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在新加坡一家迷你超市担任收银员的马来西亚女子,私吞超市 5 万 6797 元(新币,下同;约 18 万 8067 令吉),并将大部分拿去线上赌博。
《新明日报》报道,迷你超市经理发现销售额下跌,起初以为生意变差,后来发现只有在女收银员上班日收入才减少,他于是调阅监控器,才发现她中饱私囊。
被告关金霞(37 岁,译音)案发时,在位于新加坡裕廊西 61 街第 651 座的迷你超市当收银员。
她被控两项失信罪,昨日承认其中一项,法官将另一项纳入考量后,判她坐牢 17 个月。
调查揭露,去年 4 月 1 日开始,迷你超市经理发现每日的销售额下降,一开始以为是生意变差,怎料到了 9 月份却注意到,每当被告值班,销售额就会减少约 600 元(约 1986 令吉)至 700 元(约 2317 令吉)。
经理于是调阅 9 月 30 日到 10 月 27 日的监控器画面,发现当顾客以现金付款时,被告会在找钱后,趁机把现金放入收银机旁的抽屉。
经理随之质问被告,被告当场承认罪行,坦承自 4 月起就开始中饱私囊,每次值班都会拿走 500 元(约 1655 令吉)至 600 元的现金。
她下班时会把这些钱放进口袋才离开,之后存入自己的银行户头。
经理曾给被告机会赔偿,但被告没有还钱,因此选择报警;被告东窗事发后已遭解雇。
根据被告的银行记录,她在案发期间共将 5 万 6797 元存入户头。
被告承认这些钱都来自迷你超市,并称将大部分的款项都花在线上赌博。
对于跨境劳工而言,犯罪记录不仅意味着当下的刑罚,更可能影响未来的工作签证申请与跨境流动资格。
监控技术在此案中展现了现代商业监管的重要性。那些看似寻常的摄像头,在关键时刻成为还原真相的铁证。超市经理从数据异常中捕捉疑点,通过技术手段固定证据的做法,也为中小企业防范内部盗窃提供了范本。
法庭上,被告承认了其中一项失信罪,另一项被法官纳入考量。这种司法处理既体现了对犯罪事实的认定,也兼顾了个案情节的裁量。当法槌落下,17 个月的刑期不仅是对个人贪婪的惩罚,更是对所有从业者的警示:在规则与诱惑的天平上,一次失衡便可能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如今,裕廊西的那家迷你超市早已恢复平静,只是收银台旁的抽屉里,再也不会藏着不该有的秘密。这个发生在狮城的真实案例,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的脆弱与制度的威严,也让 “诚信” 二字在商业世界的价值愈发凸显。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