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時,東京汴梁城有一個秀才名叫楊子明。他父親早亡,母親又常年臥病在床,全家里里外外都靠著他一個人打理。
也虧得楊家祖上家產頗豐,到了他這一代還留了5間屋子,1000兩多銀子作為家用,才使得孤兒寡母的日子不太難過。
家中雖然有兩個丫鬟,可有的事情她們卻做不了主。到了成婚的年紀,楊子明就把未婚妻白玉蘭娶進門來。一則,可以幫著照顧母親,打理家務;二則,也希望早早誕下兒女繁榮家族。
白玉蘭是東街白舉人的女兒,從小就得到爹媽寵愛,為人性子有些單純,對世間人心險惡不夠了解。
嫁過來一個月楊家母子就發現了她這個缺點。兩人當時也沒放在心上,心地善良總比那心腸歹毒地好吧,以后慢慢教也就是了。
他們這一番打算原也沒有錯,誰知人算不如天算。就在結婚兩個月后,因為一場風寒,原本身子骨有些弱的楊子明竟然就一病不起了。
楊母看到兒子這樣更是焦急上火,自己的病情也更重了起來,全家的重擔一下子都落到了白玉蘭的身上。
白玉蘭心中著急呀,雖然剛嫁人沒多久,可她和丈夫卻是一見鐘情,一點沒有新婚夫婦的隔閡感,彼此之間感情很是深厚。
楊子明看著妻子因為擔憂害怕,而顯得蒼白的臉龐,茫然的眼神,不由得心痛不已。他掙扎著坐起來握住白玉蘭的手說:
這樣的話語一出,做妻子的能不傷心嗎?白玉蘭流淚哽咽道:「相公你不要多想,好好養病才是正理,等你好了還要教咱們的孩兒念書呢。」
楊子明聽后眼睛一亮,不由望向了妻子的腹部。不孝為三,無后為大。雖說對不起妻子,可若能給楊家留個后代,自己到了那邊也有臉面對列祖列宗交代了。
白玉蘭撫著肚子臉上露出了溫柔的表情,她昨日覺得身子不適,今早才請了大夫上門看診,方才知道自己身懷有孕了。
原本大夫說只有一月之期的楊子明,最終也硬撐到了孩子出生,看著他過了滿月后終于撐不住才逝去了。兒子的去世給了楊母很大的打擊,在得知消息后一個時辰也跟著去了。
兩個親人的接連離世讓白玉蘭哭得死去活來,最后還是在娘家人的幫襯下操辦的喪事。成了寡婦的白玉蘭,帶著兒子緊守門戶很少外出。
丈夫重病花去了不少銀錢,盤算一番后,她把房子隔出兩間來自家住,剩下的三間圍起來用作出租,每月也能收上一些房租來維持家用。
宋朝對女子的約束沒有明清時期嚴茍,娘家人都勸她守滿三年孝后再嫁,也好給母子兩個找個靠山。
白玉蘭卻決定不改嫁了,只一心想把兒子撫養長大成,家中還有一些余財,她養著一個孩子也不顯得吃力。
時間就這樣不緊不慢地來到了10年后,孩子漸漸長大,白玉蘭心中的悲痛也在忙碌的生活中得以漸漸撫平。
見過這孩子的人都贊嘆他的相貌俊俏,可說到他的性子又都嘆息不已。
楊寶玉腦子不是很靈活,教他讀書幾日都認不了幾個字。有時候和表弟表妹玩耍,常常被他們把身上的首飾物件都哄了去。
幸虧都是自家人,哥哥和嫂嫂總歸是會把這些東西歸還的。可孩子總有長大的一天,這樣憨厚的性子可是很容易吃虧的。
自家丈夫是一個聰慧的人,自己也不笨呀。沒道理他們的孩子會比別人差那麼多。必定是自己在懷孕的時候憂思過重,連累了腹中的胎兒所致。
一想到這兒,白玉蘭心中愧疚極了,自家的孩子自家愛,自己這個當娘的還需得好好幫他謀劃一番才行。
楊家如今也算有些家財,以后娶媳婦總是不愁的,不過想娶個書香門第的姑娘恐怕有些難了。
既然如此就退而求其次吧,只找一個賢惠又對兒子好的姑娘來照顧她。再生幾個孫子孫女讓楊家更好地傳承下去,也好告慰公公婆婆和丈夫的在天之靈。
存了這樣心思的白玉蘭,從此便在附近尋找起來,看有沒有合適的姑娘能討來做兒媳婦。功夫不負有心人,她很快就找到了一個合適的人選。
他們原是開封城附近人士,為了做生意而來的,如今正租著楊家的一間屋子呢。
白玉蘭觀察了一段時間后,覺得胡悅兒不光能干,關鍵是不嫌棄自家的孩子,還知道會心疼人。
楊寶玉長大后常和街坊鄰居的孩子玩耍。因為他為人有些憨傻憨傻的,有的孩子就喜歡欺負他。說來也巧,接連三次都是碰到胡悅兒幫他出頭,避免了楊寶玉被那不懷好意的人拉去學賭錢。
自己當初和丈夫是一見鐘情,說不得這也是兒子和人家姑娘的緣分。想到胡悅兒已經15歲,要不了多久就會定親,白玉蘭心中不由得有些著急。
胡家爹媽倒是愿意嫁女兒,他們只擔心楊寶玉方才10歲。等他再長大一些女兒都成老姑娘,到時候楊家若是反悔,女兒可是不好嫁人了。
白玉蘭是一個心地善良的人,身為女子,她也覺得必須給姑娘家一個保障,于是便說道:
「要不先給他們兩個人辦婚禮,等寶玉年歲到了再圓房也不遲,這樣你們也就不必擔心了。」
楊家這件事情辦得厚道,胡家爹媽自然不再拒絕,之后兩家很快就定下了婚事,只等半個月后選一個吉日拜堂成婚。
白玉蘭歡歡喜喜地回家操持婚禮去了,晚上才告知兒子要給他娶媳婦。
白玉蘭詫異極了,隔壁5歲的孩童都說胡姐姐長得美麗呢,自家孩子10歲了還辨別不出香丑來。
莫非,這孩子的腦子比自己想的還要嚴重。一想到這白玉蘭更是難過,也更堅定了要把胡悅兒娶進門來決心,楊家沒有一個能干的媳婦是不行的。
楊寶玉雖然反對娶這個媳婦,可他畢竟是個孝順的孩子,年紀又小。家中還是一切由母親做主,等半個月后不得不拜堂成婚了。
一場婚禮倒也辦得熱熱鬧鬧的,楊家雖然孤兒寡母的,白玉蘭卻有娘家人做依靠,別人也不敢過于欺辱他們。
洞房花燭之夜紅燭高照,因為新郎年紀太小,喝完交杯酒后就不再管新娘,他打了一個呵欠后就要爬上床去睡覺。
胡悅兒看著小相公這樣,笑嘻嘻地走過來就要幫他蓋被子,隨后一只手則往楊寶玉額頭上的紅痣摸去。
楊寶玉嗅了嗅鼻子,大力地推開了胡悅兒伸過來的右手,直白的說道:
「咱們雖然成婚了。不過你不許挨我太近。你的身上有一股臭味,有時臉上還變得像一只狐貍,讓人看了一點都不舒服。」
胡悅兒一聽這話不高興了,外面的人誰不說她長得漂亮?平日走在街上,還引得男子頻頻回頭觀望。
這小子為何這樣說她?莫非是看出了什麼不成?不應該呀!胡悅兒的面容變得陰晴不定了起來,心思翻轉間,她很快控制好了自己的情緒。
又看了看楊寶玉額頭的紅痣,反正那樣東西必須得到。如今嘛卻也不急于一時,自己已經嫁進了楊家,有的是時間。
胡悅兒假裝不在意楊寶玉的話語,滿臉帶笑,用哄孩子的口氣說道:「那相公就快點入睡吧,你年紀還小著呢,睡得好才能長得高。」
楊寶玉又打了一個哈欠,看胡悅兒也準備上床便將她攔住:
胡悅兒一聽氣得臉都歪了,這小相公看起來傻乎乎的,沒想到指揮起人來卻一套一套的。
想到自己的計劃她決定忍一忍,等自己把楊寶玉頭上紅痣里的東西拿到就走,如今就先讓他們母子倆高興幾天吧。
于是從洞房之夜開始,這一對小夫妻過上了丈夫睡床上,新娘子睡床底的日子。
也不知道出于什麼心理,胡悅兒并沒有向婆婆告狀,平日跟著學習打理家務,一心照顧著小丈夫楊寶玉,讓婆婆對她滿意不已。
一個月之后,到了白玉蘭婆婆和丈夫忌日的那一天,楊寶玉卻有些身子不舒服。
白玉蘭就讓他們夫妻倆在家呆著,自己則帶著仆人拿著祭品出城上墳去了。也好請楊家的列祖列宗保佑楊寶玉平平安安的,這可是唯一的一根獨苗啊。
也是楊寶玉命中有貴人相助,能夠讓他逢兇化吉。就在白玉蘭來到墳地的時候,只見一個滿頭白發,手拿拂塵的老道士,正對著丈夫的墳地轉來轉去,口中還不停念叨著什麼話語。
當他得知這墳墓里埋的是白玉蘭的丈夫后,老道連聲恭喜道:「我在這墓里感受到了一絲仙靈之氣,墓中之人一定遇到過神仙,你家兒子以后也是大富大貴的命格呀。」
「多謝道長的吉言了,家中如今只有我們母子和兒媳。我那孩兒人有些憨傻憨傻的,我只希望他一輩子平平安安,再給我養上幾個孫子孫女就好,其他的可不敢再肖想了。」
老道一聽說不可能,我難道還算錯了不成?不行,我得去她家中看一看怎麼回事。
這老道是誰呢?原來他就是太虛觀的掌門流云道長,道法高深能夠溝通天地仙鬼,對他們身上的氣息非常的熟悉。
他今天也是無意中路過這里,感應到了楊子明墓地的異樣才好奇過來查看的,如今一聽白玉蘭說自己算得不準,可就有些奇了怪了。
做母親的都想兒子有出息,聽到流云道長的話后。白玉蘭也升起了希望,莫非道長有法子治好兒子不成?
因為男女有別,流云道長是第二日才登門拜訪的,出來接待的自然也是楊寶玉這個唯一的男丁了。
看到這孩子的第一眼,道長立刻覺察到了他眉間紅痣的不尋常。
一股用仙力凝聚的文華才氣被封印在了紅痣里面。直到有一天封印解開,身體的主人楊寶玉就會靈智大開,到時金榜題名自然也就不在話下。
看到自己的卦象沒有出錯,流云道長滿意地笑了起來,這人的福氣嘛是有早晚之分的,楊寶玉顯然就屬于后面一種。
不過呢,他如今身邊有一個危險的因素,還需盡早把它排除掉才好。
否則這福氣就有可能變成災禍,氣運畢竟不是一成不變的東西,也會被外力牽連和改變的。
楊寶玉人雖然憨傻,對著客人卻也不膽怯,接待起來還是有模有樣的。當他得知流云道長會捉妖后,就小聲的問道:
「道長啊,娘給我娶的媳婦好奇怪啊,身上總是有一股臭味,而且那模樣也是變來變去的,你說她是不是妖怪變的?」
流云道長聽后眼睛一亮,不愧是有仙緣的孩子,竟然能夠覺察出異樣來。
「楊公子呀,你覺得那胡姑娘是什麼妖怪變的呢?」
「依我看一定是狐貍精變的,她身上的那味兒就是狐貍味了。」
流云道長頓時哈哈大笑起來,「孩子啊,你的猜測沒有錯。那就是一個狐貍精變的,來到你家是想偷你身上的一樣東西,今天貧道說不得又要降一降妖了。」
隨后他沖著一間屋子叫道:
話音一落,躲到屋中的胡悅兒不得不快步走出,跪拜在流云道長的面前連連喊著怒罪,饒命。
流云道長見她身上并無血光之氣,面色方才緩和下來,開口說道:
「你既不曾傷人性命,貧道也可饒你不死。現在就把你來楊家的原因說出來吧,你是如何得知楊公子身上藏有仙物的。」胡悅兒為了保命,自然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
她原本是在10萬大山修煉的,年久日深之后獨自在山中感到無趣。又貪戀人間的繁華熱鬧,便一路游玩來到了東京汴梁城附近。
她有時也會化為狐貍的本體在野外行走。有一年,狐貍精就在城外的一處林子里遇到了楊子明。
當年的楊子明剛剛16歲,在外游玩歸家的他,趕路累了就準備到一處林子旁邊歇息。
雙方一番交談之后就在棋盤上對陣起來。紫衣老者的棋藝高超,楊子明雖然屢敗屢戰,卻依然耐心陪著老者下棋,一直到兩個時辰之后方才罷手。
紫衣老者顯然心情很好,打量了楊子明一番后說道:「咱們相遇也是緣分一場。既然如此,我就給你未來的兒子送一點文華才氣吧,讓他以后能順利考取功名富貴光宗耀祖。」
楊子明聽后笑了,那就多謝老人家的吉言。他也只當這是紫衣老者口頭的祝福,又哪里會知道,面前之人是文曲星君下凡呢?這可是了不得的仙緣啊。
狐貍精當時躲在一處草堆里睡覺,對于兩人的談話倒是一清二楚。
剛開始也是不以為然的,可當它睜開眼睛看到紫衣老者突然騰云而起,現出本來面目的時候方才驚呆了。
他那一身衣著和人間畫冊上文曲星君的打扮相差不大。如此一來,狐貍精自然也就猜出了他的身份。
狐貍精當時就想著,文曲星間的文化才氣能讓人開心智,變得聰慧絕倫。若是它得到之后豈不是也能變得聰明,以后修煉起來也能事半功倍,說不定還能修成仙體呢。
這個誘惑不可謂不大,狐貍精心動了,心動了就要行動。
正所謂的「近水樓台先得月」,為了混進楊家,狐貍精又扮成了15歲的女子。還花錢雇了兩個男女乞丐裝做爹媽引白玉蘭上鉤。
之后的事情也無需再說,總之狐貍精是成功嫁進楊家了,要不是她一直沒有辦法破解文曲星君的封印,拿不到里面的文華之氣。
又哪里還會呆在這兒聽人使喚,還夜夜被楊寶玉趕到床底睡覺。
白玉蘭哪里經過這樣的事情?得知胡悅兒是狐貍精的時候還害怕兒子陽氣被奪走。
當得知她睡的是床底,心神一松之下當場癱軟在地下。心中則后怕不已,自己可是引狼入屋,差一點就害了孩子啊。
看到娘親跌倒,楊寶玉連忙過去把她扶起來安慰說:「母親不要害怕,這狐貍精倒不算是很壞,又很聽話,讓她睡床底就睡床底。」
白玉蘭一聽這話頓時哭笑不得,心中的害怕到是去了大半,看胡悅兒可憐兮兮的模樣又心軟了。流云道長原本就不打算殺了狐貍,準備把她帶回太虛觀去幫著看守門戶。
如今看到白玉蘭幫她求情自然一口答應了下來。得了活命之恩的胡悅兒對兩人感激不已,從此安安分分的在太虛觀修行不提。
而楊寶玉十八歲那年,眉眼間的紅痣突然消失,原本憨傻的少年也漸漸變得聰慧絕倫起來,文曲星君所送的那一絲文華之氣起作用了。
變聰明的楊寶玉經過多年苦讀終于得以考中狀元。后娶的媳婦又給他生了兩兒兩女,一家人的日子倒也過得和睦美滿。
因為文曲星君的饋贈讓楊家得以改換門庭,楊寶玉當官后就立志做一個清廉愛民的好官。
他也想學神仙,把仁愛之心饋贈給更多的人,讓治下民眾的日子好過起來,如此才算是不辜負這了這一場仙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