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說過,他的武俠故事重在「俠」而非「武」,簡言之宣揚俠義精神才是他創作的初衷,但對于讀者而言,我們最容易接受的信息自然不是那些說教的內容,而是書中那些武藝高強的高人,還有那些讓人眼花繚亂的神功。
那麼在金庸的作品中,哪些防御神技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本文就聊聊筆者心中排名前八的防御神技。
《射雕英雄傳》中,五絕為了爭搶一本《九陰真經》在寒冬臘月的華山絕頂苦戰了七天七夜,可後來斗酒僧在品讀了《九陰真經》之后便察覺其中不足,繼而創出《九陽真經》,從這創作歷程來看,就不難看出這經書中所藏武功之精妙。
但九陽神功到底強在哪?
(張無忌劇照)
在筆者看來,就在于他能為修煉者提供遠遠不斷的內力,而內力一身,修煉各種武功都是信手拈來,同時九陽神功還能提供內力護體的功能。
比如這段描述就很直觀:「 原來張無忌胸口中了敵招,體內九陽神功自然而然地發生抗力,他招數之精固遠不及靜玄,但九陽神功威力何等厲害,敵招勁力愈大,反擊愈重,靜玄這一腿便如踢在自己身上一般。」
但在眾多防御神技之中,九陽神功其實也算不上最強。
金剛不壞體,正如這招式的名稱一般,這絕招由少林派空見神僧使出來,幾乎是無懈可擊。
書中空見與謝遜的那場大戰中,獅王幾次出招都被空見的金剛不壞體給化解了,原著道:「 我這拳擊出,和前三拳已大不相同,他身上生出一股反震之力,只震得我胸內腹中,有如五臟一齊翻轉。我心知他也是迫于無奈,倘若不使這門神功,便擋不住我的七傷拳。」
(空見劇照)
而且書中也將此招定位為「古今五大神功之一」,不過說來遺憾,金庸并未寫明另外四大神功是什麼,這也讓金剛不壞體的「古今五大神功」名號顯得不那麼有說服力,同時書中強調過,使用此招時不能說話,也算是一大缺點。
《天龍八部》中,少室山大戰之后,天龍四絕齊聚藏經閣,讀者都期待著天龍四絕能上演一場曠世大戰,但掃地僧給出的回答卻是「不許造次」。
掃地僧并沒有展現過多進攻端的招式,但僅僅只是一招三尺氣墻就足以讓天龍四絕以及慕容復停手。
(掃地僧劇照)
他防住了鳩摩智的無相劫指,防住了蕭峰與慕容復的全力進攻,任何殺招打在他的氣墻之上都會化于無形,且不知這招式的具體名稱叫什麼。
《天龍八部》的武林中流傳著一種說法,即「北喬峰,南慕容」,其中「北喬峰」蕭峰的確是打遍天下無敵手,而「南慕容」慕容復則略遜一籌,他是屢戰屢敗,尤其是少室山一戰,先被段譽打得抱頭鼠竄,又被蕭峰高高舉起拋出,可謂顏面盡失。
不過慕容復雖不行,卻不代表他慕容家的斗轉星移不行。
(慕容復劇照)
書中提到過:「 慕容氏有了這一門巧妙無比的「斗轉星移」之術,不論對方施出何種功夫來,都能將之轉移力道,反擊到對方自身。」
憑什麼將斗轉星移排在掃地僧的氣墻前面?很簡單。
就因為它在防守的同時還兼具進攻屬性,所謂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就是這個道理,不過無論是慕容復還是慕容博,都沒能將此招發揮到極致,但這招式還是神技,只是修煉者水平有限,才顯得它弱。
與斗轉星移一樣,北冥神功也同樣是一門將攻防集于一體的神功。
段譽練成北冥神功,就在多次與他人接觸時意外吸走他人的內力,等于說敵人根本無法與他接觸。
(段譽劇照)
這一點在西夏枯井一戰體現得最為明顯,當時鳩摩智和王語嫣與他抱在一團,混亂之中,他甚至連王語嫣的內力都給吸了去,可見此招有多強,但也正因為它的不穩定性,只能排在第三。
前面提到的招式多半來自中原地區,或者說是中原門派,而乾坤大挪移則能代表西域最頂尖的神功。
乾坤大挪移一共有七層,明教歷代教主多半只能修煉到四層左右,唯有張無忌修煉至頂層,可最后的那幾句話也依舊沒能參透。
不過即便如此,張無忌也已經將乾坤大挪移的強大展現了出來,他對陣范遙的那場戰斗就使出了「世上本不該有的巨力」。
(張無忌乾坤大挪移劇照)
書中是這麼說的:「張無忌運起乾坤大挪移心法中第七層功夫,將他掌力漸漸積蓄,突然間大喝一聲,反震出去,便如一座大湖在山洪暴發時儲滿了洪水,猛地里湖堤崩決,洪水急沖而出,將苦頭陀送來的掌力盡數倒回。這是將對方十余掌的力道歸并成為一掌拍出,世上原無如此大力。」
不僅能反彈敵人的招式,甚至還能將敵人的數招一并返還,這是何等夸張的設定。
而能夠排在乾坤大挪移之前的兩門武功幾乎都是屬于「設定無解」,因為金庸賦予它們的設定就是能夠破盡天下武功。
排在第二的是逍遙派的天山折梅手,盡管書中沒有過多地展示這門武功,但童姥說過:「 我這天山折梅手是永遠學不全的,將來你內功越高,見識越多,天下任何招數武功,都能自行化在這六路折梅手中。」
(虛竹劇照)
從這段描述來看,天山折梅手破盡天下武功的原理在于了解天下武功,這也決定了修煉者需要花費巨量的時間去了解敵人的武功,如此一來,它始終還是略遜于獨孤九劍一籌。
毫無爭議,獨孤九劍不僅是金庸全書在進攻端最犀利的武功,同時也是第一防守神技。
它破解天下武功的原理與天山折梅手截然不同,其核心就在于一個「快」字。
書中是這麼說的:「 ‘料敵機先’這四個字,正是這劍法的精要所在,任何人一招之出,必定有若干征兆。他下一刀要砍向你的左臂,眼光定會瞧向你左臂,如果這時他的單刀正在右下方,自然會提起刀來,劃個半圓,自上而下地斜向下砍。」
(獨孤求敗劇照)
這便說明了獨孤九劍的出劍是迅捷無倫的。
而風清揚也強調過:「 獨孤九劍,有進無退!招招都是進攻,攻敵之不得不守,自己當然不用守了。」
它將「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詮釋到了極致。
論金庸筆下最強的防御神技,當屬本文提及的這八招最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