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心計》中的薄太后自從竇漪房被呂后送到代國后,竇漪房的不爭不搶得到了劉恒的專寵。然而作為婆婆的薄太后卻是一點兒都不喜歡竇漪房,最初是害怕竇漪房是呂后派來監視他們的細作,處處跟竇漪房過不去,讓劉恒很是為難。
畢竟薄太后是自己唯一的親人,他不想讓母親傷心,可是為了竇漪房他也會忽略母親的感受,這讓薄太后更加心生不滿。要知道薄太后可是經歷過風雨的人,她既然能在呂后的魔掌下獨善其身,也是一個不簡單的主。
後來呂后死后,劉恒陰差陽錯當上了漢朝的皇帝一一漢文帝。這時的薄太后更是全天下最有權勢的人。薄太后甚至想要利用周亞夫等功臣廢黜竇漪房的皇后之位,然而都被竇漪房輕松化解。
最終哪怕是漢文帝死后,劉啟繼位,竇漪房成為皇太后,薄太后還是不改初衷。直到臨死前與竇漪房斗舞倒地不起,才說出她不喜歡媳婦的真實原因,她雖然是劉邦的妃子中最有權力而且又活得最幸福的人。
但是她一生并沒有得到劉邦的寵愛,畢竟每個女人都希望自己是丈夫心中最在意的人,像劉邦的戚夫人一樣,哪怕最終成為人彘也是最幸福的,而薄太后沒有。她所擁有的最高權力是漢文帝劉恒給予的。
當她看到竇漪房得到兒子劉恒的專寵時,心里就有一種不平衡,而且劉恒因為媳婦還會忽略她這個老母親,這讓她更加嫉妒竇漪房,所以她也才處處刁難媳婦,哪怕明知媳婦做得再好,她總視她為眼中釘,肉中刺。
然而真實歷史上的她們婆媳關系并不像劇中那般惡劣。要知道薄太后在劉邦時并不得寵愛,卻能在呂后當權時保全她們母子,可見其并非心胸狹窄之人。而且漢文帝可是出了名的大孝子,他不可能因為一個妾而傷了母親的心。
竇漪房本不叫這個名,只是在《史記索隱》中記載為竇漪房,後來便有了這個名。她小時候因父母雙亡,不得已成為當時的家人子進宮侍奉呂后,稱為竇姫,竇姬被呂后送往代國,她因此得到了代王劉恒的寵愛生下了兩兒一女。
當時的薄太后還曾經教竇姬寫字,彼時的劉恒也有自己的王后,而且還有四個嫡子。不過他的王后因為與呂后有著密切的親緣關系,因此在劉恒被周勃等人擁立為王時就已經神秘死亡,甚至他的4個嫡子也死了。
劉恒繼位后,竇姬的長子劉啟被立為太子,而此時的竇姬還是夫人的位份,是薄太后提議立竇姬為皇后的。可見薄太后對竇姫并不十分感冒,不然她又怎會讓劉恒立她為皇后呢?甚至竇姫的父母被封為安成侯和安夫人都是薄太后的功勞。
前177年,竇姬因為一場病瞎了眼,漢文帝劉恒就不再寵愛她了,并不像電視劇中那樣盛寵不衰。雖然後來劉恒寵愛的慎夫人在公共場合都是和竇姬平起平坐,不過好在慎夫人并沒有孩子。
竇姬雖然無力挽回皇上的盛寵,仍然堅守她皇后的職責,對劉恒寵愛的慎夫人她也是以禮相待,這也讓她的皇后之位穩如泰山,加上兒子劉啟是太子,婆婆薄太后對她也是十分的認可。劉恒死后劉啟繼位,竇姬晉升為皇太后。
而此時的薄太后也因兒子的死退出了權力中心,整個大漢的天下都屬于竇姬了。而竇姬也終不負婆婆所望把大漢朝推上了繁榮昌盛之路。可以說歷史上的薄太后和竇姬相處的還是很融洽的,并不像電視劇中那般故意刁難媳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