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秦最后之所以被車裂,主要是因為他是一個間諜。
晚年的蘇秦,一直在以間諜的身份,幫助燕國破壞齊國。當然,這里面發生了很復雜的事情,以至于直到今天,我們都不知道蘇秦的內心深處,到底是在對誰效忠。
如果是從史料記載的角度來看,我們有理由推測,蘇秦真正效忠的,應該是燕國。但是考慮到蘇秦一生做的那些事情,后世普遍認為,蘇秦其實誰也沒有效忠,他只效忠于他自己。
簡單來說,他就是一個極端的利己主義者。
有關蘇秦的死,其實我們還得從當年六國聯盟破裂開始說起。很多人都知道,蘇秦作為戰國時期最有名的縱橫家,一生最得意的成績,就是促成了六國聯盟。
按照《史記》當中的記載來看,蘇秦成功合縱的時間,應該是在公元前235年到公元前229年之間。此后的十多年里,因為六國聯盟的存在,秦國始終沒能東出半步,只能在西邊擴張。
不過,對于蘇秦合縱的這段歷史,史學界普遍存在爭議。首先,如果我們回顧整個戰國歷史,我們就會發現:在這十多年當中,六國之間其實也發生過不少戰爭。所以,所謂的六國聯盟,其實根本就不牢固。甚至可以說,只是利益使然。
而在這十多年當中,秦國之所以沒有東出,原因其實也不單單是因為六國聯盟的存在。而是因為在這十多年里,秦國一直在忙著收拾西邊的義渠,以及四川地區的巴蜀。與此同時,南方的楚國,當時則是剛剛滅了越國,正在忙著消化越國。
同時,北方的趙國,在這期間輪到了趙武靈王接班。趙武靈王上位之后,一邊開始擴充軍備,一邊開始準備胡服騎射改革。此后,趙國又開始專心向北發展,主要針對北方的樓煩和中山。
這樣一來,秦楚趙三大強國,在十多年里,都沒有想著要向中原腹地發展。韓魏兩國當時已經衰落了,也沒有主動挑事的能力。北方的燕國太遠,這期間也沒搞事情的能力。至于說齊國,雖然齊國在這期間很想搞事情,但是齊國當時主要的發展方向,還是針對江淮流域,也就是和楚國一起瓜分越國的遺產。
所以,這十多年的時間里,天下之所以會太平,主要是因為幾大強國,各自都有各自的方向,這才沒打起來。而這個結果,和蘇秦的努力其實并沒有太大關系。但同時,因為蘇秦合縱六國在先,所以當時的人們,還是比較傾向于把這個成績,歸功到蘇秦的頭上。
不過顯然,這種成績,肯定是不牢固的。
所以,在這十多年里,秦國雖然沒有東出,但是六國內部,其實依然還是有戰爭。
在這個過程當中,秦國為了破壞聯盟,就曾經就派人聯系了齊國和魏國,一起進攻趙國。而趙國這邊,被自己名義上的盟友打了一頓,自然不可能就此忍氣吞聲。所以接下來,趙國當即把蘇秦叫來,嚴厲的責備了蘇秦。同時,所謂的六國聯盟,也就徹底廢了。
簡單來說,歷史上秦國確實有長達十多年的時間,沒有東出進攻六國。但所謂的六國聯盟,其實剛剛組建幾年之后,就已經破裂了。
甚至也有后世史學家認為,所謂的六國聯盟,其實最多也就只維持了一兩年的時間而已。
六國聯盟瓦解這件事,其實早就已經是一個趨勢了,這一點大家都心知肚明。但從蘇秦的角度來說,這卻意味著他的權勢,徹底消失了。之前六國名義上拜蘇秦為相,雖然實際上沒有給他什麼實權。但是好歹那個時候,蘇秦的地位還是很高的。
可是如今,聯盟瓦解了,蘇秦作為六國聯盟的代言人,也就沒有了存在的意義。如此一來,蘇秦自然也就瞬間失勢了。
那麼接下來,失去這張護身符的蘇秦,又能去哪里呢?
當初蘇秦組建六國聯盟的時候,是先從燕國開始,先得到了燕國的第一筆注資,然后才開始去趙國游說。等到趙國被說服之后,他才先后去了韓魏齊楚四國游說。而此時六國聯盟破裂,韓魏齊楚四國,都不太喜歡蘇秦。趙國作為被進攻的苦主,沒有直接砍了蘇秦,已經很好了。
這樣看來,蘇秦接下來自然就只能去燕國了。
而接下來,就在蘇秦剛剛回到燕國之后,齊國就開始進攻燕國,還從燕國這邊,得到了不少土地。這一下,蘇秦在燕國這邊,日子也不好過了。
要知道,當初蘇秦雖然是第一個說服了燕國,組建所謂的六國聯盟。但實際上,燕國當時對于蘇秦這個人,也不是特別信任。當時燕國只是給了蘇秦車馬和一筆錢,并沒有給他任何官職。只是後來,蘇秦利用自己過人的口才,不斷借勢,再加上當時各國都有自己要做的事情,所以才促成了六國聯盟。
而到了這個時候,蘇秦回到了燕國,燕國自然也不太信任他。所以接下來,燕國就給蘇秦出了一個大難題。燕國提出,只要蘇秦能解決齊國的入侵,并且要回被奪走的土地,燕國接下來才會重用蘇秦。
已經吃到肚子里的肉,怎麼才能讓齊國再吐出來呢?這個問題,顯然有點難搞。但是為了自己的權勢和地位,蘇秦還是得硬著頭皮,去了一趟齊國。
而接下來,蘇秦到了齊國之后,則是繼續開始進行游說工作。據史書記載,恰好當時秦國把自己的公主,嫁給燕國的新國君。所以,蘇秦這時候就開始借秦國的勢,表示齊國如果繼續進攻燕國,就會導致秦國和燕國一起聯手,圍攻齊國。
然后,齊國為了避免被兩國圍攻的局面,直接就把地盤還給燕國了。
對于蘇秦的這個理由,后世的史學家普遍認為,這事不現實。畢竟,齊國和秦國一東一西,兩國根本就不沾邊。甚至就連燕國,和秦國也不接壤。像這種國家之間的聯盟,也不可能單單因為一樁婚事,就決定一切。秦國不可能因為嫁了一個公主,就和燕國一起死磕齊國。
所以,對于蘇秦當時到底用什麼理由,說服了齊國退還土地,這事史學界到現在都沒搞明白。很多人猜測,可能當時蘇秦就是假意投靠齊國,許諾讓齊國先把土地還給燕國,以后自己再為齊國謀福利,所以齊國才答應了退還土地。
簡單來說,就是蘇秦當時撒了一個謊。
一個謊言,只能用更多的謊言去掩蓋。而當謊言無法掩蓋的時候,恐怕也就是蘇秦失去所有價值,徹底被干掉的時候了。
就這樣,成功拿回土地之后,蘇秦返回了燕國。但是接下來,蘇秦依然沒有直接受到燕國的重用。因為燕國這邊有人提出,蘇秦是用了燕國更多的利益,換回了那點土地。而接下來,蘇秦則是再次用上了自己過人的口才,極力說服燕王。
到最后,考慮到蘇秦確實給燕國要回了土地,燕王還是覺得應該給蘇秦一點補償,所以還是恢復了蘇秦的官職。但對于當時燕國到底給了蘇秦什麼職位,史書則又是一片空白。
所以后世很多人認為,當時燕國給蘇秦的,很有可能就是一個客卿之類的虛職。燕王其實并不喜歡蘇秦,但是礙于蘇秦確實表面上對燕國有功,所以還是要善待蘇秦,給蘇秦吃好的穿好的。
而接下來,在這之后,蘇秦做的事情,就比較魔幻了。
據史書記載,當時蘇秦和燕國的太后,也就是這位善待他的燕王的母親,開始私通!這事就很難理解了。人家燕王剛剛給了你不錯的待遇,轉頭你就去勾搭人家親媽。這個事情怎麼看都都有不厚道。
對于蘇秦的這個表現,后世史學家推測,蘇秦當時的初衷應該是這樣的。之前蘇秦第一次來到燕國,從燕國拿到第一筆注資的時候,燕國這邊在位的是燕后文公。而當合縱破裂之后,這時候燕后文公死了,他的兒子燕易王登基。
但是同時,因為燕易王登基的時候,比較年幼,所以他的母親,也就是那位燕國太后,在朝中的影響力就很大。所以接下來,蘇秦為了在燕國掌握實權,就是開始勾搭這位太后。
這樣看來,蘇秦忙活了一通,到底是為了誰呢?名義上蘇秦確實是促成了六國合縱,但實際上,其實哪個國家都不信任蘇秦。就連最初給蘇秦注資的燕國,對蘇秦也不待見。而且,蘇秦還勾搭人家太后。
不管怎麼說,這事爆出來之后,肯定瞬間就成了一個巨大的丑聞。這樣一來,蘇秦在燕國自然也就沒法繼續待了。此后,蘇秦只能主動向燕王提出,自己去齊國做官,但同時給燕國做間諜,幫燕國謀福利。
就這樣,蘇秦最終離開了燕國,遠赴齊國做官。
蘇秦去齊國的時候,應該是公元前324年。此后近十年當中,秦國確實一直沒有東出。但問題是秦國沒有東出這件事,這時候和蘇秦,或者說和六國聯盟有關系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啊!
蘇秦合縱六國這件事,聽起來確實似乎很霸氣。但從各國的歷史軌跡來看,蘇秦對戰國歷史的真正影響力,其實并沒有后世想象的那麼大。
而到了齊國之后,齊國這邊倒是很痛快,直接給了蘇秦一個客卿的身份。但問題是,接下來更詭異的事情出現了。此后二十多年的時間里,在整個齊宣王在位時期,蘇秦像是消失了一樣,再也沒有任何歷史記載了!
熟悉戰國歷史的人都知道,齊宣王在位時期,應該是齊國在戰國時代最強大的一段時間,而且這期間齊國發生了很多事情。但就是這樣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當中,蘇秦居然再也沒有做過任何重要的事情,這就顯得很詭異。
所以,也有很多人認為,或許史記當中的蘇秦,根本就是兩國人。前面合縱六國的那個蘇秦,和后面齊國誅殺的那個蘇秦,根本就是兩個人。合縱六國的那個蘇秦,到了齊國之后,可能很快就死了。只是二十多年之后,又有一個同名同姓的人,又搞了很多事情,所以才被史官誤記成了一個人。
當然,這個說法,目前還只是猜測,還沒有任何直接證據。主流史學界目前還是以史記為標準,所以我們也就暫時認為,這二十年當中,蘇秦只是踏踏實實的享受榮華富貴,不想再搞事情了而已。
如此,等到二十年之后,那位齊宣王去世的時候,蘇秦主動跳了出來,勸說新即位的齊湣王大興土木,為齊宣王大肆操辦后事。但是同時,齊國這邊,又有很多大臣看蘇秦不順眼。所以接下來,就有人直接派了刺客,找機會刺殺了蘇秦。
最終,刺客確實成功刺殺了蘇秦,但是蘇秦還留了一口氣。臨終之前,蘇秦又出了一個主意,想要給自己報仇。
當時蘇秦出的主意是這樣的:他臨死之前,和齊湣王說,讓齊湣王在他死后,宣稱他是間諜,一直在為燕國破壞齊國。所以,刺殺他的人非但無罪,反倒有功,齊國會重賞這個人。這樣一來,這個刺殺蘇秦的人,自然就會出來領賞。到那個時候,齊國就可以抓住這個人,然后為蘇秦報仇了。
而且,為了把這個戲做足,蘇秦還請求自己死后,齊國直接將自己車裂!只有這樣,那個刺殺他的人,才會徹底相信,然后才會出來領賞。
就這樣,蘇秦死后,齊湣王按照他的要求,直接把他的尸首車裂了。而那個刺殺蘇秦的人,自然也就出來領賞,然后被齊國抓住之后直接殺了。
但是諷刺的是,在蘇秦被車裂之后,後來齊國逐漸發現,蘇秦竟然真的是間諜!之前的這些年里,他確實一直在為燕國傳遞情報,破壞齊國。
所以,蘇秦之死,到底是怎麼回事,後來已經沒有人說得清了。
有人認為,蘇秦其實就是臨死之前撒了一個謊,想要單純為自己報仇。也有人認為,蘇秦并不是間諜,只是後來齊國礙于面子,故意給他扣了一頂帽子。還有人認為,其實蘇秦誰都不效忠,他一直都只是忠于他自己,只是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而已。
真相如何,后世確實不得而知。
但這也不重要了。
真正重要的是,在那個時代,蘇秦確實曾經攪動風云,成了著名的縱橫家。但問題是,蘇秦的成就,從后世來看,其實非常荒誕。他只不過是利用各國的利益不同,不斷借勢,最后讓自己獲得超高的地位而已。但實際上,各國又都不信任他,只是把他當成一個工具而已。
對此,我們只能說,蘇秦的成績,是那個特殊時代的產物。因為那個時代太過特殊,所以才造就了‘蘇秦配六國相印’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