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清朝歷史上的順治皇帝,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一個專情的君王。他一生盛寵董鄂妃,哪怕是作為后宮之主的皇后,順治也是愛搭不理的,後來竟然還干脆將皇后廢除,這也使得他成為了清朝歷史上第一個廢除皇后的君王。後來,董鄂妃去世后,順治不久也抑郁而終,可為啥她的妹妹卻為之陪葬?
更讓人奇怪的是,當時整個后宮中,順治生前的嬪妃并不少,為何單單讓董鄂妃的妹妹替順治陪葬呢?難道這是順治生前的想法嗎?當然不是!因為順治生前只深愛著董鄂妃,他絕對不希望自己死后讓她的妹妹來給自己陪葬的,那麼,這究竟是啥原因呢?這就得從順治皇帝生前的那一段愛恨情仇說起了。
眾所周知,清朝歷史上的皇太極猝死之后,由于他生前并沒有冊封自己的皇位繼承人,所以,當時的朝野便為了這個皇位繼承人吵翻了天!因為當時清朝的皇室中,有兩個人都想做皇帝,第一個人便是皇太極的長子豪格,他一生隨皇太極東征西戰,在朝野之中也頗有威信,第二個人便是皇太極的弟弟多爾袞。
他本是努爾哈赤生前就選定的繼承人,只是後來由于自己年齡太小,努爾哈赤死后,其顧命大臣直接選擇了皇太極,不過,多爾袞長大后,憑借自己在戰場上的勇猛殺敵,也在軍中頗有威信,并成了八旗中鑲白旗的旗主。但是,皇太極猝死后,他對皇位的野心也蠢蠢欲動,因此,兩派勢力在朝中相持不下,一時間竟然難以確定新皇人選。
這個時候,清朝后宮出了一位女能人,她便是皇太極的妃子孝莊。她暗中一方面聯合支持皇太極后嗣繼位的王公大臣,另一方面,又暗中勾結多爾袞,據說他們之間還存在著曖昧關系,所以,最終的結果,竟然讓孝莊的兒子福臨繼承了皇位。可當時的福臨還只是一個六歲的孩子,朝政全部由以多爾袞在內的幾位顧命大臣把控。
後來的多爾袞經過諸般操作,擊敗了他所有政敵,自己一手操控著朝政,同時,他還以歷練小皇帝福臨(也就是歷史上的順治)為由,不讓他與自己的母親孝莊見面,所以,當時的小順治特別感到孤獨,因為那麼小的一個孩子,肯定是渴望母愛的。所以,後來的順治對多爾袞十分反感,特別是他與自己母親的那種曖昧關系,他總覺得是自己的一種恥辱。
殊不知當時的孝莊,雖然與多爾袞茍合,但是,她私下里也正擔心多爾袞篡奪自己兒子的皇位,于是,為了尋找靠山,她在征得多爾袞的同意后,先后撮合自己娘家的兩個女人嫁給了自己的兒子,可誰知順治對這兩門親事卻相當反感,所以,順治前后兩次婚姻都是失敗的,這或許也是順治對孝莊與多爾袞之間的曖昧關系的一種抗爭吧!
當時這件事使孝莊也十分生氣,不過,自己的兒子既然不喜歡,那也不能勉強,畢竟「強扭的瓜不甜」啊!可是,順治後來的行為卻徹底讓孝莊十分震怒!因為他居然看上了自己的皇弟博果爾的福晉董鄂氏,并直接將她納入后宮,成為了自己的妃子。這在平常百姓家尚且是一件奇恥大辱的事情,更何況是帝王家呢?
然而,順治卻一意孤行,竟然連他母親的勸告也不聽,以至于博果爾最終因不堪羞辱而自盡!然而,董鄂氏後來雖然得到順治的盛寵,但是,她與順治所生的孩子也夭折了!董鄂氏在失子之痛的打擊下一病不起,這個時候,誰知道董鄂妃的娘家,為了家族的利益,卻動起了歪心思,他們為了搏得皇家的恩寵,竟然又將董鄂氏的妹妹送進了宮里。
不過,當時的順治,心中只有董鄂妃,其妹妹進宮后,順治雖然將她封為貞妃,但對她并沒有什麼感覺。可這件事在孝莊看來,那就是一個大陰謀!但是,她礙于兒子的情面也只得作罷!殊不知董鄂妃不久便抱病身亡,而董鄂妃的死,也讓順治十分傷心,一年之后,順治竟然也抑郁而終,追隨他深愛的女人去了。
兒子的去世,讓孝莊也十分悲痛,但是,現在兒子沒了,她再也不用顧忌兒子的感受了,于是,為了報復董鄂妃娘家當初的歪心思,她直接下令讓貞妃替順治陪葬!可憐當時的貞妃年僅20歲,便活活地被賜死,臨死前,貞妃還痛哭地抱怨:「我被姐姐害慘了!」然而,這樣的結局,難道真是她姐姐的過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