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圖集
娛樂明星
熱點新聞
影視新聞
历史故事
綜合推薦
老照片
奇聞趣事
明星
星座课堂
佛緣佛語
搞笑故事
插畫趣聞
情感百態
生活小妙招
全部
    
為何說變革是件困難重重的事?看武帝時建元革新的失敗,就懂了!
2023/05/22

變法革新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他涉及到利益的重新分配,對于既得利益者是巨大的沖擊,而這些既得利益者實力強大,他們不可能束手待斃,從吳起在楚國的變法,到商鞅在秦國的變法,最后的結局就可見一斑。楚悼王死后,吳起被舊貴族們追殺,變法徹底失敗;商鞅相比吳起要好一點,秦法被繼承下來,但他自己卻作法自斃,被老氏族們車裂于市。

漢武帝作為大有為之君,即位之初就開始大張旗鼓的搞起了改革,他頒布求賢令為國舉賢,同時任命竇嬰為丞相,田蚡為太尉,趙綰為御史大夫,王臧為郎中令,開始大張旗鼓的進行改革。漢武帝劉徹從董仲舒的文章里,看到了想要的東西,就像當初他聽博士轅固討論儒學時,所說的一樣,如今是盛世,也是大有為之世,無為而治的國策必須調整,從無為到有為,是必須的,只是漢武帝步子邁的有點大,完全沒有考慮一直在冷眼旁觀的奶奶。竇太后一直在默默的注視著一切,因為她要選個合適的時機,達到一擊必中的目的。

漢武帝這邊搞的如火如荼,在趙綰、王臧的建議下,漢武帝將他們的老師申公請到了京城,對于申公這個人,漢武帝是抱著很大期望的。但兩個人的這次會面,卻讓漢武帝很失望,漢武帝說:「趙綰和王臧是我的重臣,既然您是他們的師傅,請您知無不言,教我治理天下的辦法!」但在他慷慨激昂的說了一大堆想法后,申公卻說:「為證在于少言!關鍵看是不是能行得通!」這讓漢武帝劉徹大失所望,韓嫣說:「陛下,我看申公就是個老糊涂,根本沒有什麼真才實學!」劉徹聽后點了點頭,看來他也很不滿意,趙綰和王臧著急了,他們趕到申公下榻的館驛,詢問老師和皇帝會面的情況。

和兩個情緒激動的學生相比,申公顯得非常淡然,還是不說什麼話。「老師,是我們建議皇帝把您接過來的,當今皇帝年輕氣盛,是個大有為之君,將來必定成為一代圣君,他認同我們儒學,丞相竇嬰,太尉田蚡,也都是我儒學的堅定支持者,這正是我輩施展才華的大好時機,因此,我們才建議皇帝建立明堂,請老師您出來主持大局!」申公嘆了口氣,「這個世界上懂得道理的人很多,把它說出來的人也很多,但真正能做成事的人卻很少,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麼嘛?」趙綰、王臧搖了搖頭,「請老師指教!」申公說:「那是因為想做成事的人,不僅要理論正確,還要能夠務實,通權衡變通,既要有御人之術,也要有雷霆手段,你們看上邊那個孩子,他能行嗎?」

趙綰、王臧眼里的明君圣主,在申公看來不過是個不識時務的孩子,很多時候不是你坐到位子上,就有了權力,而是因為有了能力,才能坐上那個位置。否則就需要有人在背后保駕護航,漢武帝推行變革這件事,完全是他個人的主張,既沒有和竇太后打招呼,也沒有得到母親王娡和舅舅田蚡足夠的支持,你說他這不是空談大道,而忽略了實際嘛!年輕人總是年輕氣盛的,這沒什麼不好,但是做事就缺少了穩扎穩打。申公是個明白人,可不是個糊涂人,劉徹也許以后會成為明君圣主,但現在不過是個經驗欠缺的年輕人,這個時候他需要的不是急于進取,而是凝聚力量集勢而后發,可惜這個時候的劉徹,還不懂得這個道理。

建元革新除了舉賢任能外,另外一項舉措就是要讓列侯就國,因為這些人不去封國,總是賴在京城,對于朝廷來講,不僅是個沉重的負擔,也是潛在的隱患,因為他們之中的大多數人,不是功臣后裔,就是地方豪強,其中竇氏就有不少列侯,沒有別的本事,卻喜歡橫行不法。于是就有了列侯就國的策略,讓這些人都去地方就國,肩負起地方治理的職責,履行「在其位謀其政」的職責。這里的大多數人,他們都不愿意去就國的,因為在漢代,除了長安是個超級大城市外,其他的所謂城市基本上就是鄉村,生活條件實在是差的不多了,他們個個養尊處優慣了,可不想去吃那個苦,受那個罪呀!

在漢景帝的時候,倒是沒讓列侯就國,不過漢景帝任命的中尉,從郅都到寧成都是酷吏,任命他們的主要原因,就是讓他們去對付這些宗室豪強,以免他們在京城之地橫行不法。但是蒼鷹郅都這個人,執法不二且為人清廉,沒有什麼把柄給人,寧成則不同,他這個人狠辣而且貪婪,因此有很多把柄落入了他人之手。列侯既然都要就國了,酷吏的作用就不明顯了,因此當竇太后拿出寧成貪污的證據時,竇嬰將它轉呈給劉徹,劉徹說:「既然證據確鑿,沒有什麼可以顧惜的,功臣也可以成為罪人,不過是轉念之間的事,昔日父親稱蒼鷹郅都為打虎英雄,不想今日寧成自己成了老虎!」

「太后,陛下受了趙綰、王臧這些儒生的蠱惑,堅持要廢黜黃老之術,改旗易幟推行儒學,您一定得管管了,不然這不就天下大亂了!」竇太后面對這些竇氏族人的牢騷滿腹,并沒有立刻表態,她說:「陛下這麼做自有他的道理,如果有些人想蠱惑陛下,我自然不會坐視不理的,你們稍安勿躁,人家讓你們去封地就國,你們去就行了,又不是不讓您們回來,你們想我這個老太太了,隨時可以回來看我!」看到了吧,這就是差距,和劉徹的咄咄逼人不同,竇太后才是老謀深算的政治家,她的內心對劉徹的做法,早就已經忍無可忍了,但對于竇氏族人的試探,她不僅不露聲色,還要安撫人心。

「我這個人年紀大了,身子骨不行了,得出去休養幾天,皇帝年輕氣盛,你們幾個人要盡心盡力,輔佐天子呀!」竇太后準備去驪山休養,臨行前叮囑竇嬰、田蚡等人要盡心盡力,在這個時候去休養,很多人看不清楚竇太后的意圖。實際上這正是老太太的高明之處,她這麼做叫做以退為進,自己暫時離開,可以更好的看清一切,讓跳梁小丑們自己跳出來,剛好可以把他們一網打盡!果然,竇太后剛走,趙綰、王臧就急不可耐了,趙綰草擬了一份奏折,內容是以后朝廷的大政,不需要報送東宮了,應該由皇帝自己來決策,這是什麼?奪權,奪取竇太后手里的權力!但是他們忘了,盡管竇太后身在驪山泡溫泉,實際上京城的消息,通過專人不斷的傳遞到他手里。

于是在朝會之前,竇太后回來了,是那麼的恰到好處,剛好在劉徹上朝的路上,把他攔截下來。看到奶奶,劉徹就像老鼠見到了貓,奶奶太強大了一份盡管眼睛看不見了,但那份不怒自威的氣勢,讓自己不得不收斂鋒芒。「聽說你讓趙綰、王臧擬了個奏折,今天準備庭議一下?」「什麼奏折?孫兒不知此事!」漢武帝劉徹趕緊裝傻,這個奶奶可惹不起,她手握虎符,就算自己是皇帝,也是可以廢黜的。「那就好,看來做皇帝未必稱職,但做孫子還是有一份孝心的!趙綰、王臧,作為天子近臣,他們不思為君盡忠,卻中飽私囊,行賄受賄,蒙蔽天子的視聽,這樣的人不能不除!你說呢?」「奶奶說的對,奶奶說的對!」劉徹連連點頭,于是朝會就變成了清算大會,趙綰、王臧被當場拿下,本來安排護衛的李廣,被搞了個一頭霧水,怎麼把兩位大人給拿下了?程不識拍了拍李廣的肩膀,「老弟,人一定要有眼色,如今還是太皇太后說了算,建陵侯衛綰都被逼走了,你我又能有什麼作為呢?」

竇嬰、田蚡也被免職,太后王娡被竇太后警告,朝堂上的要職,都被換成了竇太后的人,劉徹成了徹底的傀儡,建元革新徹底失敗了,那些就國的列侯,也紛紛返回京城,一切又恢復了以前的平靜。申公早就離開了京城,在趙綰、王臧一步步走向不可挽回時,申公選擇了退,就如衛綰對所說:「退不一定會輸,不退就一定會輸!」竇太后以勝利者的姿態,出現在劉徹面前,她對劉徹說:「那些儒生只注重形式,寫的好文章,但太不務實,那樣怎麼能做好事呢?聽說趙綰、王臧死了,你做的很對,一定要給那些儒生們一個教訓,不能再讓他們來蒙蔽你了!」這就叫做殺人誅心,竇太后明知道兩人不是死在劉徹手里,卻要說成是死在劉徹手里,當你沒有能力的時候,你連自己都保護不了,就更不要說別人了。

無力感,挫敗感,接踵而來。劉徹陷入了低谷,當舅舅田蚡來到他身后時,他還沒有發覺,直到田蚡拍了拍他的肩膀,他才回過神來。「陛下,趙綰、王臧雖然是忠臣,但不是能臣,他們兩個死了沒有什麼可惜的!您不必過分悲傷!」「舅舅,您說我該怎麼辦?」「還能怎麼辦?如今太皇太后大權在握,我們只有隱藏行跡,蟄伏靜待時機的份兒!」「舅舅。這是那位高人說的,怎麼和衛綰老師說的差不多?」「陛下說對了,確實是一位高人,他就是前梁國的國相韓安國!」

漢武帝劉徹變了,上朝成了應付差事,散朝后的上林苑,成了他的主場。他整天帶著衛青等一班羽林衛,在上林苑里狩獵野鹿,并培養自己的嫡系。韜光養晦的漢武帝劉徹,變得越來越讓人說摸不透了,但一大批青年才俊涌現了出來,其中就包括財物天才桑弘羊,軍事天才衛青,精于大政的主父偃,通刑罰的酷吏張湯等人。

最終打敗了竇太后的不是漢武帝,而是時間,漢武帝也得到了奶奶的認同,當竇太后把虎符交給劉徹時,同時也叮囑他要小心太后王娡和丞相田蚡專權!當然竇太后這麼做,也是為了保住竇氏,讓漢武帝平衡政治的一種做法罷了。但竇太后失算了,漢武帝超越了她和其他人,他沒有選擇制衡,而是選擇了由自己掌控一切,于是竇氏和王氏一起覆滅了。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貓咪生了個獨苗,要被賣掉,狠狠抱在懷裡抵抗:多少錢也不賣!
2023/06/02
都說男不養貓,貓咪這一口下去,網友看了都覺得好疼
2023/06/02
猫咪生了个独苗,要被卖掉,死死抱在怀里抵抗,多少钱也不卖
2023/06/02
男主人坐了椅子,貓咪爪子「猛」推,主人無奈給貓咪讓位
2023/06/02
男主人坐了椅子,猫咪爪子“猛”推,主人无奈给猫咪让位_那是_主子_结果
2023/06/02
2名男子戶外探險,抓住并「挑釁怪異生物」,不料下一秒悲劇發生了!
2023/06/02
两名男子户外探险抓住并挑衅怪异生物,没想到下一秒悲剧就发生了
2023/06/02
60歲章小蕙出席活動生圖曝光,網友刷屏狂嘲,稱其頭大五短身材
2023/06/02
中國將5只華南虎「放到非洲草原」,繁衍到15只后,專家發現「不對勁了」!
2023/06/02
香港女星體重200斤被老闆王祖藍送減肥營,一周掉肉18斤餓到發怒
2023/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