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順治帝只活了24歲,看看他的生活狀態,能活24歲已是奇跡

我們會羨慕古代的皇室之人,他們不愁吃穿,居住在富麗堂皇的房子里,享受著世界各地的山珍海味,廟堂之上的他們還有呼風喚雨的力量。

皇室之人外表看起來似乎光鮮亮麗,但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就像是清朝的順治帝,年僅6歲就登上每個人都艷羨的王位, 最后卻因各種因素在最好的年紀撒手人寰。

艱難登基

1636年皇太極稱帝,中國歷史上的最后一個統一王朝清朝就此誕生。

皇太極稱帝后的第十年,不幸因病逝世。 皇太極的逝世極為突然,并沒有敲定下一位的儲君人選, 朝堂上的人為此對皇位虎視眈眈。

皇室血脈倒是不少,但這其中最具繼承資格且實力最強的當屬 皇長子豪格與皇太極的弟弟多爾袞 ,兩人都勢力相當且都頗具野心。皇長子豪格生性陰冷、狡詐、驍勇善戰,深受皇太極的器重。

另一位備選人是多爾袞,他是皇太極同父異母的親弟弟,在朝中頗有威望,實力也一度為皇太極所忌憚。

因為這兩個人的爭斗,朝堂上分為勢如水火的兩派。 兩人的爭斗引起了后宮莊妃的注意,莊妃是蒙古博爾濟吉特氏的小公主,也就是福臨的生母。

彼時的莊妃痛失丈夫,與兒子福臨相依為命,母子二人的生活如履薄冰。幸而莊妃聰明識大體,她意識到自己可以和多爾袞進行談判以換取自己與兒子的未來。

于是,莊妃連夜召見多爾袞在宮中與之談話,這是一場屬于強者之間的談判, 最后莊妃成功說服多爾袞放棄皇位,轉而擁立自己的兒子福臨做皇帝。

其實,多爾袞同意放棄皇位,擁立福臨是有自己的考量。有傳聞說多爾袞愛慕莊妃,愛美人不愛江山,這自然是荒謬言論,多爾袞的野心昭然若揭,斷不會因兒女情長耽誤大事。

這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原因就是 福臨是牽制皇長子豪格的重要棋子。 從母族上看,福臨背后是莊妃,莊妃背后是蒙古部族,而豪格的母妃出身自然是比不上莊妃的出身高貴。

況且,之前多爾袞與豪格爭搶皇位,暗地里沒少做過手腳,如若豪格登基,多爾袞的處境相必會更加艱難。 再者福臨年幼,操控起來更為方便。

于是, 年僅6歲的福臨就在這樣的艱難的環境中登基了, 是為「順治帝」,多爾袞為「攝政王」,莊妃也被尊為「孝莊太后」。可以說,福臨的登基是多方政治力量博弈的結果。

少年天子

中國歷史上的漢武帝劉徹常被后人稱為「少年天子」,這樣一位16歲的少年卻做出了卓然的功績。其實,順治帝的一生和漢武帝很像,戰績雖不如漢武,但同樣都是 「少年天子」。

順治6歲登基,正是無憂無慮的孩童時代,對于國家大事一竅不通,一直都是多爾袞從旁輔佐。 順治七年(1650年),多爾袞出塞射獵時,不幸身亡,福臨不得不提前親政。

彼時的福臨僅有12歲,眾人都以為這位少年會自亂陣腳,誰曾想這位少年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和過人的手段將偌大的國家管理得井井有條。

1644年,清軍擊敗李自成的軍隊越過山海關進入北京,定都北京,第一位在北京稱帝的皇帝就是順治帝。這也是順治帝登基后做的一件大事, 即統一全國,打敗李自成的農民起義。

中國古代的政治自明朝廢丞相、設內閣以來,君主專制得到了進一步的強化。到順治帝時,他奉行 乾綱獨斷 的政治傳統,即凡事親力親為,實現君權的高度集中。

除此以外,順治帝十分 重視吏治,采用科舉制選拔人才,重用漢官,重視蒙藏,與藩屬國朝鮮、越南等國交好 ,較好地解決了國內與國外矛盾。順治帝的種種功績為後來康乾盛世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天妒英才

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當屬乾隆帝,活到了89歲。順治帝是乾隆帝的曾祖父,他并沒有同自己的曾孫一樣長壽,僅僅活到了24歲,實在是讓人惋惜, 其實順治帝的生活狀態卻早已暗示了他的短命一生。

一是順治帝的過度學習。 順治帝年僅6歲登基,雖然早期有叔叔多爾袞的輔佐,但終究順治才是國家權力的最終掌權人。國家有一天還是要由順治帝親手治理。

古人的身體素質很差,沒有我們現代的這些健身儀器、保健品之類的,即使是出生在皇室的順治帝亦是如此。但為了成為一名合格的皇帝,孝莊太后每天敦促順治帝早起學習。

史書中記載 「逮五更起讀,天宇空明,始能背誦,計前后諸書,研讀九年,曾經嘔血」。 從這可以看出順治帝讀書的時間很早,學習的時間很長,以至于身體有恙。

二是順治帝生活在一個內外打壓的環境,精神狀態時時刻刻都要緊繃。 前期的順治帝一直都生活在多爾袞的陰影之下,完全就是多爾袞的一枚棋子,自己就是一個傀儡皇帝。

順治帝自然是極其厭煩這種生活的,他是皇帝怎能任人擺布?而且自己的母親還要時刻忌憚多爾袞, 順治帝感覺自己活得「窩囊」,覺得自己一事無成, 精神狀態一直不佳。

三是順治帝對董鄂妃的用情極深。 董鄂妃與順治帝的愛情故事是凄美的,每每提起,總有人會感嘆順治帝的癡情,總有人會惋惜董鄂妃的紅顏薄命,更有人會羨慕董鄂妃有著皇帝完整的愛。

董鄂妃18歲入宮,高貴典雅,美麗溫柔,善良純真,她就像一縷陽光,融化了順治帝抑郁的心 。二人情投意合,順治帝對董鄂妃也是專情寵愛。

不久二人迎來愛情的結晶,董鄂妃順利誕下一位小皇子,可好景不長,小皇子未及四個月便夭折。 歷經喪子之痛的董鄂妃整日郁郁寡歡,不久便去世。

痛失愛人的順治帝心灰意冷, 好似所有的生活一下子回歸原點。生活無望的順治帝一度想要逃避現實,皈依佛門。幸得孝莊太后極力說服順治帝才就此罷免此念頭。

多重因素積累起來 ,順治帝患上了「天花」, 相當于現代的「水痘」,放在現代并不難治愈,只不過古代醫療水平有限,順治帝最終未能戰勝病魔,與世長辭。

24歲本應是享受生活,大展宏圖的年紀,但24歲的順治帝卻精神疲憊,身患疾病去世,實在讓人唏噓。 這其中多是順治帝身為帝王的無奈, 他的一生完全就是「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的真實寫照。


用戶評論

2023/3/24 5:3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