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景帝的妃子因來例假,讓身邊宮女去侍寢,結果誕生出了一個成語

有心栽花花不接,無心插柳柳成蔭。

我國古代歷史悠久,在這幾千年的歷史中發生了太多太多巧合的事情。

作為現代人的我們需要去了解這些歷史,以此來研究我國的文化發展和社會變革,古代歷史上出現的重大事件和特殊人物,被現代人以故事的形式記錄下來便稱之為典故。



諸多典故以成語的形式流傳下來,我們大家所熟知的有許多,比如:

紙上談兵指的是戰國時期的趙括因空有理論卻沒有實踐最終戰敗;管鮑之交是指齊桓公手下的兩位大臣管仲和鮑叔牙的深厚感情;霸王別姬講的是楚王項羽兵敗后與愛妾虞姬以死明志......

像這樣的成語數不勝數,但有一些成語的由來非常離奇,很多人不知其意也不知其典故,有一個成語是因一個妃子而得來,她便是漢景帝身邊的程姬。

程姬有一次被召去侍寢恰好來例假,她便讓身邊的宮女代替,由此引出了一段奇事并衍變出一個成語「程姬之疾」。那麼,這其中有著怎樣的故事呢?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


漢景帝的后宮

漢景帝自出生后就受到父親劉恒的悉心教導,他的母親竇太后實力雄厚、手段果決,所以他在幼年時期就被立為太子,并且地位穩固后繼位稱帝。

古代皇帝基本都是妃嬪成群,這一種情況在哪個朝代都一樣,漢景帝劉啟雖然是歷史上著名的皇帝,但他也是生性風流、后宮中美女眾多。

劉啟登基的時候,就已經有五位嬪妃為他生下了十個兒子,其中太子妃是薄氏是漢景帝的祖母為其指定的,劉啟根本不喜歡她,所以薄氏沒有生下皇子。

漢景帝最寵幸的一人莫過于栗姬,此人是劉啟的姐姐介紹的,當時漢景帝才十五六歲。



他與栗姬青梅竹馬、情投意合,那時的心中只有栗姬,短短的幾年時間里栗姬就給皇帝生下了三個孩子。

栗妃失寵漢景帝的姐姐又給他介紹了程姬,景帝對程姬一見鐘情,再加上后者性格溫順,從此之后程姬便取代了栗姬的地位。

程姬由于受寵,所以在兩三年的時間,又給漢景帝生下了多個兒子。

漢景帝一生有十六個兒子,其中的魯王、江都王和膠西王都是程姬所生。另外,程姬還有一個養子長沙王,這個長沙王便是「程姬之疾」故事的主人公之一。

「程姬之疾」背后的故事

程姬在懷孕生子期間,身邊擁有眾多妃嬪的漢景帝能做到坐懷不亂嗎?

我們沒有辦法去考證這種事情 ,但根據歷史的記載,漢景帝寵愛程姬之后數年,沒有其他妃嬪為其生下皇子。

從這里便可以看出,程姬一直是漢景帝的最愛,正是因為對程姬的喜愛,漢景帝經常會召見程姬讓她來侍寢,這一種召見有時候還會是隨機的。

有一次漢景帝喝醉了酒,臨時起意夜宿程姬的寢宮,這對程姬來說本來是一件好事,畢竟皇帝的寵幸很多人求之不得,但那天她恰巧來了例假。

景帝召程姬 ,程姬有所辟,不愿進。



程姬一時不知該怎麼辦,如果她不提前告知漢景帝,萬一沖撞了皇帝龍體她擔不起責任。但是若如實相告,又怕掃了皇帝的興,萬一把漢景帝惹惱了后果會很嚴重。

漢景帝雖然在歷史上是一位明君,但他的脾氣卻非常地暴躁,很容易失控。

漢景帝還是太子的時候,有一次跟吳王的兒子下棋,這個過程中兩個人起了爭執,漢景帝一時氣極竟拿起鐵制的棋盤將吳王的兒子打死。

面對性格易怒的漢景帝,程姬不敢開口拒絕,當然她也不愿意拒絕,畢竟把皇帝向外推等于是給了「對手」機會,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程姬想起了身邊的侍女唐兒。



唐兒對程姬忠心耿耿,并且她長相甜美與自己身材差不多,漢景帝喝醉了也不太清醒,若是讓唐兒代替自己侍寢,應該很輕松可以應付過去。

思及此,程姬趕緊命人將唐兒精心打扮一番,裝扮成自己的樣子陪漢景帝就寢。

果然如程姬所料,漢景帝沒有發現侍寢的不是她,跟唐兒一夜歡好、一覺睡到天亮。

而飾侍者唐兒使夜進、景帝醉不知而幸之

漢景帝醒來才發現睡在身旁的不是程姬,驚惶失措的唐兒便將事情的原委告訴了劉啟,漢景帝雖然很生氣,但也沒有責怪任何人,讓程姬服侍他穿好衣服便上朝去了。



唐兒雖然只是宮女的身份,但她也是后宮里的女子,從規章制度上來說屬于皇帝,所以皇帝跟宮女髮生關系在歷史上很常見。

讓大家都沒有想到的是,這件事情發生之后唐兒竟然懷孕了。雖然漢景帝并不喜歡唐兒,但多子多孫歷來是皇家所追求的,就這樣唐兒生下皇子,身份也隨之發生了改變,成為了皇妃唐姬。

唐姬生下的兒子叫做劉發,后被程姬將認做養子,自此唐姬、程姬從上下級變成了盟友,在后宮互相扶持、相互幫助。

遂有身,及生子,因名發......



陰差陽錯讓漢朝延續近兩百年

漢朝前中期實行的是「郡國并行」制度,諸位皇子長大后他們都受封去自己的領地。

劉發因為母親地位低下,被分配到土地貧瘠、人煙稀少的長沙國,成為長沙王。

劉發在12歲的時候便離開母親只身來到長沙,他日夜思念自己的母親,每年只有去朝貢的時候才能回到都城,但也只能待短短的幾天而已。

有一次劉發進京參加皇宮里的聚會,席間為漢景帝表演了「小兒舞」,漢景帝看到劉發縮手縮腳的舞姿非常可樂,便問他為什麼這樣跳舞?劉發則回答道:

因為我的國家太小,伸展不開手腳。



漢景帝明白劉發的用意,便將長沙國附近的三個郡劃分給了劉發,靠著自己的智慧劉發為子孫擴大了領地。

時間來到分元9年,王莽建立新朝,將西漢的各諸侯王貶為庶人。

劉氏皇室子孫早已習慣了錦衣玉食的生活,都沒法接受這樣的現實,但又沒有人敢出來跟新朝作斗爭。

這時候劉發的后代劉演和劉秀兄弟二人站了出來,他們組織當地的人們成立起義軍,反抗王莽的統治。

最終,起義軍在劉秀的領導下打敗王莽,建立了東漢。劉秀重新恢復了劉氏家族的輝煌,他所建立的東漢王朝也讓劉氏漢王朝延續了近200年。



因為一個妃子的例假,最后竟然改變了一個朝代的命運,這的確很不可思議,但「胡蝶效應」就是這麼神奇的一種現象。

如果沒有程姬的作假就不會有劉發的出生,如果劉發不存在就不會有東漢建立,那麼后面的歷史就會偏離現在的軌道。

從這里可以看出,歷史上存在著很多偶然的因素,一件極小的事都可能會帶來天翻地覆的改變。

與此同時,程姬的故事也產生了「程姬之疾」這個成語,這個成語在后宮之中流行,成為妃嬪不舒服的代名詞。對此,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

參考文獻:《史記.五宗世家》、《全漢文》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