道:「他嬸子,趙掌柜的女兒怕不是有什麼問題吧?不然怎麼甘愿嫁給我兒子?這事沒弄清楚之前,只怕我不能答應。」
劉媒婆說道:「你們都想多吧?聽說趙掌柜女兒長得漂亮,身材好,又能干,關鍵是趙掌柜還陪嫁一頭耕牛,這樣的好事去哪里找啊......」
劉媒婆能說會道,吐沫橫飛,說的張老漢有些心動,張老漢想著家里這麼窮,趙掌柜騙不到什麼,最后他拍板定下這門婚事,幾天后迎娶阿貞進門。
趙掌柜果然守信用,不僅有一頭耕牛,還有豐厚的嫁妝,阿誠家里的日子一下子改善了許多,還將土坯房翻蓋成瓦房。
阿貞不僅長得漂亮,而且勤勞本分,忙前忙后,操持家務,照顧一家人的生活起居,村里人都說阿誠運氣,娶了這麼好一個媳婦。
不僅如此,張老漢在阿貞的照顧下,不僅身上的小毛病都好了,就連不利索的雙腿也完全康復,張老漢激動不已。
只是他不知道兒子阿誠有多苦悶,因為在成親第一晚,阿貞就不讓阿誠碰她,不肯和阿誠圓房,一直以來他們只是掛名夫妻,同床異夢而已。
起初阿誠覺得阿貞是因為害羞,或者覺得自己嫁給了阿誠受了委屈,後來阿誠問過阿貞幾次,希望能夠和阿貞成為真正的夫妻。
可是阿貞總是說自己身體不舒服,或者有別的借口,阿誠覺得很尷尬,也很無奈,他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他也不敢強求阿貞。
阿誠只能忍耐著,默默承受著這份委屈和痛苦,為了不為難阿貞,他特地在地上鋪床誰,讓阿貞睡在床上。
阿誠希望有一天,阿貞能夠打開心扉,接受他,融入這個家庭,做他真正的妻子。
那天晚上,忙碌了一天的阿城,打了地鋪,倒頭便睡,半夜里被尿憋醒,可是阿誠醒來后,發現阿貞不在房間里。
難道阿貞也內急,去了后院的茅房?可是怎麼一點動靜都沒有?阿誠覺得很奇怪,起身穿好衣服,躡手躡腳的走出房門,去后院看看。
當阿誠走到了后院時,隱隱約約聽到有人哭泣的聲音,他借著月色,抬頭一看,他發現原來是阿貞正坐在后院枯井旁,低頭啜泣。
阿誠后院的枯井,據他祖上的人說已經很久很久了,井口用石塊封死,阿貞為什麼坐在那里?而且井口封印的石塊已經被打開。
莫非阿貞想不開,要撬開石塊跳下去?可是阿誠又覺得不對,因為以阿貞的力氣,她不可能撬開井口的石塊,而且她為什麼要在井旁哭泣?
阿誠猶豫了片刻,走了過去,輕聲問道:「阿貞,你怎麼在這里?你為什麼哭泣?」
阿貞聽到阿誠的聲音,似乎被嚇到了,她打了個激靈,然后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驚慌和愧疚。
她忙站了起來,說道:「阿誠,你醒了?我,我只是出來透透氣。」
阿誠看著阿貞的神色,覺得有些不對勁。他問道:「你有什麼心事嗎?既然你我已經成為夫妻,你可以跟我說說,也許我能幫你。」
阿貞搖搖頭,說道:「沒什麼,沒什麼。我只是,我只是想起了我的父母。」
阿誠伸出手臂,想要抱住阿貞,安慰她。但是阿貞卻躲開了,她說道:「我沒事,你快回去睡吧,我過會就回去。」
阿誠被阿貞拒絕了,心里有些失落和疑惑。他不明白為什麼阿貞總是對他冷淡和疏遠。
他說道:「阿貞,我們已經結婚了,我們應該相互信任和依靠。你為什麼總是不肯和我親近呢?另外你是怎麼打開這口枯井上門石塊的?」
阿貞聽了阿誠的話,心里一緊。她知道自己對不起阿誠,她知道自己欺騙了阿誠,內心充滿了痛苦和矛盾。
阿貞猶豫片刻,低下頭,說道:「對不起,對不起。我,我有我的苦衷。」
阿誠看著阿貞的模樣,心里更加好奇和擔心。他說道:「你到底有什麼苦衷?你能不能告訴我?」
阿貞咬了咬唇,猶豫了一下,彩深吸了一口氣說道:「阿誠,其實,其實我不是我不是人類,而是一只修煉數百年的白蛇。」
阿誠聽了阿貞的話,驚得目瞪口呆,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連忙說道:「阿貞,你說什麼呢?你怎麼可能是一只白蛇?你不是趙掌柜的女兒嗎?」
阿貞搖搖頭,說道:「阿誠,我沒有騙你,我跟你說實話吧,我原本是紫蓬山上的一條白蛇,修煉了數百年,終于有了人形。
我一直想要見識人間的風土人情,所以就偷偷下山,不成想被一個術士抓住,那人就是趙掌柜,女兒是一個掩飾的身份,是他逼著我嫁給你。」
阿誠問道:「為什麼?為什麼趙掌柜要你嫁給我?難道他有什麼目的嗎?」
阿貞嘆了一口氣,說道:「趙掌柜讓我幫他找一種仙草,幫他長生不老,飛升仙界。」
阿誠驚愕不已,他問道:「世上難道有這樣的仙草?仙草和我有什麼關系?趙掌柜好好找仙草就是了,為何讓你嫁給我?」
阿貞說道:「其實,仙草就在枯井里,但是只有這個屋子的主人,也就是你心甘情愿的下去,才能發現仙草,才能采摘仙草,否則一切都是枉然。
趙掌柜想利用我欺騙取你的感情,然后去枯井里取出仙草,但是你是個善良,孝順,忠厚的人,我不想欺騙你。
我也不想因為和你成了真正的夫妻,葬送了我的修行,我只想擺脫趙掌柜的控制,回到紫蓬山,繼續修行。」
阿誠聽完阿貞的話,心里五味雜陳,也覺得不可思議,他說道:「阿貞,你說的是真是假,我怎麼能相信你呢?」
阿貞見阿誠不信,她也不想再隱瞞,她說道:「阿誠,你既然想要證據,那我就給你看看吧。」
「那你別害怕!」阿貞說著,一陣白光閃過,阿貞消失,一條兩丈多長巨蛇出現,身上的鱗片閃爍著銀光,頭上有一對角,眼中有淚。
阿誠看到這一幕,驚得倒退了幾步,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說道:「你,你真的是白蛇?
沒想到你修行數百年,竟然還受制于人,無論怎麼說,你我現在還是夫妻,你說說我如何幫你,你才能擺脫趙掌柜的控制?」
阿貞見到阿誠沒有驚恐或者厭惡的表情,反而有些關切和同情,心里一暖,說道:「阿誠,謝謝你!你真是個好人,但是趙掌柜陰險狡詐,我不想連累你!」
可是阿誠態度堅決,阿貞看著阿誠堅定的眼神,感動不已!
她說道:「辦法就是,你帶我去枯井里取出仙草,我借助仙草的力量擺脫趙掌柜的控制,重新回到紫蓬山。」
然而阿誠一想到阿貞這樣就會徹底離開自己,有些不舍,畢竟拋開阿貞的身份,還有她不肯和自己圓房,不得不說阿貞是個勤勞賢惠的好妻子。
阿貞似乎看出來阿誠的心意,他說道:「阿誠,其實阿梅是個好女人,會是你的好妻子,只是因為你為了救阿志,錯過了她。
而且當時劉媒婆見你回家之后,遇到了趙掌柜,找趙掌說要把我嫁給你,別去阿梅家替你提親!
所以劉媒婆并沒有去阿梅家里,而是在幾天後來告訴你,我要嫁給你,讓我們成為了名義上的夫妻。
這一切都是因為你我人蛇殊途,難以成為真正的夫妻,更何況我不想因此破壞修行,還請你見諒!」
阿誠釋然,他點了點頭,讓阿貞幫忙,一起跳下了枯井,他們很快找到了仙草,然而當他們重新回到地面,阿誠準備將仙草交給阿貞時。
突然,一直藏在附近的趙掌柜,從院墻上跳了下來,出現在阿誠和阿貞的面前。
趙掌柜冷笑道:「阿誠,現在把仙草交出來,我可以饒你一命,否則我就讓你和這條妖蛇一起受死!」
阿誠知道趙掌柜什麼德性,他哪里肯交出仙草?沒成想趙掌柜抽出寶劍,直奔阿誠和阿貞二人。
阿貞擔心阿誠的安全,拼死護著阿誠,雖然她有著強大的法力,但是她也不是趙掌柜的對手。
趙掌柜劍法精妙,每一劍都刺向阿貞的要害,阿貞漸漸落入下風,很快漸漸支撐不住。
阿貞不得不現出原形,變成了一條白色的巨蛇。她想要用蛇身纏住趙掌柜,但是趙掌柜敏捷地閃避開來,刺傷了白蛇,白蛇暈倒在地。
阿誠揮舞手中的木棍,想要抵擋住趙掌柜的寶劍,但是他畢竟只是一個普通人,沒有任何武功,很快就被趙掌柜打傷了。他身上多處流血,倒在了地上。
阿貞看到這一幕,心如刀絞,她想要掙扎起來救阿誠,但是她傷的太重,無法動彈。
她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趙掌柜走到阿誠身邊,搶走了仙草,他得意地笑道:「哈哈哈!終于得到了仙草!今天我就要飛升仙界!你們都都給我死吧!」
然而就在此時,一道金光閃現,后院中多了一個人,可是當趙掌柜看到他是阿志時,冷笑道:「小屁孩,你是來找死的嗎?」
阿志看到阿誠和阿貞受傷,心中急切,他說道:「趙掌柜,你不要欺人太甚,你既然得到了仙草,就放過他們吧!」
趙掌柜冷笑道:「放過他們?你以為我是什麼好心腸的人嗎?我既然知道了他們的秘密,怎麼能讓他們活著?」
說著,趙掌柜揮劍向阿志刺去,阿志卻不閃不避,任由劍刃刺入自己的胸口。
阿志說道:「趙掌柜,你太貪心了,仙草只是一種考驗,并非真會讓你飛升成仙,你現在回頭還來得及,否則就會遭到天譴!」
趙掌柜不信邪地說道:「胡說八道!我今天就要服用仙草,看看你們這些妖孽和廢物有什麼本事!」
說完,趙掌柜將手中的寶劍扔在一旁,拿出仙草放在嘴里咀嚼起來。
然而就在這時,天空突然變得陰沉起來,一道閃電劈下,正好擊中了趙掌柜的身體。
趙掌柜慘叫一聲,身體被電成了焦炭,仙草也隨之化為灰燼,白蛇和阿誠都驚愕不已,小小的阿志究竟是何方神圣?
阿志看著消失的趙掌柜,嘆了一口氣,又看了看地上的白蛇和阿誠,他揮了揮手。
只見白蛇已經恢復,重新變成了阿貞的樣子,阿誠也傷勢痊愈,他們兩個人連忙磕頭謝恩,問阿志究竟是誰?
阿志笑了笑,突然變成了一個鶴發童顏的仙翁,他微笑地說道:「阿誠、阿貞,請原諒我沒有告訴你們真相!
其實在幾百年前,我途徑紫蓬山,便在紫蓬山歇了一日,阿貞你機緣巧合得到了我的仙氣,有了修行。
而剛才你們得到那株草也成了仙草,為了避免仙草害人,我將它藏在枯井里,沒成想這個姓趙的竟然窺得天機,竟然抓住了阿貞,想得到仙草,真是不自量力。
既然此事已經了結,我當離去,阿貞我希望你能好生修行,早日修的正果,護佑蒼生;阿誠你善良,孝順,忠厚,必有福報。」
仙翁說完,消失在空中,阿誠和阿貞連忙朝著空中拜了又拜,阿誠以為阿貞要離開,便和她告別。
沒成想阿貞說道:「阿誠,你我好歹夫妻一場,就這麼著急趕我走?」
阿誠臉一紅說道:「我,不是這個意思,你不是一心想回到深山修行嗎?」
阿貞說道:「你和阿梅的事情因為我而耽誤,我豈能坐視不理?你回屋休息吧,明日一早,我帶你去找阿梅。」
次日一早,阿誠和阿貞將昨晚發生的事情告訴了張老漢,張老漢聽了之后,感慨萬分。
而阿貞不知道從哪里弄來了豐厚的禮物,叫上阿誠一起趕往楊家村去見阿梅,阿梅得知阿誠來提親,一口拒絕。
因為連她自己都覺得自己是個不祥人,十分的自卑,而阿貞趕緊表明了自己的身份,然后把阿誠一頓猛夸。
阿貞還讓阿梅忘記過去,不要覺得自卑,好好的和阿誠一起過日子,阿梅這才害羞低下了頭,表示同意。
一個月后,阿誠風風光光的迎娶了阿梅,二人結為恩愛夫妻,他們孝敬張老漢,生兒育女,在阿貞的幫助下,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至于阿貞修得正果,位列仙班,護佑一方平安,而阿誠的長子聰慧,長大后金榜題名,造福百姓,次子經商,富甲一方,張家成為當地的大戶人家,行善之家。
【故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