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有一座風景秀麗的大山,大山腳下有一片村莊,這里氣候溫和,物產豐富,人們安居樂業。
在山中有一個深水潭,這潭中之水非常神奇,夏天的時候,潭水冰涼甘甜,是上好的解暑之物。冬天的時候,潭水又變得溫度宜人,喝到腹中暖暖的。
每當天還沒有亮的時候,村民就開始上山打水,這潭水好像和江湖水暗通,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有一天,村民們正在打水的時候,忽然天昏地暗,電閃雷鳴,在空中飛來了一條青龍,一頭扎進了潭水之中。
傳說這條青龍因為犯了天條,被貶到此,怎料它卻不知悔改,繼續作惡多端,經常發大水,淹沒莊稼和房屋,百姓們苦不堪言。
這一日,一個云游的僧人經過此地,得知事情真相后,決定幫助村民鏟除青龍,村民們聞聽大喜,趕緊做了素食招待僧人。
第二天一早,僧人來到潭邊打坐,嘴中默默地念起咒語。
頃刻間,只見潭水翻滾,波浪滔天,那條青龍直接從潭中竄了出來,咆哮著一尾巴甩向僧人。
只見那僧人也不著急,從手中拋出兩枚銀針,只見銀光一閃,那青龍發出震耳欲聾的嘶吼聲,山中的飛禽走獸紛紛逃竄。
再看那條青龍,像一只無頭的蒼蠅,到處亂撞,直磕得頭破血流,僧人飛身躍起,手中不知何時多了一把利劍,閃著耀眼的寒光。
說是遲那是快,和尚揮劍朝青龍頭上斬去,只聽「啪」的一聲,龍頭落地,鮮血噴涌而出,染紅了一大片山巒。
緊接著,那龍身也番然墜地,不停地扭曲翻滾,大約過了兩盞茶的功夫,才沒有了動靜。
這個時候,躲在一邊的幾個大膽村民趕緊上前一看,只見那青龍的眼睛已被銀針刺瞎,所以才會到處亂撞。
僧人命村民將青龍的尸體火化,把龍骨埋在了潭水旁邊,于是,大家給潭水起了個名字--青龍潭,這座大山也被人們稱之為青龍山。
村民們為了表示感謝,到處募捐,在青龍潭旁邊建了一座寺廟,取名青龍寺。從此以后,僧人便在寺廟中住了下來,偶爾也會出去云游。
不久之后,高僧又收了兩個小徒弟,師徒三人一起在廟中修行。
這一日清早,小和尚外出打柴,忽然發現一個書生暈倒在樹下,他趕緊將書生背到寺廟中,又喚來了師傅。
僧人診了一下脈,對小和尚說道:「只是饑餓勞累所致,并無大礙,趕緊去準備膳食。」小和尚應聲退下。
書生醒來,用過齋飯之后,不久便恢復了力氣,然后起身跪拜,感謝救命之恩。
這個書生名叫郭子辰,乃是滄州府人士,準備進京趕考,誰料途中遭遇了劫匪,身上的銀子被洗劫一空,長途跋涉加上饑餓勞累,所以便暈倒在了山上。
郭子辰在寺中修養了兩日,臨行之時,僧人命小和尚給他準備了許多干糧,又給了他十兩銀子作為盤纏。
郭子辰感動萬分,對僧人說道:「如有機會,有朝一日我定會回來,報答大師的恩情。」
「這些銀子都是好心人布施的,也算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若將來你有了前途,能記得心系百姓即可!」僧人對郭子辰說道。
郭子辰點頭答應,然后拜別了師徒三人,繼續上路進京趕考。
第二年秋天,一向安靜的青龍寺門口格外熱鬧,小和尚趕緊出門查看,發現一個男人正騎著高頭大馬站在門前,身邊跟著不少隨從,旁邊還有一頂大花轎。
「小師傅,請問你是否還記得我?」男人從馬背上跳下來,對小和尚說道。
小和尚聽他這麼一說,又仔細打量了一番,才發現眼前的男子正是去年自己所救的書生。于是趕忙說道:「原來是施主啊,我記起來了!」
「你家師傅可在?請受累通報一聲,就說郭子辰來拜訪。」男子說道。
小和尚應了一聲,趕緊去通報師傅,僧人命小和尚將他們請進來,一同隨行的還有一個美麗婦人,正是郭子辰的妻子。
原來,郭子辰拿著僧人饋贈的銀子,終于在開考前趕到了京城,沒想到竟然高中一甲進士,被派回家鄉做了縣令。
妻子名叫麗珍,二人的父親是世交,麗珍和郭子辰從小青梅竹馬,郭子辰中了進士返鄉之后,在雙方二老的建議下,二人便拜堂成親,婚后甚是恩愛。
自從郭子辰上任以來,他體恤民情,經常微服私訪,為百姓們辦實事。
滄州府的百姓無不拍手叫好,因為上一任縣令是個貪官,無時無刻不搜刮民財,弄得百姓們苦不堪言。
如今的縣令確是憂國憂民,堪稱百姓的父母官。
郭子辰上任兩個月之后,見滄州府的百姓衣食無憂,到處是一片祥和的景象,感到無比欣慰。
這個時候,郭子辰想去青龍寺拜謝僧人,麗珍也要求一同去,郭子辰便答應了,想著順便讓妻子散散心,因為平時自己公務繁忙,很少陪妻子外出逛街、游山玩水。
見到僧人以后,郭子辰深深地施了一禮,說道:「多謝大師當日搭救和贈銀之恩,子辰今日特意前來拜謝,這50兩銀子捐給廟里,也了卻了我一番心事。」
「施主太客氣了,趕緊奉茶。」僧人吩咐道。
很快,小和尚端上了幾盞清茶,茶香悠悠,沁人心脾。
品了一會兒茶之后,郭子辰對妻子說:「讓丫頭陪著你去外面轉一轉,青龍山的風景特別優美,我和大師再閑聊一會兒。」
妻子點頭答應,在丫鬟的陪同下,出了青龍寺的門,青龍寺的旁邊,就是青龍潭,潭水明亮幽綠,猶如翡翠一般。
麗珍只覺得心曠神怡,「夫人,你看潭中有魚?」小丫鬟突然說道。
麗珍向潭中一望,果然有好多魚,在潭水中悠閑地游來游去,有一條大黑魚,特別引人注目,竟然仰著頭張著嘴朝岸邊觀看。
「夫人,那黑魚好像在看你呢!」小丫鬟又說道。
「傻丫頭,一條魚而已,怎麼會看我呢?」麗珍笑著說道,然后坐在了潭邊的大青石上,看著怡然自得的魚兒們在潭水中游來游去。
麗珍陪著丈夫在寺中住了兩日,便準備打道回府,恰巧這一日,僧人也準備出游,于是大家一起下了山,一個往東,一個往西,就此拜別!
郭子辰夫婦趕了兩日的路,方才回到家中,二人吃過晚飯之后,趕緊洗浴一番,以解舟車勞頓之苦。
就在夫妻二人剛剛躺下的時候,屋外突然電閃雷鳴,閃電猶如一道道利劍從空中劈下來,緊接著就是震耳欲聾的雷聲,頃刻間,狂風暴雨一起襲來。
夫妻二人甚是奇怪,這天氣也太不正常了,眼下已經到了深秋季節,怎會下起暴雨?
「砰砰砰……」外面似乎傳來了敲門聲,郭子辰一咕嚕爬起來,對麗珍說道:「這大雨天的,會是誰呢?」
「是不是朝廷有緊急公文?要不然怎麼會雨夜敲門?」妻子麗珍說道。
敲門的聲音越來越大,「我去看看吧,管家應該睡著了,再加上風雨聲大,他可能聽不見。」郭子辰說完,起身穿好衣服,拿了一把油紙傘,走出了屋門。
郭子辰出去了好一會兒也沒回來,妻子很擔心,正想起身出去查看,這時候,屋門被打開了,一股腥臭氣撲面而來,隨之郭子辰走了進來,衣服已經被雨水打濕。
「是誰敲門呀?」妻子趕緊問道。
「沒有人,是因為風雨聲太大了,我們聽錯了。」郭子辰回答道。說完,便將濕漉漉的衣裳脫下來,扔到了一邊,然后回到了床上,一把將妻子擁在懷里。
「你不是說今天太累了,要休息嗎?」妻子嬌羞地說道。
「我忽然間又覺得不累了。」郭子辰咧嘴一笑,接下來就是一陣翻云覆雨。
麗珍很是好奇,丈夫今晚生猛如虎,以前從未這樣過,而且身上有一股若有若無的腥味兒。
由于白天趕路太勞累,麗珍也沒有多想,很快便進入了夢鄉。
第二天雞叫第一遍的時候,麗珍被吵醒了,睜開眼睛一看,郭子辰沒在身邊,麗珍趕緊穿好衣服,走到外堂一看,只見丈夫正在大木桶中洗澡。
麗珍感到很奇怪,丈夫今天這是怎麼了?大清早怎會洗起澡來?
她走過去一摸桶里的水,發現水冰涼冰涼的,「天氣這麼涼,你怎麼用冷水洗澡?」麗珍問道。
「哦!昨天晚上被雨水淋了,沒來得及洗,今天早晨洗一下。」郭子辰回答完,便拿起身邊的布巾擦拭身體。
麗珍一聽,覺得丈夫說的有道理,也沒有再說什麼。
時間不太長,廚娘便將早飯端了進來,郭子辰收拾好之后,和妻子一起用飯。
「這早飯怎麼都是素的?」郭子辰看了一眼妻子說道。
「這都是你平時愛吃的飯呀,而且你一直喜歡吃素!」麗珍回答道。
「哦,也許是好久不吃肉了,有些嘴饞,中午的時候,吩咐廚娘多做些肉食。」郭子辰吩咐道,麗珍點頭答應。
郭子辰勉強用了一點兒早飯,然后就去了府衙。中午忙完公事以后,郭子辰回到家里,午飯已經做好,桌上多了好幾道肉菜。
郭子辰見狀,風卷殘云一般吃起來,功夫不大,就將幾盤肉菜吃得一干二凈,麗珍見他這個吃相,不由地暗想:「可能是丈夫太饞肉了。」
幾日之后,滄州府發生了一件怪事,李屠夫下鄉去買豬,一連好幾天不見回來,家人曾四處尋找,均不見蹤跡,只能報了官。
郭子辰馬上命衙役明察暗訪,多日過去,案件仍然沒有進展。
就在這個時候,縣衙又接到報案,有人在山上發現了一具白骨,衙役和仵作一起來到山上,只見那白骨整整齊齊地躺在地上,旁邊是一堆撕破的衣服。
仵作見到這白骨,不由得大吃一驚,這麼多年以來,還是第一次見到這個情景:白骨上面沒有殘留一絲肉渣,干干凈凈的如同打磨過一般,最令人驚奇的是,這白骨擺放整齊,竟沒有一絲凌亂。
衙役忙派人通知了李屠夫的家人,李屠夫的家人來了一看,旁邊的衣服正是李屠夫生前所穿的,由此判定,這具白骨正是失蹤多日的李屠夫。
家人見狀,悲痛不已,只能把李屠夫的尸骨帶了回去,然后買了一口棺材厚葬了。
此事很快傳遍了滄州府,人們都說,那李屠夫肯定生前遭了詛咒,才被剃了肉。此事在滄州府鬧得沸沸揚揚,人們談之色變。
不久之后,更詭異的事情發生了,僅僅一個月的時間,山上又出現了好幾具白骨,有的竟然掛在樹上,像蕩秋千一樣搖來晃去,家人通過辨認衣物,發現白骨都是他們這一個月來失蹤的親人。
這駭人聽聞的事件令人毛骨悚然,嚇得城里的人沒事兒都不敢出門兒,生怕自己會遭殃。
這件事很快傳到了知府那兒,知府馬上下令,讓郭子辰趕緊查辦此事,好給百姓一個交代。
郭子辰不敢怠慢,加派了人手明察暗訪,一個月的時間過去了,案件沒有一點兒線索。
這一天半夜,郭子辰接到命令,知府命他前去匯報案情,郭子辰簡單收拾一下便匆匆地出了門,帶著隨從趕往府衙。
就在郭子辰走后不久,下人來通報:「夫人,外面有一個和尚敲門拜訪,說是老爺的朋友。」
麗珍一聽,趕緊說道:「請大師進來!」
功夫不大,和尚從門外走進來,手里還提著一個大木桶,對麗珍施了一禮說道:「多日不見,夫人可好?」來人正是青龍寺的僧人。
「多謝大師掛念,我很好。」麗珍回答道。
「大師去云游,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今日來府上,一定是有事情吧!」麗珍問道。
「我此次前來,的確是有很重要的事情,需要夫人來幫忙,其實也是幫助你自己。」僧人說完,將大木桶放到了麗珍面前。
麗珍低頭一看,只見桶中有一條大黑魚,那大黑魚仿佛認識麗珍一般,竟在桶中翻騰起來,濺出一陣陣水花。
「大師,請問這是何意?」麗珍不解地問道。
「請夫人趕緊解開衣服,快取心頭血滴在桶中,晚了就來不及了。」僧人對麗珍說道。
麗珍一聽,立刻羞憤難當,生氣地說道:「大師與我丈夫是好友,怎可如此輕薄?」
「正因我與你丈夫是好友,所以才這麼做,你若是相信我,趕緊刺破胸口滴血,不然會后悔一輩子,老衲現在去外面等候。」僧人說完,出了屋門,并且轉身將屋門關得嚴嚴實實。
麗珍實在不明白,僧人為何讓她這樣做,又好奇地看了一眼桶中的大黑魚,只見大黑魚的頭直挺挺的露在外面,竟然流出了兩滴淚水,那眼光很是熟悉。
不知何故,麗珍的心仿佛被針扎了一下,有說不出的難受,覺得這其中肯定有隱情,于是選擇了相信僧人,趕緊找來一把剪刀,解開衣服朝胸前刺去。
麗珍強忍疼痛,把心頭血滴在水桶之中,那大黑魚在桶中不停地翻滾,突然間,那黑魚挺身一躍,跳出水桶落到了地上,竟然化作了一個男人趴在地上。
麗珍一驚,趕緊系好衣服,捂住傷口湊到前面一看,此人不是別人,正是自己的丈夫郭子辰。
「相公,你……你不是去知府了嗎?為何會變成大黑魚在桶中?」麗珍吃驚地問。
還沒等郭子辰說話,門「吱呀」一聲響了,僧人走了進來,郭子辰見狀,趕緊上前,跪倒在地說道:「多謝大師,你又救了我一命。」
僧人扶起郭子辰說道:「大人不必言謝,幸虧一切還來得及。」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麗珍看著兩人,繼續問道。
「夫人,你不要著急,聽我慢慢給你道來。」郭子辰嘆了一口氣說道。
原來,這三個月來陪在麗珍身邊的郭子辰是假的。
那一日,麗珍跟隨丈夫去青龍寺拜謝僧人,在青龍潭邊游玩的時候,被潭中的大黑魚看到,大黑魚被麗珍的美貌所吸引,不曾想天下竟有如此俏麗的女子,于是心生邪念。
平時,僧人每日五更時分便起床,坐在潭邊的大青石上誦經,天長日久,潭中的大黑魚聽經有了靈性,便能幻化成人形。
待到麗珍夫婦在山下與僧人告別之后,大黑魚便化作一陣青煙,一路跟隨郭子辰來到了滄州府。
到了晚上的時候,大黑魚施法,立刻讓狂風暴雨洶涌而至,借郭子辰出來查看之際,將它變成大黑魚,用法術送到了青龍潭中,而自己則化成了郭子辰的樣子,迫不及待地占有了麗珍。
并且經常趁機化作黑煙,到山上去尋找目標,將人殺害之后,再把尸肉吞噬干凈,一段時間下來,竟然殺害了好幾個人,原來城中白骨案都是黑魚精所為。
僧人這次出行云游,路途比較近,僅僅用了三個月就回來了,當他清早在青龍潭邊打坐念經的時候,發現潭中大黑魚的表現和平時不一樣。
以往的時候,只要僧人一來,大黑魚就靜靜地浮在水面上,一動不動。而此時的大黑魚,見到僧人到來之后,不停地在潭水中躍起,顯得焦躁不安。
僧人見狀掐指一算,立刻大驚失色,趕緊回到寺中拿了一只木桶,帶著大黑魚匆匆趕往滄州府。
要想讓郭子辰變回人形,必須用心愛之人的心頭血滴在身上,方能破除妖法。如果超過一百天之后,此妖術無法可解,眼下馬上就到一百天了。
但是天機不可泄露,此事不能說破,麗珍能不能照做,那就要看天意了,好在麗珍及時用心頭血救回了丈夫。
麗珍得知事情的原委后,一下撲到丈夫懷中,哭著說道:「不曾想這三個多月來,你竟然在青龍潭受苦,如今我被那妖怪臟了身子,哪里還有臉見人?」
說罷,麗珍一頭向墻上撞去,郭子辰眼疾手快,一把抓住妻子說道:「此事錯不在你,都是那妖怪做的孽,你若走了,我絕不會獨活。」
麗珍聽丈夫這麼一說,竟然委屈地大哭起來。
「當下之急,我們必須收了那黑魚精。」僧人突然說道。
「對,還請大師想辦法,殺了那個妖孽,為城中的百姓報仇。」郭子辰咬牙切齒地說道。
「要降服那黑魚精,還得有勞夫人幫忙……」僧人如此這般交代了一番。
到了傍晚時候,那黑魚精才匆匆回來,進門就說道:「餓死本官了,趕緊上飯。」
功夫不大,廚娘便將一桌豐盛的飯菜擺放好,黑魚精拿起筷子,狼吞虎咽般吃起飯來。
「夫君,勞累了一天,喝點兒酒解解乏吧!」麗珍說完,給黑魚精倒了一杯酒。
黑魚精接過酒杯一飲而盡,麗珍趁機又倒滿了酒杯,他一口又喝干了,在麗珍地勸說下,黑魚精喝了不少酒,已經醉意熏熏。
「娘子,讓我們趕緊歇息好不好?」黑魚精吐著酒氣說道。
「行,那我就陪夫君好好休息。」麗珍說完,扶著黑魚精來到了內堂。
那黑魚精借著酒勁,一下把麗珍撲倒在床上,結結巴巴地說:「娘子,你今天真漂亮,我想……」
黑魚精的話沒說完,直接吻住了麗珍,麗珍強忍住內心的惡心,假意迎合黑魚精,一只手撫摸黑魚精的后背,另一只手偷偷地伸到枕頭下面,悄悄地摸出一張紙,一下貼在了黑魚精的頭上。
只聽「啊」的一聲慘叫,黑魚精滾落到地上,極其痛苦地對麗珍說:「娘子,我待你不薄,為何要害我?」
麗珍起身惡狠狠地說道:「你這個該死的妖孽,不但玷污了我的清白,還用妖法將我夫君化作黑魚,讓他在青龍潭中受苦,卻口口聲聲說待我不薄,今日你的死期到了。」
麗珍的話剛說完,僧人和郭子辰便從屏風后面閃了出來,黑魚精一看,知道大事不好,趕緊跪地求饒:「大師,請饒命。」
「你這孽畜,我早已知曉你有了靈性,盼你能修成正果,誰知你卻褻瀆人妻,傷害無辜,我今日定當除了你,為那些死去的人報仇。」僧人說完,又取出一道符紙,貼到了黑魚精后背上。
那黑魚精哀嚎不止,瞬間現出了原形,黏糊糊的身體在地上彈來彈去,隨著時間的推移,大黑魚竟然化作了一灘血水,麗珍趕緊清理干凈。
高僧見妖孽已除,便要告辭離去,郭子辰夫婦一再挽留,高僧執意要走,趁著茫茫的夜色消失不見。
從此以后,滄州府又恢復了以往的平靜,再也沒有出現過詭異之事,郭子辰一直堅守勤政愛民的原則,為百姓謀福利辦實事,成了百姓心中的父母官。
一年之后,麗珍生了一個漂亮的女兒,在丈夫的體貼呵護和開導下,麗珍慢慢地從陰影中擺脫出來,夫妻二人恩愛如初,似乎什麼事情也沒發生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