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25年,一群太監看著寧愿去死也不做皇帝的太子,在旁人眼神示意下對視一眼,強行將太子打暈,然后將他架上龍椅,順利完成了皇位更迭。
做完這一切后太監松了口氣,身后的老人也松了口氣。這老人就是中國史上絕無僅有坑娃天子:宋徽宗趙佶。
漫長歷史中,兒子坑爹的不少,近的有我爸是李剛,雙江淚滿面,遠的就更多了。
宋朝之前,唐朝李世民和安祿山的兒子安慶緒,不都是踩著老爸上位的。
但父親坑娃的卻不多,雖然也有皇家血殺,可那都跟皇位爭奪有關。
(坑娃宋徽宗)
君不見金國末代皇帝完顏承麟登基時,金國人堅守的蔡州城都被宋蒙聯軍攻破了。
他依舊無怨無悔登上皇位,當了一個小時君王,踐行了自己的責任后戰死殉國。
相較于金國人的血勇,這宋朝皇帝和太子,就是另一番光景了。
面臨金人的進攻,當老子的宋徽宗尋思退位讓兒子上,然后自己可以不被罵,順利逃亡。當兒子的宋欽宗趙桓心里想的則是,這坑兒的爹太過分,為了自己安全把我推進火坑。
兩個人就這麼互相算計著,成了中國史上的一對奇葩父子。
(奇葩父子)
第一:他們都不善于當皇帝,卻都當了。
第二:他們都喜歡推卸責任。
第三:他們的結局一模一樣。
宋徽宗能成皇帝,是因哥哥宋哲宗早死。
早死沒啥,沒有兒子麻煩就大了!
這咋辦咧?宋朝君臣議論紛紛,宰相章惇就說 :要不立簡王吧,他是宋哲宗的親弟弟,為人端和是個明君苗子。
一聽這話,向太后不樂意了,說要立端王 :因為這孩子聽話孝順,多才多藝,是個帥哥,看著特養眼。
爭來爭去,兩人為此還吵了一架。
吵不贏太后的章惇,最后生氣的說 :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
但向太后不聽啊,太后最大說話算數,于是,19歲的趙佶成了皇帝,史稱宋徽宗。
這宋徽宗當皇帝水平如何?
《水滸傳》中有句評價說的特到位:
是個聰明俊俏人物。這浮浪子弟門風幫閑之事,無一般不曉,無一般不會,更無一般不愛;即如琴棋書畫,無所不通,踢球打彈,品竹調絲,吹彈歌舞,自不必說。
這特質,這品行,左右看都是文藝圈頂流范,但不是好皇帝的料啊。
(斗鷹走狗宋徽宗)
果不其然,宋徽宗上任后,勉強當了幾年正經皇帝,就立馬回歸本心,成了一個沉迷享樂,專聽順耳之言的君王。
耳朵要順咋整?用聽話的人唄!
于是童貫,蔡京之流紛紛上位,成了宋徽宗貼心人。
這群人正事不咋做,卻壞事做盡。
貪污腐敗那是常有的,奢靡無度也是經常的,跟皇帝臭味相投的他們,成了權傾一時的奸臣,也讓大宋朝堂烏煙瘴氣。
這一來二去,就折騰了很多年,折騰到聯金抗遼滅了讓宋朝寢食難安的遼國。
輕而易舉的大勝,讓宋徽宗志得意滿,乘勢就收復燕云之地,了卻了祖上趙匡胤和趙光義的遺憾,很是自鳴得意了一番。
可,就在宋徽宗沉迷恢復燕云的自嗨中沒有醒來時,金人打過來了。
(開封府)
第一反應是:這事不是歸開封府管嗎?
你一時間甩鍋就是宋徽宗的德行。
可這次開封府管不了,這鍋甩不出去啊。
咋辦?宋徽宗惶恐的跟蔡京的兒子蔡攸說 :他們怎麼就這麼長驅直入了?
說完這話,宋徽宗居然直接嚇暈了。
群臣一看皇帝關鍵時刻暈菜也慌了,掐人中的,拿湯藥的,弄按摩的。
一頓雞飛狗跳之后,終于讓老爺子醒了。
醒來后的宋徽宗,二話不說吩咐人拿來文房四寶,用自己最擅長的書法,擬了道詔書 :皇太子即皇位,我當太上皇。
嗯嗯,甩不掉的鍋我不背了不就行嗎,兒啊,你背著可好。
圣旨一下群臣嘩然,接旨的趙桓也傻了。
(傻眼的太子)
啥情況,這時候讓我當皇帝?
不是風口浪尖,有命當沒命受嗎?
趙恒也是個沒咋膽氣和責任心的人,聽完反應是不干,堅決不干,打死也不干。
但當皇帝多年的送徽宗,還是有不少心腹的,于是就有了本文開頭那一幕。
25歲的趙恒不情不愿成了皇帝,至于他的老父親,在甩鍋給兒子后,就帶著蔡京等親信一溜煙跑了。
跑的那個快啊,讓人咋舌。
老子跑了,一群大臣看著新君,生怕這新君也學老子,不顧江山社稷跑路。
(北宋群臣)
強打精神后咋整?不是抵抗,而是談判。
1126年正月,宋朝付出五百萬兩黃金和五千萬兩銀幣,以及割讓中山、河間、太原三鎮這割地賠款的條件,算是讓金人退兵了。
當然這退兵之舉,也有宋欽宗敢于啟用主戰派李綱等人,甚至派兵追擊有關。
事后看,其實金人就是能占便宜就占便宜,占不了便宜就撤退的主,還真沒有馬上滅亡大宋的心思。
如果宋欽宗主戰的狀態一直持續下去,宋朝或許還有救。
(主戰派)
在逼退金軍后,宋欽宗就立馬搖身一變成了主和派。
雄圖大業沒有,茍延殘喘是真。
成了主和派的宋欽宗,在渡過危機后也尋思學自己老爹,當個跑路君王。
就在他想走卻還沒走時,自己的爹卻在見到開封解圍后,不斷跟開封城中的親信通信,尋思著要回來。
一看爹要回來,宋欽宗當然不樂意啊!
咋地,我搞定了你過來摘桃子,?
是不是還要奪權啊?
兩人的芥蒂在那一刻爆發。但老爹要回來,自己也沒有正當理由拒絕,就在安排李綱去試探后,讓宋徽宗回了開封。
一回到開封城,父子倆搖身一變成了演技派,抱頭痛哭后,就是噓寒問暖,甚至在慶功宴上把酒言歡。
但轉身,宋欽宗就安排人撤了老爹近衛,調離老爹親信,讓宋徽宗成了光桿司令。
(金軍又來了)
1126年8月,金人兵分兩路進攻宋朝,同年11月,兩路大軍會師汴京城下,攻破了城池。
走投無路的宋欽宗選擇去金人軍營議和,結果卻被金人毫不客氣的軟禁。至于他爹宋徽宗,也因為貪念汴京城的繁華,成了階下囚。
金軍攻克汴京后,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讓這個繁榮的都市歷經磨難。
在一輪輪燒殺后,金人志得意滿的帶著宋徽宗,宋欽宗,還有后宮嬪妃,王公大臣3000多人去往金國。
這一路跋涉屈辱無比,曾經的貴人們無論皇帝皇后,貴婦大臣都成了一條繩上的螞蚱,被串起來驅趕著走
不少公主跟嬪妃受盡屈辱,宋欽宗的皇后朱氏,因為被金軍羞辱憤而自盡。
(城破被俘)
經過漫長的四個月路程后,他們終于抵達了目的地。
宋朝皇帝被俘,讓金太宗完顏晟大喜過望,為了彰顯自己的軍功,他按草原人的習俗,讓兩個皇帝行「牽羊禮」進城。
然后,讓岳飛等無數漢家英豪扼腕的一幕出現了。
宋朝的君王們,身穿平民服飾,身披羊裘,袒露上身,宛如待宰羔羊一般前往完顏阿骨打的太廟祭拜,用自己的屈辱,成就了金人的軍功。
「牽羊禮」之后,宋徽宗跟宋欽宗還有無數宋朝貴人們。
在被俘了數年之后,這群貴人又被被遷往五國城居住,這其中遭遇,恕我不愿多說。
(屈辱帝王)
被囚禁在五國城的宋徽宗,除了前期日子過的特別不堪之外,後來小日子過的還不錯,居然還有心情附庸風雅,生兒育女,弄了不少孩子出來。
只是這附庸風雅,像極了自己的前輩南唐后主李煜。
其中有首詩內容是這樣的。
徹夜西風撼破扉,蕭條孤館一燈微。
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斷山南無雁飛。《在北題壁》
妥妥的李煜風有沒有?
公元1135年4月甲子日,宋徽宗死了,在被兒子宋欽宗發現時,尸體早已凍僵。
一看這廢物皇帝死了,金人干脆將宋徽宗尸體放在石坑上焚燒,然后在灌水,制作成了燈油,可憐一代君王,成了燃燒物。
宋徽宗死后,宋欽宗還活了很久,直到1161年才去世!
關于他去世,也有一段野史傳聞。
按話本《大宋宣和遺事》和辛棄疾撰《竊憤錄》所載,宋欽宗是1161年春死的。
那年金主完顏亮閑來無事,找來宋欽宗和遼國末代皇帝耶律延禧出賽馬球,在比賽中,不講規矩的完顏亮居然命人射死了遼國末代君王耶律延禧,這嚇的宋欽宗趙桓不輕,一不小心就跌落馬下,然后被亂箭射死不說,尸體還遭馬踐踏。
茍活這麼多年,最后結局如此,只能說可悲,可氣,又可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