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宋朝的民族英雄岳飛,在我國民間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了。他一生那種保家衛國,勇殺敵寇的豪情壯志,直到如今還被民間百姓稱贊。然而,岳飛當初統率十萬岳家軍,這些士兵肯定都是對岳飛有著很深厚的感情的,那麼,岳飛被害時,為何十萬岳家軍不來劫獄?看看趙構的這些騷操作便懂了!
岳飛是我們南宋抗金名將,位于南宋中興四將之一。他自幼受父母及恩師教誨,其母更是在他背部刺下「精忠報國」的警言,這也讓岳飛從小便立下了報效祖國的志向。他于北宋末年從軍,從1128年到1141年,自己訓練了一支「岳家軍」,同金軍進行了大小數百次戰役,讓金兵聞風喪膽,金人由此發出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感嘆!
公元1140年,岳飛率岳家軍取得郾城、臨潁大捷后,兵臨大宋故都開封城下,殊不知就在此時,南宋皇帝趙構卻連發十二道金牌詔書,急招岳飛班師回朝,并下令中斷了岳家軍的糧草供應,岳飛在無奈之余,發出了「十年之功,廢于一旦」的感嘆,然后不得不下令班師回朝。然而,回朝后的岳飛立馬被趙構和秦檜以明升暗降的手段解除了兵權。
公元1141年10月,岳飛更是被趙構唆使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鋃鐺入獄,徹底失去了人身甶!這在當時簡直是朝野震動!當時南宋另一位抗金名將韓世忠曾當面質問秦檜「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然而,一心求和的趙構皇帝和利欲熏心的奸臣秦檜,對整個大宋軍民的質疑置若罔聞,公元1142年1月27日,一代愛國名將竟然被他們秘密處死!
說到這里,可能有人會問:岳飛含冤被害,整個大宋朝野震動!那麼,當時那十萬岳家軍為何不來劫獄呢?從情理上看,確實如此,然而,俗話說得好:賊是小人,智過君子。奸臣秦檜與趙構早就考慮到這個問題了,所以,他們在殺害岳飛前,已經做了一系列的準備工作,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趙構將岳飛召回朝后采取了「明升暗降」的方法削除了岳飛的兵權。這讓岳家軍將士都認為自己的主帥升遷了,所以對朝廷失去了警惕。公元1141年,岳飛被召回京后,解除了軍職,升為樞密副使,同時被解除軍職的還有韓世忠,他被升為樞密使。趙構的這般操作,直接讓岳飛與岳家軍失去了聯系,岳家軍想幫他也不知道消息。
其次,趙構唆使秦檜解散了岳家軍,讓他們分散到其它部隊中去。這樣一來,岳家軍的團結所形成的凝聚力便被瓦解了。他們縱然有人得知岳飛入獄的消息,但是,也難以將10萬岳家軍聚齊去劫獄,單靠小股力量去劫獄救岳元帥,他們知道是不可能的。
第三,趙構還利用秦檜,采用威逼利誘的辦法,在岳家軍內部挑起矛盾,讓岳飛以前的下屬誣陷岳元帥,使岳家軍內部團結土崩瓦解,岳飛也因此被趙構關進了大理寺的監獄。但是,岳飛被抓之后,在當時的朝野,依然有很多人出面在趙構那里替岳飛求情,就連京城的百姓都替岳飛鳴不平,這樣的態勢讓趙構在處決岳飛時改了主意。
這也是岳飛被害時,沒人來救他的重要原因。因為趙構與秦檜并沒有將岳飛押赴刑場公開處斬,而是秘密地將他給殺害了!不然,縱然十萬岳家軍不來救他,只怕在當時的京城,也會有成千上萬的百姓來為岳飛鳴冤的,到那個時候,不要說秦檜難以控制局面,就是趙構也無顏面對他的子民,因為他們干的這種「親者痛,仇者快」之事,比「靖康之恥」更讓人揪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