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劉邦死后,雖然是劉盈繼位為帝,但朝政大權一直都在呂后手中,以致劉盈抑郁而死。之后呂雉成為西漢的最高統治者,呂后為了鞏固呂家在朝中的地位,立自己的兩個侄兒為王,打壓劉氏宗親。
公元前180年8月18日,呂后臨終前更是將其封為上將軍,整個京城的軍隊,任其調遣,可以說呂祿是當時執掌兵權最高統治者。并且再三叮囑兩個侄兒不要離開京城,甚至可以不去為她送葬,目的是確保呂家的掌控權。
然而侄兒呂祿在呂后駕崩后卻不聽勸阻出城游玩,結果讓呂氏全族被誅殺殆盡,大權再次回到劉氏手上。那麼呂祿為何不聽勸阻執意出城游玩呢?這就得從「酈寄賣友」說起。
酈寄是西漢名將酈商之子,他和呂祿因為年齡相仿,是最好的好朋友,倆人經常出外游玩打獵。後來呂祿因為姑媽呂后的全力提拔,呂祿成為漢朝地位最顯赫的男人。而酈寄還只是個當年的高官二代。
但是呂祿并沒有因為地位身份的變化疏遠了這位好友,也正是在呂后死后,呂祿不開心的時候。酈寄專門到呂祿府上拜訪好友,雖然彼時的呂祿憂心忡忡,但他還是熱情地接待了這位好友。
并且對酈寄傾吐了他的苦衷,由于呂后走后,當時的后漢少帝年齡尚小,無法把持朝政。作為呂氏外戚當然是想繼續控制后漢少帝,而劉氏宗親和功臣集團也是蠢蠢欲動。可以說此時的漢朝是山雨欲來風滿樓。
而就在此時,劉邦的庶長子劉肥的兒,齊王劉章居然起兵直抵滎陽,而呂祿派名將灌嬰帶領數萬大軍前去征討。誰知灌嬰一直追隨劉邦,是劉氏宗親的忠實擁護者。在他看來如果幫呂祿征討齊王劉章,無疑是背叛劉邦,所以他駐兵滎陽不動。
當時的呂祿正為此事煩惱,酈寄于是便幫呂祿分柝說:你已經是親王了,如果把權力交出去,回到你的封地,也是一個逍遙自在的王爺;如果你要誓死和劉氏宗親對抗到底,結果鹿死誰手也不一定。
酈寄眼見自己的建議并沒有說動呂祿,便對呂祿說道,不如我們倆一起出去游玩一番,這樣放松一下也許問題就解決了。呂祿本是好游玩之人,對酈寄的建議馬上動心了,于是決定和他出城游玩。
然而呂祿不知道的是,此時的酈寄可不是以摯友的身份來為他排憂解難的,他的目的就是要把呂祿騙出京城,好讓周勃兵不血刃的拿到兵權。也正是呂祿的一念之差出城游玩,竟讓呂氏遭遇了滅門之災。
因為呂祿派灌嬰東征平叛,灌嬰卻把部隊駐扎在滎陽,并且派出人馬與當時的齊王劉章,周勃,陳平取得聯系,準備里應外合消滅呂氏家族。當時的陳平因為呂后,雖然身為相國,卻被迫隱退家中,很難插手政務。他的權力,完全都被另一位相國呂產接管了。
而身為太尉的周勃,更是被呂后限制的連軍營都進不去,根本沒機會接觸軍隊,完全就一個光桿司令。因此在接到灌嬰要與他們里應外合一起誅滅呂氏時,他們便立即行動起來。但若是呂祿聽從呂后的安排,至始至終都不出京城,恐怕也不會讓呂氏家族慘遭滅門之災了。
而這時陳平找到酈寄的父親并把他扣押起來,以此來威脅酈寄為他們游說呂祿出城。而呂祿并沒有想到曾經的摯友已經今非昔比出賣了他。
正當呂祿出城后,周勃利用皇帝身邊的紀通假傳了皇帝的圣旨,幫自己作證,允許他進入軍營,這樣憑著他多年的帶兵經驗,他順利拿到了呂祿掌握的北軍營。之后周勃又讓酈寄連蒙帶騙讓呂祿交出了兵符。
周勃拿到兵符后便帶上北軍營的士兵,直接去問呂產掌握的南軍營士兵,到底是支持劉氏宗親還是跟呂氏外戚跑,土兵們眼看太尉兵符在手,當然選擇支持皇帝,所以京城南北兩大軍營都被周勃掌控。
而掌握南軍營的呂產卻帶著親信隨從來到皇宮,準備逼后漢少帝遜位。可是沒有了軍隊制控權的呂產卻被起兵的劉章所殺。呂產的南軍營也被周勃輕而易舉的接管,到此時呂后為呂家留的后手全部被周勃陳平拿下,為了讓自己成為新一代帝王的功臣。
周勃,陳平把呂氏全族誅殺殆盡,就連主動交出兵權的呂祿也沒有逃過厄運。而呂氏家族之所以慘遭滅門之災,皆是因呂祿一念之差,相信了好友酈寄的謊言。不過最終背叛好友的酈寄也落得凄慘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