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子夫,漢武帝劉徹的第二位皇后,她以一個歌女的身份,獲得漢武帝的垂青,這不僅是幸運的問題。我只想說一句,要是沒有點手段和心計,衛子夫怎麼可能成為大漢的國母呢?前車之鑒,王娡是在擊敗薄皇后、栗姬后,才成為皇后的。阻擋在衛子夫面前的最大障礙,就是皇后陳阿嬌,和她的母親長公主劉嫖。衛子夫所面臨的困難,比當年漢武帝母親王娡,只能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初,上為太子時,娶長公主女為妃。立為帝,妃立為皇后,姓陳氏,無子。上之得為嗣,大長公主有力焉,以故陳皇后驕貴。——《史記·外戚世家》
漢武帝在做太子的時候,就娶了長公主劉嫖的女兒陳阿嬌為太子妃,到了做皇帝以后,陳阿嬌就成為了皇后,但是很多年過去了,兩個人一直沒有子嗣。漢武帝能夠成為儲君,長公主劉嫖出力最多,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盡管陳阿嬌十分的驕橫,漢武帝對他還是禮遇有加。
武帝初即位,數歲無子。平陽主求諸良家子女十馀人,飾置家。武帝祓霸上還,因過平陽主。——《史記·外戚世家》
但漢武帝這樣的大有為之君,居然一直沒有孩子,這是漢武帝無法接受的,他的姐姐平陽公主,便替他物色了十幾個色藝雙絕的女子,安排在平陽公主府里。等到漢武帝從霸上返回京城時,經過平陽公主府上,平陽公主就將這些女子叫出來,讓漢武帝從中挑選中意之人。
是日,武帝起更衣,子夫侍尚衣軒中,得幸。上還坐,驩甚。賜平陽主金千斤。——《史記·外戚世家》
在這十幾個人里,衛子夫可以說是色藝雙絕,明顯超出其他人一大截,因此我認為這就是平陽公主有意為之,對比鮮明一點的話,衛子夫才好脫穎而出。漢武帝對衛子夫很滿意,他當即賞賜和姐姐平陽公主千金。
主因奏子夫奉送入宮。子夫上車,平陽主拊其背曰:「行矣,彊飯,勉之!即貴,無相忘。——《史記·外戚世家》
平陽公主送衛子夫上車,她撫摸著衛子夫的后背,對他說:「子夫,你馬上要離開了,你要好好把握機會,如果富貴了,不要忘了我對你的幫助!」平陽公主走的就是長公主劉嫖的路線,當年劉嫖就是靠著為漢景帝物色佳麗,才被漢景帝信用的。
入宮歲馀,竟不復幸。武帝擇宮人不中用者,斥出歸之。——《史記·外戚世家》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漢武帝身邊從來不缺少女人,加上陳阿嬌看得很緊,于是衛子夫進宮后一年多的時間里,都沒有機會見到漢武帝。這時候剛好漢武帝要把宮里德不配位的宮人趕出去,衛子夫也在名單之中。
衛子夫得見,涕泣請出。上憐之,復幸,遂有身,尊寵日隆。——《史記·外戚世家》
衛子夫這次終于又見到了漢武帝,她知道這是她唯一的機會了,于是她向漢武帝叩頭說:「陛下,子夫無能,不能令陛下開心,請您讓我走吧!」說完就哭哭啼啼個不停,簡直是梨花帶雨,讓在場的人看了都不禁掉起眼淚來了。漢武帝的鼻子一酸,他把衛子夫扶了起來,這張臉他有印象,「子夫你受苦了!春陀,帶她今晚侍寢!」春陀是何等精明的人,「諾!」就是這次機會,讓衛子夫懷孕了,漢武帝很開心,這說明他沒有問題,于是更加寵愛衛子夫。
聞衛子夫大幸,恚,幾死者數矣。上愈怒。——《史記·外戚世家》
陳阿嬌要被氣死了,他和劉徹恩愛了這麼多年,竟然被衛子夫這個小眼睛來了個鳩占鵲巢,她不甘心!于是尋死覓活的開始上演了一出出鬧劇,漢武帝不予理睬,來了個不聞不問。長公主劉嫖也看不下去了,「要是沒有我劉嫖,你劉徹怎麼能成為天子呢?」但她沒敢直接對衛子夫下手,因為太皇太后竇漪房不同意,畢竟衛子夫有了劉徹的骨血,誰也不能造次!于是劉嫖打算對衛子夫的弟弟衛青下手,當她派人綁架了衛青,準備就地正法的時候,公孫敖帶人救了他,漢武帝知道這件事后,并沒有追究長公主劉嫖罪過,而是加封衛青為官職,同時公孫敖也被重用。
后又挾婦人媚道,頗覺。元光五年,上遂窮治之,女子楚服等坐為皇后巫蠱祠祭祝詛,大逆無道,相連及誅者三百余人,楚服梟首于市。——《漢書·外戚傳》
元光五年,時機成熟了,漢武帝令張湯徹查巫蠱,無論是誰都不例外,務必要做到除惡務盡。于是女巫楚服被抓獲,通過楚服的口供,有聯系到了陳阿嬌的身上。參與其中的三百多人都被誅殺,楚服被梟首于市,張湯知道事關重大,于是向劉徹匯報說:「陛下,皇后承認了一切,但否則和其他人有關,不過楚服的供詞里確實涉及到了宮里的另外兩個貴人!」漢武帝搖了搖頭,到了這個地步,就不要繼續追查下去了,于是他對張湯說:「夠了!這次你做的不錯,不過到此為止!」
張湯是田蚡推薦給漢武帝的,對于舅舅推薦的這個人,漢武帝一開始有所懷疑,但舅舅這個人盡管貪得無厭,推薦的人卻不都是無能之輩。御史大夫韓安國就是個文武兼備的人,而張湯則是郅都之后,難得的干練酷吏。
使有司賜皇后策曰:「皇后失序,惑于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璽綬,罷退居長門宮。—— 《漢書·外戚傳》
不久后,漢武帝令人頒布詔書,在詔書里寫道:「皇后沒有盡到職責,她受到巫術的蠱惑,難以繼續承接天命,不適合繼續做皇后了,即日起,上交皇后的印信,幽禁在長門宮內,俸祿待遇保持不變!」陳阿嬌沒有被殺,這不是她的幸運,而是她的不幸。衛子夫笑到了最后,但很多人看不到她的獠牙,自始至終,在常人眼里她都是個弱者,是個受害者的姿態出現。
實際上,衛子夫、衛青,早就開始培植自己的勢力,如西漢大俠郭解,就和衛青淵源頗深。當漢武帝要遷豪強到茂陵時,郭解也在名單之內,衛青上奏說:「陛下,下面的人一定是搞錯了,郭解家貧不符合遷徙茂陵的條件,請您明察!」衛青罕見的替人求情,這讓漢武帝比較驚訝,郭解這個游俠,居然和衛青有關系,你說他們剛認識的,有誰會相信呢?
及徙豪富茂陵也,解家貧,不中訾,吏恐,不敢不徙。衛將軍為言:「郭解家貧不中徙。」上曰:「布衣權至使將軍為言,此其家不貧。」——《史記·游俠列傳》
漢武帝拒絕了衛青的要求,他說:「一個布衣居然可以讓大將軍為他求情,可見他不是個家貧之人!」
孝武元光元年中,以為諸侯莫足游者,乃西入關見衛將軍。衛將軍數言上,上不召。——《史記·平津主父列傳》
接下來看看主父偃,這個到處不招人待見的人,在諸侯處實在混不下去,于是進京了。按道理諸侯國都混不下去,進京不是更難嗎?不難,因為他認識衛青,兩個人是怎麼認識的,什麼時候認識的,就無從得知了。衛青多次在漢武帝面前推薦主父偃,但漢武帝都沒有召見,可見漢武帝已經對衛青心生疑慮了。
尊立衛皇后,及發燕王定國陰事,蓋偃有功焉。——《史記·平津主父列傳》
主父偃在衛子夫立后的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這是史書里有明確記載的,他為什麼如此賣力呢?如果不是衛子夫、衛青早就和他建立了聯系的話,恐怕主父偃也不會如此盡心盡力,要知道主父偃這一輩子主要是在坑人,助人為樂也就這麼一次而已。
衛子夫的高明之處在于:不爭。漢武帝太強勢,所有去爭的,都不會有好下場,不爭是爭,才是最高的智慧。通過郭解、主父偃的事情,也不難看出,衛子夫、衛青姐弟絕不單純。他們做了很多事,但都不留痕跡,只有到衛太子劉據起兵時,衛子夫才露出了她的剛毅堅韌,他說出了壓抑在心里的話,「陳兵備戰,告知百官,皇帝被奸佞控制,我們要誅殺奸佞!」衛青的姐姐衛子夫,怎可能是懦弱之人呢?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