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洗前朝,明成祖朱棣也不過是犯了每個皇子都會犯的錯誤。
面對這個名不正言不順的皇位, 不世之功,永樂盛世,更讓這位帝王更具爭議。
傳世之孫,文武雙全,寄予厚望的好圣孫朱瞻基,更是令朱棣直接略過子輩傳位于他。
歷史戲劇的開始重演, 叔叔朱高煦的謀反一如當年,不過結局卻并未如他所料。
破死局,躲截殺,堪稱」擁有上帝視角」的「蛐蛐皇帝」朱瞻基每次都能輕松應對。
穩坐皇位的秘訣600年來都始終無解,明宣帝的身上又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秘密?
從「放牛娃」到「開國皇帝」,「逆襲成功」的朱元璋如愿的于元至正二十八年成功稱帝, 開辟了明朝的新紀元。
順利登基后,世子朱標也被立為太子,是未來欽定的皇帝之選。
「嫡長子」「愛情結晶」,被各種光環加持的朱標在朱元璋心中自然有著特殊的地位,太子之位無可撼動。
但命運終究造化弄人,正值壯年, 仁明勤斷的朱標終究難逃天妒英才的悲劇,感染風寒不幸逝世。
朱標的匆忙離世,讓整個明朝都處于「措手不及」的狀態。
明太祖朱元璋痛失愛子,悲慟不已,「工作狂魔」的他更是破天荒的28天都不曾上朝。
但國終究不可一日無君,他在兒子朱棣和孫子朱允炆中陷入了無盡抉擇。
志勇大略的燕王朱棣顯然勝算更大。
但「立嫡立長」的宗法制度,對愛子無盡的懷念, 都讓朱元璋放棄兄終弟及,越過子輩,傳位于孫子朱允炆。
公元1398年,開國皇帝朱元璋駕崩,年僅二十一歲的皇孫朱允炆得以即位,史稱建文帝。
僅過了兩月,便迫不及待的開始了大刀闊斧的「削藩運動」。
早期為了鞏固統治的「藩王林立」, 此時卻成了一顆顆不定時的炸彈。
眼看火馬上就要燒到自己頭上,朱棣再也坐不住了。
打著清君側的幌子,帶兵南下,朱棣隨之發動靖難之役。
一場熊熊大火,不知所蹤的建文帝,讓皇位最終花落朱棣之手。
兜兜轉轉,歷史又巧合的重演。面對儲君的人選,朱棣竟也有意要越過子輩,傳位給自己的孫子朱瞻基。
放著好端端的兒子不立,為何要執著于自己的孫子呢?
朱棣的皇嗣稀薄,除去最為年幼的皇子早年夭折,也才三位皇子。
「古來如此,為長則立」讓嫡長子朱高熾順利晉升為太子毋庸置疑。
但值得一提的是,朱棣有著一顆立儲不定的心。
相對于「體弱肥胖」的大兒子朱高熾,朱棣更鐘意自己那戰功顯赫的次子朱高煦。
靖難之役能夠取得最終勝利,其實離不開長子和次子的協助。
長子朱高熾留守北平,次子朱高煦則隨自己一同上陣,除了立下赫赫戰功,更是誓死保護自己,多次力挽狂瀾。
但「來之不正」的皇位,讓朱棣無法再冒「天下之大不韙」的風險立次子為儲。
「古來如此,為長則立」,自己本是「破壞秩序」才得來皇位。
要是再立朱高煦為儲,朝中重臣,天下百姓,又會何想,又如何會被天下人所詬病。
思考再三,朱棣最終還是選擇立長子朱高熾為儲。 雖立皇儲,但朱棣心底的態度終究是并不認可。
眼看體弱多病的兒子靠不住,朱棣很快就將人選打到了孫子朱瞻基的身上,早年的「吉兆」更是堅定了他要立孫子為儲的決心。
可以說, 朱棣的皇位,也有孫子朱瞻基的一份功勞,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削藩運動」時期,正當朱棣猶豫是否起兵謀反之際。
一天夜里,卻夢見了已經去世一年的父親朱元璋。 夢里父親交予自己一枚大圭,還特意囑咐道「傳之子孫」。
等到第二日醒來,孫子朱瞻基出生的消息隨之傳來。
聯想到昨天夜里的夢中的「永世其昌」, 朱棣更是深知此孫不凡,定是皇命,這才下定決心奪取皇位。
朱瞻基也并沒有辜負祖父朱棣的期望。
不同于自己的「跛腳肥胖」父親,自小習武的朱瞻基體格健壯,更是在祖父悉心教導下,精通統兵布陣之道。
不光如此,朱瞻基更是天資聰慧,博聞多識,在不斷走訪民間中體恤民情,性格仁慈 ,堪稱「文武雙全」。
何況孫子朱瞻基不就是「大統人選」,血脈純正的「大明之福」也,祖宗的規矩自然也就守住了。
公元1425年,明仁宗朱高熾病重駕崩。次年,明宣宗朱瞻基即位。
或許是有了「成功先例」, 皇叔朱高煦勃勃野心也在此刻展露無疑,先是打算利用奔喪暗殺,后是起兵造反,但可惜終以失敗告終。
本是「斗智斗勇,守護皇位,最終成功」的勵志人設,卻讓人直呼謎團重重,這到底又如何說起?
朱高煦的野心,朱瞻基早已有所察覺, 但對于這位皇叔心里的「小九九」,朱瞻基也并未拆穿,反而十分善待。
直到明仁宗朱高熾的離世,讓朱高煦覺得機會來了,準備在途中埋伏,暗中刺殺朱瞻基。
此時的朱瞻基正從南京趕往北京,準備繼位。
兩地路途甚遠,朱高煦在必經之地埋下人手,只等「請君入甕」。
古代并沒有手機等通訊設備,加之朱高熾離世的匆忙, 朱瞻基對這場暗殺行動一定是并不知情。
但卻像開了「上帝視角」一般避開暗殺,順利抵京。
或許是早有情報,提前奔喪。
又或許是預料埋伏,改變路線,朱瞻基的順利繼位,都顯得謎團重重。
除了躲過暗殺的「絕對幸運」,朱瞻基過于匆忙的登基,也成了另一大謎團。
登基并非小事,流程也十分復雜繁瑣。
籌備兩三個月是常見的事, 但朱瞻基的繼位,卻只用了九天,顯得格外著急,讓人不禁疑惑不已。
600年來,這些謎團也始終無解,給人無限猜想。
從出生的吉兆開始,就注定了朱瞻基這一生的不凡。
有時候當皇帝也并非是天下第一得意事, 要想成功登上那把權力寶座,還要面對諸多未知的挑戰。
必經之路的埋伏,聽起來最為致命,稍有不慎便會命喪黃泉,卻能有驚無險躲過。
過于急切的登基,讓人難以猜測其中的秘密。
這些朱瞻基身上的謎團,雖然600年來無解,但相信隨著后期對歷史的發掘。
有朝一日,或許能揭開謎團!
關注我,為您帶來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