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陵之變,司馬懿將解職失權的曹爽兄弟下獄,并除滅三族,從此司馬懿獨斷專權。沒過多久,司馬懿病逝,其長子司馬師把持朝政。
不愿看到權柄旁落的曹魏大臣,打算除掉司馬氏,匡扶曹魏江山。中書令李豐,聯合賦閑在家的外戚、張皇后的父親張緝,密謀在254年農歷二月,行刺司馬師,改立有威望的夏侯玄為大將軍,輔佐齊王曹芳。但事情泄露,夏侯玄、李豐、張緝三人被滅族,不知內情的張皇后也被除掉。
司馬師知道曹芳也參與計劃,便在同年九月,以郭太后的名義,清算曹芳犯下的「罪行」。并效仿霍光故事,廢黜曹芳,改立曹丕之孫,高貴鄉公曹髦為帝。
朝臣雖有不滿,但攝于司馬氏的淫威,不敢發作。率兵駐防淮南的鎮東大將軍毌丘儉,為報答魏明帝曹叡的知遇之恩,率兵勤王,結果兵敗離去,被滅三族。
曹芳被廢后,搬出洛陽遷往河內郡居住,一位名叫范粲的太宰中郎,竟然穿著白色的喪服去送別曹芳,很多對司馬師敢怒不敢言的大臣宗室,看到范粲的行為非常感動。而這個范粲雖然官職不高,但敢于忤逆違背司馬師的命令。
司馬師在召開輔政會議的時候,范粲采取不合作的手段抵制,總是無故缺席,心狠手辣的司馬師,反而礙于范粲的名望,沒有責怪他,甚至遷就范粲。因范粲自稱患病,足不出戶,司馬師不僅沒有責難,還以曹髦的名義,特別將其改任為侍中。
范粲是何許人也,一向心狠手辣的司馬師為何不敢對他下手?范粲,字承明,本是陳留郡外黃縣人,年輕時便因博學多才而聞名遐邇。很多士人都不遠千里,前往外黃縣向他請教學問。曹魏境內的州郡衙門都禮聘范粲出山,剛開始范粲覺得麻煩,不為所動。
但后來范粲致仕,歷任治中從事、別駕(兩者均為州刺史屬官),后來入京擔任太尉掾、尚書郎,都能勝任職務。
魏明帝曹叡駕崩后,養子齊王曹芳被擁立為君,大將軍曹爽和太尉司馬懿共同輔政。范粲此時前往西北的武威郡,擔任太守。范粲勸課農桑,選賢任能,積極備戰,抵御隨時可能出現的戎狄入侵。
當時范粲的老母春秋已高,范粲想辭官侍奉老母,但武威郡位于戰爭多發的西北邊陲,范粲辭官后又多次重新上任。直到曹芳聽聞范粲要侍奉老母,才滿足其愿望,歷經多次貶官,才讓范粲如愿以償侍奉老母。
因此,范粲對曹魏忠心耿耿,不愿跟專權的司馬氏合作。即便是司馬炎受禪,代魏稱帝后,范粲一直到離世都一言不發,雙腳不沾晉朝的土地,住在車上。家中大事,婚喪嫁娶,妻兒老小想征求范粲的意見,只能依據其行為動作,來判明意見。
一位范粲的老鄉,名為孫和在朝中擔任太子中庶子的官員,上書晉武帝。他認為范粲品行好有影響力,朝廷應該為其治病,讓范粲為國效力。晉武帝司馬炎下詔,要求郡縣為范粲提供衣食藥品,并加賜兩千石的俸祿和棉布百匹。雖然范粲的長子范喬,婉拒不受,但司馬炎并不允許。
晉武帝太康六年,公元285年,雙腳不沾晉土三十六年,閉口不言幾十年,享壽八十四歲的范粲,在平時居住的車子上去世。
參考資料:《晉書·列傳第六十四·隱逸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