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圖集
娛樂明星
熱點新聞
影視新聞
綜合推薦
明星
历史故事
奇聞趣事
佛緣佛語
搞笑故事
插畫趣聞
情感百態
生活小妙招
全部
    
張信:朱棣尊稱「恩人」,母親勸說、泄露機密,賭贏家族10代富貴
2023/02/02

1399年7月,這是明朝建文帝登基的第1年,一輛「婦女乘坐」的專車停在燕王府門口,車上下來一位年近40歲的男子,他的名字叫張信,就是他將建文帝「秘密逮捕」的消息透露給朱棣,朱棣率先動手、舉兵靖難,成為明朝第3位皇帝。

今天,我們來了解明朝張信的傳奇人生。

張信的父親名叫張興,因元朝末年饑荒幼年便成孤兒,但張興性格堅毅、有大志向,朱元璋在濠州起兵時就赤腳前來投奔。在1355年跟隨明太祖朱元璋渡江,後來先后跟隨胡大海、徐達、李文忠等人南征北戰。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建立明朝,張興憑借多年戰功被封為永寧衛指揮僉事

永寧衛在河北張家口附近,距離北平比較近,朱元璋在位期間,多次讓徐達組織北平附近的兵馬進行實戰操練,而張興所在的永寧衛也歸屬徐達節制。

此外,朱棣自1380年就藩北平后,必須參加每年的練兵,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張興有幸瞻仰燕王朱棣的尊榮,對整個明朝歷史都產生「胡蝶效應」。

1382年,張興在軍營因疾病去世,兒子張信承襲父親的官職,不久之后,張信被調到貴州的普寧和平越。張信在軍營中是一位虎將,曾經跟隨鎮遠侯顧成多次平定叛亂,被任命為普定衛指揮僉事

《明史·張信傳》記載,「張信,臨淮人。父興,永寧衛指揮僉事。信嗣官,移守普定、平越,積功進都指揮僉事。」

張信祖籍是安徽鳳陽,他和明太祖朱元璋是同鄉,跟隨父親長年生活在北方,承襲官職后又調任大西南,他的足跡可謂斜跨明朝江山。

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駕崩,建文帝朱允炆繼承皇位。建文帝曾經做了6年的儲君,他時常感受到來自藩王的威脅,登基之后立即組織黃子澄、齊泰研究削藩計劃。

朱棣在眾位藩王中年齡長、實力強、名聲好,是建文帝最想削掉的藩王,但是朱棣長期鎮守北平抵御外敵,黃子澄認為燕王朱棣「勢大難圖」,不如先削掉實力較弱的藩王,剪除燕王羽翼、降低威脅。

與此同時,建文帝選派3位心腹親信到北平監視朱棣,其中張昺擔任北平布政使,謝貴和張信均擔任北平都指揮使。

值得一提的是,明朝初期基本都只派1位都指揮使,建文帝為了全面控制朱棣特意破格派遣兩位都指揮使,張信能夠被選中,是因為他有勇有謀,受到朝中有大臣推薦。

《明史·張信傳》記載,「惠帝初即位,大臣薦信謀勇,調北平都司。」

張信接到建文帝命令,帶著母親、妻兒從貴州翻山越嶺來到北平,當張信接到建文帝密詔的時候,他才明白這次調任的「特殊使命」,竟然是監視燕王朱棣。

建文帝為這次人事調任做了充分的準備,原本北平都指揮使是名將陳亨,但是建文帝害怕他私通朱棣,于是故意將他調到大寧衛任職,將北平交給甄選的3位心腹。

監視燕王朱棣的人員剛剛就位,建文帝手起刀落已經連續削掉5位藩王,第1位被削的是周王朱橚,距離明太祖朱元璋駕崩不足3個月時間,可見建文帝削藩的心情多麼迫切。湘王朱柏為了表示抗議,竟然縱火焚毀湘王府邸,葬身火海而死。

得知建文帝削藩之后,朱棣開始加速籌備起兵,暗中挑選壯士擴充軍隊,大量收納武將謀士。朱棣則通過裝病麻痹建文帝,充分利用燕王府邸縱深,巧妙掩蓋打造兵器、暗中練兵的不軌之舉。

《明史》記載,「王內自危,佯狂稱疾。」

建文帝的3位心腹始終嚴密關注著燕王府的一舉一動,隨時報告給南京的皇帝。在燕王朱棣和建文帝之間,表面上一直保持著「風平浪靜」,實際上早已暗流涌動,彼此心中都明白,但他們都需要時間和借口。

適逢明太祖朱元璋的祭日,朱棣仍然以生病為借口,沒有親自到南京祭祀父親,根本原因是害怕被建文帝軟禁。與此同時,為了打消建文帝的疑慮,朱棣將3個兒子全部派往南京,這是一次「豪賭」。

一旦朱棣的3位兒子被建文帝控制,朱棣將受到極大掣肘,為此,朱棣也曾夜夜憂心,最終建文帝「錯誤決策」,安然無恙地送還朱棣3位兒子。

1399年6月,建文帝抓到朱棣派到京城的密探鄧庸,在嚴刑拷打之下,鄧庸被迫招認「朱棣是表面裝病,暗中籌備謀反」,朱允炆得知真相后,立即召見齊泰、黃子澄等人商議,本著「先下手為強」的原則,建文帝給北平的3位心腹下達密詔。

兵部尚書齊泰立即派人將建文帝的密詔送達北平,密詔的內容是讓張昺、謝貴和張信秘密逮捕朱棣,具體實施計劃也制定完成,以抓捕燕王府屬官的名義,帶兵突然沖進燕王府,將朱棣五花大綁后送回南京。

《明史紀事本末》記載,「齊泰即發符遣使,往逮燕府官屬,密令謝貴、張信圖燕,使約長史葛誠、指揮盧振為內應,使執燕王。」

接到密詔之后,張昺、謝貴和張信就開始商量對策,議定行動日期,隨后分頭準備。張信是典型的武將性格,沒有心計卻忠厚老實,回到家中的張信坐立不安、面露難色。

此時,張信的母親發現兒子的異常,于是關切地詢問發生什麼事,張信并不想讓母親擔憂,說「兒子在邊關統領兵馬,哪會沒有煩心事?」

張信母親觀察細膩,她搖搖頭說「你不是在憂慮這個,快給我說是什麼原因」,張信眼見瞞不住母親,屏退身邊的部將隨從,告訴母親「得到皇帝密詔要逮捕燕王」。

張信母親聽后大驚,說「你千萬不能這樣做,你父親活著的時候多次說到燕王有王氣,你這樣的無妄舉動,會給我們家族帶來滅頂之災」。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張信決定親自拜訪燕王朱棣,沒想到吃了閉門羹,就這樣,張信連續去了3次都沒能進去。這一次,張信換乘婦人用的轎子,朱棣疑惑張信為何如此「急切」前來,便放他進入燕王府。

張信見到朱棣便跪在床前,當時朱棣對外聲稱感染風病,喪失語言能力,張信直接說「殿下身體無恙,如果有恙,應該快點告訴臣子」,朱棣回答說「我真的病了,并且感到時日不多,現在就是等死而已」。

張信磕頭后對朱棣說「殿下沒有把實情告訴臣子,朝廷已經下達密詔捉拿殿下,如果您真的沒有其他意圖,那就跟隨臣子到南京復命,如果您有打算,也應該告訴臣子」。

朱棣看到張信言辭懇切、跪地稱臣,眼淚在眼眶里直打轉,朱棣選擇相信張信,起身下床拜謝張信,說「你救了我一家人的性命」。隨后,朱棣將密謀起兵的計劃和盤托出,朱棣迅速召來姚廣孝、朱能、張玉等人商議,最終決定將計就計。

張昺、謝貴和張信帶兵包圍燕王府邸,以抓捕燕王屬官的名義順利進府,朱棣端坐堂上,待張昺、謝貴和張信來到面前,提前埋伏的朱能、張玉迅速帶壯士擒獲張昺、謝貴。

朱棣召集麾下將士,聲淚俱下地痛陳自己安分守己,卻換來朝廷的秘密暗殺,如今朝堂上奸臣當道,朱棣決定按照《皇明祖訓》要求,舉兵清君側,當眾將張昺、謝貴兩人斬首祭旗,將士們山呼海嘯一般地發誓追隨燕王。

就這樣,明朝初期最大的皇位爭奪戰「靖難之役」爆發。

張信帶領兵馬全部歸降朱棣,隨后,張玉、朱能、丘福、譚淵這些猛將,帶領兵馬直奔北平城的九門,短短半天時間就控制北平城,3日之內便肅清城中建文帝的親信眼線。

在靖難之役過程中,張信全程參與,北進大寧、西攻真定,先戰白溝河、再戰夾河路, 泗州 、渡淮河 、破盛庸 ,第一批進入南京金川門。

1402年6月,朱棣先到明孝陵祭祀父親朱元璋,告訴他即將登基的好消息,隨后回到南京奉天殿即皇帝位,史稱明成祖。

9月,明成祖朱棣論功行賞大封功臣,張信被授予正一品的特進榮祿大夫,封為隆平侯,俸祿1000石,子孫世襲隆平伯,賜予丹書鐵券

《明史》記載,「成祖入京師,論功比諸戰將,進都督僉事。封隆平侯,祿千石,與世券。」

靖難之役,朱棣以燕王身份起兵對抗建文帝,雖然以清君側為名,實際上也不是正義之師。此外,燕王只是一位藩王,在軍事力量上遠不如建文帝,但是最終卻是朱棣取得勝利,其中當然有建文帝「好牌打稀爛」的此消彼長,還有朱棣多次被幸運照顧,而張信通風報信是極為重要的一次,說他挽救了朱棣也不夸張。

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間,始終沒有叫過張信的名字,而是稱呼他為「恩張」,被朱棣視為恩人,足見當年張信的泄密對于朱棣的重要性。

朱棣對張信的寵愛程度超過其他功臣,不僅表現在稱呼上,朱棣在登基稱帝后,還準備將張信的女兒納入后宮做妃子,沒想到張信態度堅定地推掉這門婚事,自愿錯失成為皇親國戚的機會,從此之后,明成祖朱棣對張信更加看重。

《明史·張信傳》記載,「欲納信女為妃,信固辭,以此益見重。」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朱棣是以藩王起兵奪取皇位,他對藩王始終心存忌憚,于是暗中密切監視藩王的動靜。像監視這樣的命令都是秘密,自然只能選派心腹親信,而朱棣選中的就是張信。

張信曾經擔負著建文帝的「秘密使命」,如今朱棣沒有心懷芥蒂,再次給張信安排這樣的重任,足見明成祖朱棣對張信的信任度是極高的。

《明史·張信傳》記載,「凡察籓王動靜諸密事,皆命信。」

在永樂時期,朱棣對于功臣勛貴的保護還是很好的,并沒有像明太祖朱元璋那樣兇狠。比如有御史彈劾張信「強占民田」,明成祖朱棣派人前去查實,結果真有此事,命張信歸還百姓田地,但卻沒有追究張信的罪行。

1424年,明成祖朱棣在位22年之后,在北伐歸途經過榆木川的時候病逝,明仁宗朱高熾登基稱帝,成為明朝第4位皇帝。

張信在征伐胡虜過程中立下戰功,明仁宗朱高熾將張信封為少師,詔令張信領取雙份俸祿,將明成祖朱棣賞賜的「子孫世襲伯爵」,提高為「子孫世襲侯爵」,賜予丹書鐵券,如果犯罪,可以免除張信兩次死罪(謀逆大罪除外)、兒子則免除一次。

明仁宗在位時間很短,緊接著是明宣宗朱瞻基繼承皇位,張信仍然深受寵信。1427年8月,明宣宗命張信前往陜西整飭防務,授予極大自主決斷的權力,向明宣宗提出的建議全部被采納。

1428年8月,明宣宗朱瞻基準備征伐兀良哈,命張信留守北平負責管理都城事務,受到明宣宗的多次賞賜。

明英宗朱祁鎮登基的時候,此時的張信已經年逾七旬,但是仍然多次將成祖老臣召進宮。

1436年2月,張信向明英宗上奏,表示母親在南京去世多年,但是墳塋始終沒有修葺,感覺自己時日無多,希望能夠回到南京修墓聊表孝心。明英宗恩準,特意賞賜錢財以資其費。

1442年5月,張信在南京去世,終年81歲,明英宗追贈張信為 鄖國公。

張信去世的時候,他的兩個兒子已先他而去,明英宗將隆平侯的爵位傳給張信的長孫張淳,是明朝第2代隆平侯。

在明朝276年的國祚歷史上,隆平侯共傳遞了10代人,第10代隆平侯名叫張拱薇,最后以戰死沙場結束,算是與明朝有始有終。

如果單從武將能力上來看,張信不能算作一流戰將,大多數情況下是以副將身份出征,但是張信享受的榮寵待遇絕對要超過很多名將,究其原因,是靖難之役前夕的「通風報信」,這是改變朱棣命運的關鍵事件,因此受到明成祖朱棣的長久感念,這也成為改變張信命運的一件事,背后都是張信母親「良言勸告」的功勞。

100多年前的晚清老照片,宮中妃子很漂亮,普通老百姓依舊窮苦
2023/03/27
清末上色老照片,青樓女子坐馬車外出接客,慈禧太后乘坐的御船
2023/03/28
下周開始四大生肖八方貴人相助,暴富不是不可能!
2023/03/28
他妻子和母親照顧一起3胞胎,妻子卻經常抱怨累,出差提前回家的丈夫當場淚目:對不起老婆!
2023/03/28
5大生肖,近期迎來大福報,偏財運好的不得了!
2023/03/28
不要不相信,5天內有一筆橫財要發的生肖!
2023/03/28
TOP5生肖錢財福氣滿滿,榜上有名接走,錢財滾滾來
2023/03/28
林青霞「女兒」長大了?眉宇間的英氣笑容,像極了年輕時的林青霞,網友:相似度90%
2023/03/28
人面獸心!王彩樺鬆口「被前輩闖進房門」直接撲過來 她掙紮落淚「為什麼是我被欺負」曝對方下場
2023/03/28
上帝吻過的臉,英國有赫本,日本有石原里美,看到中國的她都輸了
2023/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