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子夫真正的魅力,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她能滿足漢武帝的欲望。
漢武帝想要兒子,她就能給漢武帝一個兒子;漢武帝想要打匈奴,她能帶來衛青、霍去病這樣的頂尖戰神 ;漢武帝想要后宮和睦,她就把后宮打理的井井有條;漢武帝想要權力,衛子夫就帶著衛家,幫忙控制朝堂……
而衛子夫帶來的這些嫁妝,都是那位陳阿嬌無法提供的。至于愛情,陳阿嬌能給漢武帝,衛子夫其實也能給。
所以最后,漢武帝會選擇衛子夫,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有關衛子夫上位的奮斗史,我們得從她家的家族故事開始說起。
衛子夫的母親,姓名不詳,史書上稱其為‘衛媼’。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衛家的老太太。
這個衛家的老太太,是今天的山西臨汾地區的人。衛老太太出身底層,當時山西這邊,又算是北方邊境,常年受到匈奴人的襲擾。所以這地方的老百姓,當時其實活的挺困難,而且也沒有什麼太好的出路。
所以後來,衛老太太年輕的時候,為了生活,就去了當地的侯府做仆人。而在山西臨汾地區,當時只有一座侯府,那就是平陽侯府。初代平陽侯,就是當年那位漢初的開國功臣曹參。
在侯府做仆人,雖然身份似乎不太體面,但卻可以吃飽穿暖,日子其實也算過的不錯。後來,衛老太太更是找了一個姓衛的男人,生了三女一子。三個女兒當中的老三,就是衛子夫。而這唯一的兒子,則是不是衛青,而是叫衛長君。
對于衛子夫她爹的身份,千百年來,一直都是一個謎!我們只知道,他是出身底層,確實沒啥可值得多說的。但問題是,後來衛子夫可是做了皇后!按照正常的禮儀制度,衛子夫當上皇后之后,哪怕自己親爹再沒本事,也會受到追封,名垂青史。
但問題是,史書上對于衛子夫的這個父親,偏偏沒有任何記載。而且,後來衛子夫當上皇后之后,好像也沒追封過他。
更離譜的是,後來那位衛老太太,似乎又另嫁了一個姓鄭的男人。嫁給這個姓鄭的男人之后,衛老太太又生了三個兒子。這三個兒子當中的大兒子,才是那位著名的名將衛青。
既然已經改嫁了,為什麼衛老太太后面生的兒子,不姓鄭卻姓衛呢?這事,后世就真的沒人能說得清了。但如果真按父姓算,衛青其實不應該叫衛青,而是應該叫鄭青。
總之,衛家的上一代人,其實就挺亂的。當然,這事在當時那個年代,也不算太稀奇。因為漢朝初期的時候,國家推行黃老之道,沒有后世那麼多的條條框框。所以當時的女子,改嫁之類的事情非常正常。就比如說漢武帝他媽,在嫁給漢景帝之前,其實就曾經嫁過人,而且還生過孩子。
因為父母出身底層,母親又是侯府的一個仆人。所以衛子夫的出身,已經是低的不能再低了。而等到衛子夫稍微長大一些之后,為了將來能有更好的出路,衛媼就把衛子夫送進了平陽侯府,也做了一個歌女。
對于衛子夫來說,這其實已經是一個不錯的出路了。侯府的歌女,雖然聽上去身份不高,但未來如果能被侯府內的某個主人看上,然后納為妾室,其實也可以。而且,衛子夫長得比較好看,走這條路的成功機率,似乎也比較大。
不過,就在衛子夫做了歌女之后,有一個關鍵人物出現了。正是這個人的出現,徹底改變了衛子夫的一生。
這個人,就是漢武帝的的親姐姐,平陽公主。
漢武帝的這位姐姐,之所以被稱作平陽公主,不是因為她的封號是平陽公主。平陽公主真正的封號,其實是陽信公主。只不過她成年之后,嫁給了當時的平陽侯。所以在這之后,她才被大家稱之為平陽公主。
這就好像衛老太太原本不姓衛,但是嫁給一個姓衛的人之后,就被大家稱作‘衛老太太’一樣。
作為漢武帝的親姐姐,平陽公主一直比較受寵。尤其是漢武帝登基之后,平陽公主的地位,更是水漲船高。嫁到曹家之后,平陽公主在曹家內部的地位,那也是相當的高了。
所以接下來,平陽公主很快接管了平陽侯府的內宅。所有內宅的事情,都歸平陽公主處理。如此一來,衛子夫作為侯府的歌女,自然也就歸平陽公主管了。
這里多說一句,在漢朝的時候,封地和居住地,有可能是不太一樣的。就比如說平陽侯府,封地雖然在山西臨汾那邊,但是他們家的高層,有可能并不住在山西,而是住在京城這邊。
這事比較容易理解。畢竟,大家都是頂級權貴,都喜歡找熱鬧繁華的地方居住。這事當年漢文帝在位的時候,還曾經專門下過圣旨,要求大家返回自己的封地生活。
畢竟,都住在京城,各地物資都往長安城運,也挺費勁。但是後來,因為大家都想在長安生活,所以這條命令,後來也就不了了之了。
所以平陽侯府這邊,情況也是如此。雖然封地在山西那邊,但是平陽公主和她的丈夫,卻常年住在京城這邊。因為主人住在京城這邊,所以連帶著侯府的那些下人仆役,自然也都得搬到京城這邊的侯府生活。
就這樣,衛子夫以歌女的身份,搬到了京城這邊。
再之后,又過了一段時間。直到公元前139年春天,按照當時的習俗,那一天,漢武帝去自己家的祖墳上墳。回來的路上,漢武帝正好路過平陽公主他們家。作為弟弟,漢武帝自然得進來坐坐。
此時的漢武帝,心情其實比較郁悶。當時他已經即位快兩年了,但是手里的權力,卻非常有限。朝政大權,都掌握在他奶奶竇太后手里。
就在一年之前,漢武帝剛剛登基的時候,曾經充滿了雄心壯志,想要發起一場新政,改變這個國家。但結果,對于漢武帝的這場改革,竇太后卻并不買賬。最后不但全盤否定了漢武帝的計劃,甚至還直接干掉了他的老師。并且將他提拔上來的那些儒家學者,全都清理干凈了。
這件事,后世史稱建元新政。
建元新政的失敗,讓漢武帝郁悶了很長一段時間。最關鍵的是,在這之后,漢武帝悲哀的發現:似乎只要自己奶奶還活著,自己就注定不可能有掌權的機會。所以接下來,漢武帝就只能開始韜光養晦,暗中培植自己的人手,慢慢等著竇太后去世了。
另外,因為漢武帝和竇太后掰手腕,那位皇后陳阿嬌,處境就很尷尬了。因為陳阿嬌既是皇后,同時也是竇太后的親外孫女。
按照以往的歷史,此時漢武帝如果想要爭權,最好的選擇,就是扶持自己皇后他們家,去和自己奶奶打擂台。但問題是,陳阿嬌的這種特殊身份,又注定陳家不可能滿足漢武帝的需求。
這樣一來,漢武帝對于陳阿嬌,自然也就有點失望。而且,陳阿嬌本人,身體有點問題。嫁給漢武帝好久之后,都沒能生下一個孩子。對于一個皇後來說,這顯然是最致命的缺陷。
所以在這之后,漢武帝就開始想要找其他女人了。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那一天,漢武帝來到了平陽公主家里。作為姐姐,平陽公主自然要好好招待漢武帝。同時,平陽公主又讓自己府上的歌女,出來給漢武帝跳舞助興。
結果在跳舞的時候,漢武帝一眼就看中了衛子夫。至于原因,據說是因為當時的衛子夫,有一頭烏黑亮麗的秀發,然后跳舞跳的又特別好。這樣的衛子夫,要是換到今天的話,絕對堪稱‘宅男殺手’了,出道當明星都沒問題。
所以這一天,漢武帝一眼就看中了衛子夫。再之后,漢武帝趁著換衣服的時候,讓衛子夫服侍自己換衣服,然后就直接臨幸了衛子夫。
這就是漢武帝和衛子夫故事的開始。
得到皇帝的臨幸之后,衛子夫自然也就不再是普通人,直接被漢武帝帶回了皇宮。不過,回到皇宮之后,接下來的一年里,漢武帝卻再也沒有臨幸過衛子夫。
這主要是因為,當時宮里還是那位陳阿嬌說了算。陳阿嬌本人比較支持一夫一妻制,不喜歡漢武帝去找其他女人。再加上對于漢武帝而言,之前的相遇,本來就是無聊時候的一場邂逅。當時他也沒往心里去,後來也就逐漸把這事忘了。
直到一年多以后,按照當時的規矩,有些宮女年齡大了之后,需要被送出宮,回歸正常生活。這一次,漢武帝負責把關的時候,終于再次見到了衛子夫。而當衛子夫再次見到漢武帝之后,也沒想要什麼寵愛,只是希望漢武帝放自己回家。
但這一次,漢武帝終于想起來衛子夫。再加上當時漢武帝和陳阿嬌之間,感情越來越差。所以那一天,漢武帝就再次臨幸了衛子夫。
而那一天之后,衛子夫就有了身孕,後來給漢武帝生下了一個女兒。這一下,衛子夫一步登天了。
要知道,在這個女兒之前,漢武帝沒有任何子嗣!估計之前的漢武帝,甚至都得懷疑自己身體是不是有問題。而這個女兒的出現,則是讓漢武帝第一次有了做父親的感覺。
自此之后,漢武帝就把這個長女,當做掌上明珠一樣對待。而衛子夫這位母親,此后自然也就越來越得寵,就此一發不可收拾。而衛子夫得寵之后,衛家的那些兄弟姐妹,也開始迅速被提拔上位。
因為當時漢武帝正急需抓權,衛家人的存在,恰好解了漢武帝的燃眉之急。于是在這之后,衛家的幾個兄弟,基本上全都被提拔到了要害職務。
又過了幾年之后,隨著那位竇太后去世,漢武帝開始正式掌權。掌權之后的漢武帝,為了打擊竇家,徹底掌權,後來就廢了陳阿嬌的皇后之位,改立衛子夫為皇后。而衛子夫當上皇后之后,很快又再次有了身孕,最后給漢武帝生下了第一個兒子劉據。
等到劉據出生之后,很快就被立為太子。再之后,衛家人又在漢武帝反擊匈奴的過程當中,擔任了至關重要的角色。在這之后,衛子夫自然也就達到了自己人生的頂點,衛家更是權勢滔天,成了當之無愧的第一外戚家族。
這就是衛子夫上位的全部經過。
縱觀衛子夫的上位史,我們不難發現:衛子夫能成功上位,確實有一定的運氣在里面。如果衛子夫沒有得到平陽公主的推薦,她根本不可能有機會接觸漢武帝。
但是,接觸漢武帝之后,衛子夫的成功,就全都是她自己以及衛家自身的原因了。
說到底,衛子夫能夠成功上位,除了運氣之外,更重要的,還是她自身的原因。因為她滿足了漢武帝對于事業的需求,所以後來,她才能當上皇后,并且帶飛整個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