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国家癌症协会(NCSM)董事总经理Prof Dr Murallitharan Munisamy近日指出,阻碍子宫颈癌预防与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控制的最大难题,在于许多女性仍未意识到自己也存在感染风险。
他强调,许多女性误以为身体健康、伴侣单一就等同“零风险”,因此忽视疫苗接种与定期筛查。但事实上,只要有性生活,就有感染HPV的可能。
根据卫生部数据,过去五年内,全国共有超过10,500名女性在子宫颈癌筛查中确诊感染HPV,显示疫情并未减弱。
Dr Murallitharan感叹:“很多人宁可花钱做美容、水疗,却不愿意投资健康。”他表示,NCSM去年的“Leaving No One Behind”疫苗计划反应良好,未来将与全科医生合作,提供高达70%筛查津贴,并强调:“我们不会再等病人上门,而是主动出击。”
马来西亚儿童福利理事会顾问Dr Raj Abdul Karim指出,像高血压、糖尿病、癌症等疾病往往在无症状阶段已悄悄发展,被称为“沉默杀手”。她建议年龄介于20至50岁、有性生活的女性应定期接受抹片检查(Pap Smear),并提倡使用HPV DNA自采样工具,以打破文化禁忌,让偏远或弱势群体也能受惠。
她也呼吁政府加快疫苗接种速度,优先覆盖高风险族群,防堵具高致癌风险的HPV毒株传播。
大马妇女援助组织(WAO)执行董事Nazreen Nizam则提醒,不能一味将责任归咎于女性个体,问题往往出在制度设计。
她指出,自2019年引进HPV疫苗以来,因缺乏连续性、多语教育、以及文化敏感性的沟通策略,仍有许多女性不知道疫苗为何重要、也不清楚如何接种。
她呼吁政府采取三大改革:
1.推动多语、包容性健康宣传,尊重文化背景
2.提供所有女性免费或补贴的疫苗与筛查服务,无论国籍或居住地
3.将津贴机制纳入公共与私人诊疗体系,确保接种与筛查的可及性与便利性
此外,她强调医疗环境必须安全、无歧视,并保障女性的选择权。
子宫颈癌是马来西亚15至44岁女性第二常见的癌症,其主要病因正是HPV感染。专家强调,接种疫苗与定期筛查是最有效的防线。
要实现更全面的女性健康保护,需要政府、医界与社会携手,从教育推广、资源配置、制度建设三方面着手,真正实现“不落下任何人”的健康公平。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