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洞房花燭喜結連理
清朝雍正年間,江蘇常州府武進縣有戶人家姓皮,家里有個兒子叫皮文清。皮文清溫文爾雅,長相英俊,有不少人家都想把女兒嫁給他,不過皮家與馮家早就定了娃娃親,還正式下了聘禮。 馮家姑娘小名巧玉,眉清目秀,裊裊婷婷,與皮文清很般配。
皮文清與馮巧玉兩個人青梅竹馬,兩小無猜,而皮文清的父親皮翁和馮巧玉的父親馮翁也有通家之好,于是便親上加親,定了娃娃親。就在結婚前半年,皮家出事了,皮文清病了,而且病得不輕。一開始,他身上起疙瘩,後來疙瘩化膿,最后全身長癬,奇丑無比。皮家遍請名醫,卻沒有一個能治好皮文清的病。
馮家得知消息后,起初幫著皮家請郎中,找偏方,後來見治不好,便不想把女兒嫁過來,連婚期都往后推了。皮家也覺得不好意思,到後來皮家主動提出退婚,馮家同意了。然而,馮巧玉偏偏不愿意,她說一家女不吃兩家茶,堅持要嫁給皮文清,甚至以死相逼。馮翁沒有辦法,只好不情不愿地把女兒嫁了過去。
嫁過去以后,馮巧玉精心照顧皮文清,經常為他熬藥。皮文清知道自己容貌丑陋,晚上睡覺的時候自己蓋床被子,不愿意與馮巧玉一起睡。馮巧玉知道丈夫生病了,擔心與丈夫一起睡會損耗丈夫氣血,加重病情,也是自己一床被子睡覺。結婚一年多了,兩個人竟然一直未曾圓房,可兩個人其實都是在替對方考慮。
02巧玉立志為夫守寡,父親氣壞關系冷淡
也許是上天嫉妒兩個人的感情,皮文清的病情日益嚴重,沒過多久,皮文清病逝了,年紀輕輕的馮巧玉守了寡。馮翁想把女兒接回家,讓她改嫁,然而馮巧玉堅決不同意,她說,生是皮家人,死是皮家鬼,一女不侍二夫,堅持要為皮文清守寡,至少也得守寡三年。
我們不能以現在的眼光來評判古人,說她迂腐也好,說她是犧牲品也罷,但是在那個朝代,馮巧玉的這種行為被人所推崇。不過,我們這個故事的主題并非如此,等到最后您會發現,這是關于奇緣的故事。最后,馮巧玉的行為把馮翁氣壞了,他甚至不愿意再認這個女兒,很久都不和馮巧玉來往。
好在皮翁和皮母對馮巧玉很友好,因為他們就這一個兒子,兒子去世了,馮巧玉還能好生伺候公婆,這讓兩位老人十分感動。他們既把馮巧玉當作兒媳婦,又把她當作女兒。皮家是做生意的,家境不錯,有一位老仆人張氏伺候馮巧玉。皮家人一直認為,張氏老成持重,比年輕的小丫鬟要強,可誰知道「 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張氏的心腸竟然如此歹毒。
03鄰居看上美貌寡婦,老仆收錢暗中使壞
皮家的鄰居叫阮成慶,家里有幾個錢,卻不學無術,游手好閑,喜歡在花街柳巷之所游玩。馮巧玉嫁過來沒多久,阮成慶有一次從墻頭無意間瞥見馮巧玉,頓時驚為天人。皮文清在的時候,馮巧玉畢竟是有夫之婦,阮成慶不好下手。皮文清過世以后,阮成慶整天琢磨著怎麼能夠和馮巧玉好上,卻一直找不到機會。
既然沒法直接接觸馮巧玉,那就先從她的身邊人做文章。每當馮巧玉的老仆人張氏外出時,阮成慶便主動接近她,說好話,送銀子,用盡手段拉攏她。張氏貪財,又被阮成慶用好話哄著,終于動了歪心思。張氏知道馮巧玉心性堅定,只能用強硬的手段才行。這天是元宵節,皮翁夫妻倆和仆人去外面賞花燈,家里只有馮巧玉和仆人張氏。
馮巧玉在油燈前繡花打發時間,張氏在一旁陪著,不住地打瞌睡。馮巧玉認為張氏年紀大了,心疼她,便讓她先去睡覺。張氏答應一聲,謝過馮巧玉,轉身往外走去, 隨后帶上門,卻故意留了一條縫隙。馮巧玉專心做著針線活,沒有抬頭,自然也看不見。
04大膽鄰居欲行不軌,氣憤小偷仗義出手
其實,這都是阮成慶和張氏提前商量好的。張氏找個機會通知阮成慶,然后故意留門。過了一會,阮成慶翻過墻頭,悄悄地溜到馮巧玉的門口,輕輕推開門,躡手躡腳地靠近馮巧玉。馮巧玉感覺到身后有人,以為是張氏回來了,轉身一瞧,卻發現是鄰居阮成慶。以前,阮成慶試圖和馮巧玉搭訕,卻被馮巧玉罵過。如今,她看到阮成慶邪惡的笑容,料想不好,急忙起身,卻被阮成慶撲倒。
馮巧玉拼命掙扎,呼喊張氏,可她沒等到張氏,卻被阮成慶捂住了嘴。正在兩個人相斗的時候,忽然間從馮巧玉的床底下鉆出來一個人,伸手拿過燭台,沖著阮成慶的后腦勺砸了過去。 阮成慶后腦受到重擊,當場暈倒在地。因為蠟燭被打落,屋子里一下子黑了,馮巧玉趁機逃脫,沖到屋門口大聲喊救命。
巧合的是,皮翁他們看完花燈回來了,聽到馮巧玉的聲音,一伙人急忙沖了進來,舉起火把,只見馮巧玉屋子里站著一個陌生男子,手里拿著燭台。另外一名男子躺在地上,頭上還流著血,仔細一看,發現原來是鄰居阮成慶。馮巧玉則躲在皮翁夫妻身后,渾身顫抖,說不出話來。皮翁向站著的男子問話:「你是誰?你要干什麼?」
男子苦笑一聲,說:「我是誰?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我叫石益清。我要干什麼?我救了你家兒媳婦!」說完,石益清指了指地上的男子說:「他欲行不軌,想欺負你家兒媳婦,我一生氣把他砸暈了。」皮翁問:「你是怎麼進來的?」見石益清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皮翁讓仆人把石益清綁了起來,和阮成慶捆在一起。 好在阮成慶沒有受到致命傷,沒過多久就醒了過來。
05鄰居誣陷小偷行惡,知縣細審得知詳情
次日,皮翁和家仆把石益清和阮成慶送到縣衙。阮成慶惡人先告狀,他說石益清想要欺負馮巧玉,他聽到馮巧玉的呼救聲,這才急忙跑過來救人,卻被石益清打暈了。知縣問馮巧玉,馮巧玉只說了阮成慶的事情,但不知道石益清是怎麼回事。石益清堅持是阮成慶要做壞事,被自己阻止了。阮成慶當然極力辯解,還說是馮巧玉記錯了。
知縣一時間無法判斷誰對誰錯,于是他問石益清如何進入馮巧玉的房間,與馮巧玉是什麼關系。石益清無奈之下說出了實情。 原來,石益清是個小偷,他趁著下午馮巧玉和張氏走出房間的那一小會,偷偷潛入馮巧玉的床底,打算等到深更半夜的時候偷點東西就跑。誰知道,中間碰到阮成慶想做壞事。石益清雖然是個小偷,可是盜亦有道,他最看不起阮成慶這種人了,于是憤而敲暈阮成慶,救下了馮巧玉。
為了證實自己的身份,石益清還說了幾件自己當初偷竊的人家和財物數量。知縣在這里有記錄,發現石益清說的都是實情,于是對阮成慶嚴加審問。阮成慶見瞞不過了,只好供出了實情。知縣把張氏叫過來審問,發現阮成慶所供述的都是真的,于是判了阮成慶杖責一百,發配到大西北。阮成慶哪受過這種苦,還沒走到地方就死了。張氏也受到了應有的懲罰,當然是不可能再進皮家了。
06小偷再次行竊,不慎掉進枯井
但是如何對待石益清,知縣卻犯了難,按理說,他入室行竊,該當重罰,可是他又救了馮巧玉,保全了馮巧玉的名節,又是大功一件。最后,知縣只好先將他暫時關押。師爺的建議是「功過相抵」,放了石益清,但如果下次再抓到他就要嚴懲。從這件事上也可以看出,古人是多麼重視女人的名節。石益清出來沒多久,又干起了偷竊的行當。這次他運氣不好,被人發現了,在他后面窮追不舍。石益清跑到一片小樹林里,不慎掉進一口枯井。由于天黑,追他的人沒有發現這口枯井,繼續往前追,一直沒有找到他,便打道回府了。石益清命大,這口枯井里面落滿了樹葉,因此他只是暈了過去,沒有生命危險。
迷迷糊糊中,石益清看見有一尊神,閃閃發光,對他說:「石益清,你保全了女子的名聲,乃大功一件,為何不從此改過自新? 只要心懷正念善念,你將來的人生會大不一樣!」石益清猛然醒來,卻發覺是一場夢。他活動一下手腳,發現并無大礙。枯井四面都是土,他從井底下摸出一塊石頭,在井壁上挖了許多小坑,然后踩著小坑慢慢往上爬,終于爬到了外面。
07老仆病倒在道旁,路人出手來相救
石益清長出一口氣,便開始往回走,一邊走一邊琢磨剛才做的夢,不小心被什麼東西絆了一跤,摔倒在地。石益清爬了起來,罵罵咧咧地踢了一腳,卻聽到[呻·吟]聲。石益清仔細一看,發現地上躺著一位老人,嘴里哼哼唧唧的。老人的懷里緊緊地抱著一個包袱,石益清伸手摸了摸包袱,知道里面有不少錢。
石益清看看四周無人,費力地把包袱掏了出來,轉身就走。剛走了兩步,猛然間聽到天上一聲炸雷響。石益清心里一驚,包袱掉到了地上。 忽然,他想起來剛才那個夢,夢中神人對自己說,要心存善念正念,或許未來會改變人生。石益清拍了自己一巴掌,最后咬了咬牙,下定決心轉過身來,背起老人就走,剛回家天上就下起了大雨。
石益清冒著大雨,披著蓑衣,好說歹說才把人家郎中背過來。郎中看完病,給老人扎了針,又留下草藥,告訴石益清,等老人醒過來以后給他熬藥喝。石益清又把郎中背回去,幸好他們家離郎中家并不遠。等石益清回來以后,老人已經醒了,警惕地問石益清是誰,包袱去了哪里。
石益清從柜子里掏出包袱遞給老人,并把剛才的經歷說了一遍。老人掙扎著要起來給石益清磕頭,石益清急忙上前扶住老人,讓老人好生養病。他一邊給老人熬藥,一邊和老人閑聊起來。老人說他姓王,別人都叫他王老頭,是大戶人家的仆人。因為忠誠可靠,主人特意讓他收賬。哪想到老人才收了三成賬,便染上風寒。 他怕耽誤了主人的事,勉強支撐著往回趕。這些錢倒還是小事,關鍵是包袱里還有一個賬本,里面記載了賬目,非同小可。
08失物完璧歸趙,商人說服小偷
第二天,王老頭感覺氣色好了一些,便著急要回去復命。他拿出兩錠銀子送給石益清,自己轉身剛走到門口就氣喘吁吁了。石益清被王老頭的忠實守信所感動,他勸說王老頭再休息一天,次日他護送王老頭一起回家。第二天,石益清找了一輛牛車,帶著王老頭往回趕。 等到家門口的時候,石益清才發現,這里竟然就是上次他行竊的皮家!
石益清轉身就走,卻被王老頭扯住了,非要拉著石益清進屋面見主人。當時石益清敲打阮成慶的時候,王老頭在外要賬,所以他不知道中間發生了什麼。正當兩個人拉拉扯扯的時候,皮翁出來了,看見石益清后很驚訝,但還是讓石益清進屋。當王老頭把經歷說了一遍以后,皮翁肅然起敬。眼前這個小偷,前幾天剛救下了自己的兒媳婦馮巧玉,如今又救了老仆人,保住了賬本。
皮翁認為石益清是個可塑之才,只是誤入歧途,缺少指教。如果對他好生管教,說不定將來也是個人物。于是,皮翁誠心誠意地勸說石益清留下來跟著自己干,不要再當梁上君子。石益清也很感動,皮翁竟然不顧他以前是小偷的身份將他留下來,給予如此信任,這種感覺是以往從來沒有過的。石益清當場跪下磕頭,表示愿意跟著皮翁好好干。
09浪子回頭金不換,心底無私天地寬
都說「 浪子回頭金不換」,石益清在和皮翁經商的過程中,體會到了勞動的快樂,而且經商賺的錢雖然辛苦點,卻比偷竊來的錢踏實,也賺得更多。于是,石益清愈發沉下心來,跟著皮翁用心學習。皮翁不僅教他做生意,還教他認字。石益清本來就很聰明,頭腦靈活,加上他本性不壞,所以學起來很快,得到了皮翁的信任。
後來,皮翁力排眾議,讓石益清管起賬務,這讓石益清對皮翁更加死心塌地。三年后,皮翁與妻子商量過后,決定收石益清為義子,讓石益清很意外。石益清從小就是個流浪兒,後來認賊作父,拜了小偷為師傅,學會了做賊。師傅有一次被人打死,石益清便獨自行竊,擔驚受怕了一輩子,如今有了父母,他更加感恩戴德。
一旦走上了正道,石益清的日子是越過越好,「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石益清的言行舉止與以往也有了很大的不同。 在王老頭的建議下,皮翁讓馮巧玉改嫁給石益清,馮巧玉依然還是皮翁的兒媳婦,這正是馮巧玉和石益清的前世夙緣。新婚夜,石益清發現馮巧玉竟然還是處子,內心無比驚訝。當馮巧玉說起從前的經歷時,石益清對她更加尊重。從此以后,兩口子恩恩【愛☆愛】,一起侍奉皮翁夫婦。當然,馮翁也早就原諒了女兒,對石益清這個女婿也很欣賞。
過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一個人能夠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且能夠堅決改正,這得需要很大的勇氣,因為這意味著要和過去那個不好的自己一刀兩斷。如果當時石益清沒有和過去的自己斷絕關系,從眼前看他是得到了一包銀子,可是從長遠看,這包銀子會害了一位老人,會讓一個商人多年的心血毀于一旦, 最重要的是這種品行不端、這種歪心邪念會害了石益清終生。
好在石益清足夠勇敢,也許是機緣巧合,也許是心靈深處的善念,最終讓他懸崖勒馬,勇敢地和過去的自己說再見。最終結果證明,他不僅變成了更好的自己,還收獲了事業,更重要的收獲了以前從來沒有體會過的親情和愛情。 這些,遠比當年的一包銀子要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