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妓院,我們腦中常常浮現那些煙酒滿地,姑娘們花枝招展,一片鶯歌燕舞的銷魂窟。
甚至有人會「羨慕」那些穿越小說中的主角,可以回到古代逛逛青樓,體驗別樣的一種風情。
但事實上,古代的青樓可不是人人都能去的,普通人怕是連門口都進不去。
這里面又有什麼秘密呢?
之所以說,并非人人都能逛青樓,是因為古代青樓不是一般人能去的地方。我們印象里的煙花巷,那不是青樓,僅僅只是中國古代性產業體系中的一部分。
據史學典籍記載, 早在夏商時期,中國就已經有性從業者的存在,只不過當時這只是統治階級內部流傳的「玩物」罷了。
直到 春秋時期,在管仲治理下的 齊國才出現面向全社會的妓院,娼妓才成為普羅大眾能接觸到的職業。
以 職業性質區分,可分為歌妓、舞妓、樂妓、優妓;
按照 所屬性質來區分,又可分為公妓與私妓;
按照 服務對象來區分,娼妓可以分為宮妓、官妓、營妓、家妓、市妓等。
各個種類的妓女之間,才藝與工作內容差距極大,不能一概而論。
比如歌妓、舞妓一般賣藝不賣身,家妓與官妓一般只服務小范圍的人群。
我們語言習慣中,在大街上攬客的妓女一般屬于公妓,市妓。
不僅是妓女分好多種,妓院也可以分為低、中、高三個檔次。
我們固有觀念中的妓院,實際上只是古代性產業體系中 最低檔的一級。這種低級妓院在古代被稱為 寮或 「娼寮」。
在漢語中, 「寮」一般指小屋或者是長排房,總之是裝潢和結構相對簡陋的房屋。
因為古代條件艱苦,有些妓院甚至是開在土中挖出的窯洞之中,僅以布簾遮擋。所以北方也稱這種低級妓院為 「窯子」。
在這些「寮」中,從事性行業的妓女一般被稱為「娼」,當然也有一個我們更熟知的名字,即「窯姐」。
「娼」的入行門檻普遍不高,平均姿色和才藝也都無亮眼之處。她們身份地位和收入都很低,平常辛苦一次所得也不過幾文錢,只夠一頓糊口。
為了生計「窯姐」們只能強忍著心中的苦楚繼續侍奉新登門的嫖客。是古代封建社會階級體系中最卑賤的存在。
比「寮」 高一檔的中級娛樂場所一般被稱為 「勾欄瓦舍」或規模稍大,有獨立建筑的妓院。
「勾欄瓦舍」一般被認為成型與中國 宋元時期,客人在其中可以體驗到「吃喝玩樂」全方位的享受體驗。
除卻品質更佳的餐飲服務外,在「勾欄瓦舍」中還提供各種意義上的娛樂服務。
恰逢當時市民文化興起,民間產生如宋代小說匯演、元曲一系列優質的文化產品,所以戲劇與曲藝表演也成為「勾欄瓦舍」中非常重要的表演內容。
可如果客人們不滿足于這些文娛作品,還想欣賞其他更「攢勁兒」的節目,老闆們自然也會為客官們提供更加撩人的歌舞表演,甚至是性服務。
相較于娼寮,在這里工作的「姑娘」無論在才情和顏值上都更加優秀,當然客官們每次在這里的花銷也自然更大。引用現代的話來說:「在會所里開個人頭馬,萬八千的,小意思」。
按照馬斯洛需求理論,人在解決[生·理·需·求]后,往往會更注重社交和精神上的認同需要,這就對中國古代的性從業者們提出更高的要求。
即便「勾欄瓦舍」里面姑娘再推陳出新、千嬌百媚,但太容易得到的東西總不能引得他人珍視。
在豪富和士人這些性產業的高端客看來,他們早已對那些用銀票和元寶就能砸倒的「庸脂俗粉」厭倦不已。 那如何能讓客官們更加「喪心病狂」地在娛樂場所「撒幣」呢?
正所謂「妻不如妾,妾不如妓,妓不如偷,偷不如偷不到。」
要想讓豪客們慷慨解囊,就需要勾引他們骨子里最大的欲望,即「優秀到不易得到」,也就是人心中所謂「賤」的劣根性。
其實這個道理非常好理解,正如有錢的人們往往喜歡購買品質不明,但價格驚人的奢侈品一樣。
顯赫階層的人普遍懷有彰顯自己身份和價值的強烈欲望,狂掃奢侈品、享受「高檔」服務,并非是他們鐘情那造型和品質, 而只是單純地顯擺,「我享受的你得不到」罷了。
同理,如果想讓男人們為姑娘一擲千金,就必須為他們打造出,外表與內涵并重、集美貌與才華于一身——風塵女子中的奢華象征、堪稱古代「流量網紅」的高檔妓女,讓豪客們得到物質與心靈上的雙重虛榮。
所以,作為古代性產業體系中 最高端的存在,青樓和其所依仗的 花魁體系就悄然而生。
青樓,在舊時又稱 秦樓楚館,是指裝修奢華,用青漆涂飾的精致樓房。
當時能出入其中的,都是人富貴與地位的象征。所以,青樓的定位絕不僅僅是妓院那麼簡單。
在中國古代,青樓不是一個簡單的[色.情]交易場所,它還是最重要的社交娛樂場所。很多達官貴人、儒士商賈,都以青樓作為主要集散地的,重大禮儀活動也多有青樓人員到場。
可以說, 青樓文化是中國各階層文化的一個混合體。
此外,青樓在過去還是最重要的消費場所,它不僅自身消費巨大,還引導著全社會的消費潮流,直接刺激著商品經濟的發展。
青樓更是一個集人員培訓、演員表演、「偶像」與粉絲互動,最終達成流量變現的「粉絲經濟」體系。
那青樓里面的姑娘們真就是「卓爾不凡」嗎?與其他地方的娼妓相比,究竟有哪些區別呢?
古代青樓與花魁女子是怎樣的身份和地位呢?
引用不甚恰當的例子, 青樓就相當于如今的演藝培訓機構,而 花魁娘子就等同于現如今的網紅和流量明星。
在古代,青樓就刻苦鍛煉手下姑娘們的文化才藝,充當起文藝培訓機構。
青樓主事往往會從社會上 招收年齡低于17歲的青年女孩。因為年齡越小的女孩,往往具有更強的塑造性和學習潛力,能夠在才藝和風情上有更強的造詣。
自打進入青樓之后,女孩們大到姿勢儀態,小到神態表情,都需要經過「專業人士」精心設計。
如此以來,讓姑娘們褪去身上的「煙火氣」,成為能以一顰一笑迷倒萬千少男的「女神」。
另外,老鴇及青樓的老闆們往往會高價聘請專門的師傅,嚴格調教手下姑娘們的文化素養和審美,培養她們如彈琴吹簫、品茶賞花、畫畫、圍棋、骨牌等情趣技能,以增進其魅力。
可以說在古代,能夠棲身于青樓的風塵女子,每一個都是堪稱「選美冠軍」的優質女性。
其容貌之較好、形態之婀娜、才藝之優秀,絕非是現如今訓練時長兩年半,就依靠炒作匆忙出道撈金的「小鮮肉」,「美少女」可比擬的。
而青樓老闆們苦心訓練這些姑娘們也含有深沉的目的。
其一, 是為了在與同行的「流量爭奪戰」中處于有利的地位。
所謂「世上沒有人永遠18歲,但永遠有人18歲」。
光靠色貌縱橫「花壇」是不能長久的,擁有豐富的文化知識和較高的藝術文化素養,才是在「萬花從中」殺出重圍的比較優勢。
其二, 是為了得到色藝服務對象的寵愛或青睞。
因為在古代,貴族、士人和儒商是高檔妓院最主要的服務客戶。所以,如果想得到他們的追捧,就必須以魅力征服這些社會「高凈值人群」,提高自身的文化藝術的修養水平,做到經史子集均有涉獵都是必備基礎。
這樣的女性在中國古代都因姿容艷麗、談吐不凡、能歌善舞、才情卓絕而受到達官貴人、富商巨賈和文人騷客的追逐捧場,無不名噪一時。
如宋代的李師師、明代的柳如是等人,都憑借其才藝,備受文人騷客喜愛。
每日,等待與「明星」見面的粉絲都會在青樓門口都排起長隊,其付出的花費與禮品,讓青樓賺得巨量財富。
待姑娘們「出道」之后,青樓內部和各個青樓之間還會舉辦 「選美大賽」。
儒商、老闆、甚至是當朝才子們會從品、韻、才、色四個方面,對風塵女子進行打分。
并參照朝廷科舉制度,評選出狀元、榜眼、探花等級別。「選美狀元」就是所謂的 「花魁」。
經歷「選美大賽」后,包括花魁等一眾青樓女子就能開啟自己的名妓生涯。
在古代她們就如同明星一樣,獲得社會的極大關注,甚至朝堂大員也會鐘情這些「潮流女性」。
如李師師就受到宋徽宗趙佶的垂青,柳如是甚至令當朝探花郎錢謙益將其娶為妻室。
而最為人所知的,就是才子與青樓名妓間的交往與糾葛。
事實上, 古代層次高、文化修養好的青樓女性都是在與文人士子的交往中,得到他們的認可與愛憐,進而被捧紅為名妓的。
所以,能與文人學士相來往,不僅是青樓女性們追求的理想,而且也是她們感到很榮耀的事情。
而同時,名妓與才子的交往,也客觀上促進中國古代文學的發展與成就。
如在宋代仕途不順的柳永,便在與花魁耳鬢廝磨之余,寫下《雨霖鈴》中: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的千古名句。
這句雖為體現他與佳人分離的不舍之情,但又何嘗不是一種情懷呢?
再如唐代名妓薛濤,容色才調尤佳,詩詞酬對上更有一番過人功夫。
據記載: 「濤每承連帥寵愛,詩達四方。唐銜命使臣每至蜀,求見濤者甚眾。」
講的就是薛濤憑著自己的詩歌與當朝的封疆大吏、文人交往,獲得「女校書」的名號,后人將其詩篇收集在《洪度集》之中。
對此,《中國娼妓史》的作者王書奴曾有過感嘆,他表示了解到的唐宋元詩妓、詞妓、曲妓,多如過江之鯽,他明白娼妓不但是文人墨客的膩友,還是贊助時代文化學術的功臣。
那人們要如何才能見到這些才貌雙全的奇女子呢?
是不是我們有錢,就能稱霸青樓,在群花之間縱橫呢?
非常不幸,不能!
通過前文中,對青樓檔次定位和名妓顏值與文化才能水平的介紹,我們就能感受到,在古代去青樓游玩,絕對是一件十分不菲和費力的事,而事實也確是如此。
在封建時代, 身上不懷揣幾千兩銀子,肚子里沒幾斤墨水,在青樓是寸步難行。
依據如《東京夢華錄》和《三言二拍》等文學作品的記載,我們大體可以摸清在古代逛青樓的流程與花費。接下來,讓我們展開想象,如何才能一親花魁們的芳澤?
期初,我們走到青樓的門口,眼含對煙花之地的向往,我們會遇到一位身著粗俗色彩艷麗的人招呼我們,這就迎來 逛青樓的第一步——喊堂。
青樓門口一般設有招呼客人的龜公或老鴇,他們一遇到有人門口流連便會上前高聲招待,大概類似于我們進入洗浴中心時,門童大喊的那聲「來賓一位里面請」。
入得大門后,自然就來到大堂。
在下人的引導下,我們會看到一位女婢端著個盤子站到我們身徬。這就是 來青樓玩樂的第二步,點花茶。這個點花茶相當于我們去會所或酒吧里面的門票錢,也就是所謂的低消。
不過,這杯低消花茶的費用著實不少,根據青樓裝潢和姑娘們名氣有不同的檔次,從幾百兩到幾千兩白銀不等。
若是放在如今,合著去這種「高檔娛樂會所」開心一次,光是門票錢就在3000元到2萬元不等。
點過花茶后,我們就可以在大堂自由玩樂,身邊也會有些稍有姿色的女子相陪。在這哄然大堂聊天吟詩,倒也算熱鬧。
但如果想再享受些更高檔的服務,那就需要推進到 第三步,點酒。
所謂支酒,即點上一杯酒,也就是上樓點卡座,包雅間。畢竟,若是達不到消費標準,客官們是不能上樓一睹姑娘們芳容的。
在青樓中,點酒的價格一般已經在500兩到數千兩白銀之間。這意味著,從進入青樓到進入包廂,此時我們最少已經消費1.8萬元。
進得包間中,我們也不能光坐著吧,點些茶果酒菜我們又要多花幾百兩。
到此時,我們有兩個選擇:
一是就此打住,呼朋喚友玩樂或談事;
二是繼續自己的「尋花」之旅。
倘若選擇后者,那就正式進入到古代「粉絲追星」的流程之中。
古代 「粉絲追星」第一步,賽詩。
登樓后,欲求名花的客人會將準備好的詩題寫到旗樓的影壁墻上,讓婢女抄下來拿去給小姐看。
若是詩篇確屬原創,且意境入得了美人「法眼」,自然就進入下一輪,否則豪客們的旅程便會止步于此。
這還不算完,通過「詩篇測試」的人會進入到安排好的 「群體面試」,也就是打茶圍中。
打茶圍,也被稱作 「打茶會」,指的是,在青樓中飲酒取樂、吟詩作賦、賞花品茶的活動。
在打茶圍的過程中,一般不設固定話題,但有時美人也會主動「出題」考驗幾位入選的才子。
這個環節其實是花魁們篩選「粉絲」的重要環節。
已然在青樓中豪擲千金的客人們,若想在此環節脫穎而出,博得美人青睞,就只要依靠自己的才學與品味。而美人們也會吩咐奴婢們記錄客人們的樣貌、談吐與學識。
若是確有才華出眾者,她自會沐浴梳妝,準備迎接客人。
推進至此,就來到最激動人心、也是最有故事的 「明星粉絲線下見面」的環節。
古代,這叫 「入幕」,指的是客人得以進入花魁私密閨房。成語 「入幕之賓」就與這一詞匯有關。
可此時才子儒商們可千萬別猴急進門,在一睹佳麗芳澤之前,還需要支付小費。
這里的小費,并非是給集萬千少男寵愛于一身的花魁,而是給她身邊的下人們。
都說「閻王好見,小鬼難纏」,若是受到下人的刁難,被穿小鞋不說,還有可能觸犯美人的忌諱。
可奴婢們一旦得了好處,自然也會提供各種方便,還能告知客人花魁的習慣和好惡。
一般意義上,所謂 喝花酒就是逛青樓的最后一步。
喝花酒,顧名思義,指的就是姑娘與客人聊天吃酒。
實質上,這也是花魁與豪客們的一次「相親面談」,雙方關系能否更進一步,都要看兩人在思想和才情上是否合拍。
若是兩人言語投緣,一見如故,或是花魁被客人的才情打動,之后自然可以結為知己,甚至同赴巫山云雨,成全好事。
但若是雙方話不投機,導致興致全無,姑娘也會為客人彈奏上一曲,即算是「明星」私密的才藝表演,讓男方「賺回」票價,又當是送客演出。
千萬別嫌棄這個流程長,以上都是古代才子與青樓女子相會的標準流程。
如周星馳電影《大內密探零零發》中,主角前去青樓刺探目標名妓琴操,也要經過各種測試,用自己的才情與幽默得到美人認可,從數百名「粉絲」中脫穎而出,見到當時「頂流網紅」一面。
可是乍看下來這過程, 如此繁瑣,花費幾萬塊錢,最后可能連人都見不到,這合理嗎?
從古至今,還真就是這樣,無人破壞這個規矩。
事實上,在古代青樓花魁或檔次稍高一些的妓女是有權拒絕服侍客人的。畢竟在當時,她們的定位是「偶像」和「網紅」,需要適當保持神秘感。 她們若是來者不拒,在將來反而會折了身價。
此外,即便是淪落風塵,也沒有一個女子會愿意隨隨便便地委屈自己。
而在歷史上,絕大部分人也都對這套流程保持尊重和理解。畢竟來這里消費的都是體面人,來這里更多追求精神享受。
由于是否投緣的標準全憑佳人主觀判斷,并非所有豪富或才子都能在花柳之地暢行無阻。 即便是高高在上的皇帝,有時候在名妓面前也會吃癟。
其中,最出名的就要數北宋皇帝 宋徽宗趙佶。
作為一代風流才子,徽宗自然對當時知名的花魁李師師傾慕不已,曾多次前往青樓拜會。
可縱使是天子之尊,徽宗在第一次去見李師師時,足足坐在樓下等到凌晨4 點多才能一見芳容。
而李師師見狀也沒什麼歉意,只是淡然地彈奏一曲平沙落雁之類的曲子就回房歇息,只留下皇帝一人在寒風中凌亂。
但更可悲的還要算封建時代的大部分人,因為他們或因為才能,或因為銀兩,根本就見不到小姐的模樣。
所以說,現如今各個明星公司或會所總在炒作什麼粉絲經濟、高檔服務, 殊不知,這些東西在古人眼中,不過是不入流的營生伎倆,自己早就體驗過了。
雖說我們以輕松的形式向大家介紹古人逛青樓的過程, 但實際上這背后卻滿是血淚,是對女性無情的剝削與壓迫!
我們都說深宮內苑是「只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那青樓黑瓦之下,更多的就只要舊社會下無力女性的屈辱與彷徨。
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以及法治的健全,有些「吃人」的機器,注定是要被掃入歷史垃圾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