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六傍晚,沙巴洛加威野生动物园(Lok Kawi Wildlife Park)宣布了一则令人心碎的消息——园内唯一一只马来亚虎“Si Cacat”在与慢性关节炎长期抗争后,静静离世。

这头年迈雄虎的离去,不仅让园方职员痛失一位多年陪伴的“老朋友”,也象征着马来西亚濒危虎种在圈养环境中的又一次沉寂。
根据园方的声明,“Si Cacat”已高龄、长期饱受慢性关节炎折磨。在过去几年里,护理团队每日为它进行理疗、按摩与药物调理,帮助它维持基本的行动能力。
兽医团队在声明中写道:“它的步伐越来越缓慢,但仍然每天等待饲养员的呼唤。它的坚持与温顺,是我们最难忘的记忆。”
尽管得到悉心照顾,老虎最终还是因年老和并发症病逝。
在兽舍外,工作人员放上了鲜花与告别卡片,悼念这位“园区的灵魂”。
“Si Cacat”的名字,来自它幼年时因陷阱受伤而留下的轻微残疾。它于十多年前被送往洛加威野生动物园,自那以后成为园内教育与保育的象征。如今,它的离世意味着园内已无任何马来亚虎存活个体。
这也反映出更严峻的现实——野生马来亚虎(Panthera tigris jacksoni)数量已跌破百只。根据马来西亚国家野生动物局(PERHILITAN)最新估计,全国仅剩约80至100只野生个体,是全球最濒危的虎亚种之一。
保护组织“马来亚虎保育联盟”(MYCAT)曾警告:“如果不采取更大力度的反偷猎与生态恢复行动,马来亚虎可能在未来十年内从马来西亚的森林中彻底消失。”
洛加威野生动物园园长在悼念声明中表示,“‘Si Cacat’不仅是一只动物,它是我们与公众之间的桥梁。它让无数孩子第一次近距离看见真正的马来亚虎。”
园方称,将在园内设立一个纪念展区,展示“Si Cacat”的故事及马来亚虎保育历程,以提醒公众——保护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次次细微的行动:减少非法消费、支持生态旅游、举报偷猎行为。
野生动物专家指出,虽然圈养个体无法直接拯救整个物种,但它们承载了人类反思与教育的意义。“每一只老虎的离开,都是一个生态失衡的警钟。”
马来亚虎不仅是马来西亚的象征,更被印在国家国徽上——两只老虎高举盾牌,象征勇气与力量。然而,在现实中,这种象征性的威严正急速消退。
专家指出,马来亚虎濒危的主要原因包括:
栖息地破碎化(森林砍伐、种植园扩张);非法捕猎与野味交易;猎物资源锐减;基因瓶颈与繁殖困难。政府近年来推出“国家虎行动计划(NTRP)”,并与中国、印度等国家合作开展基因保育研究。
但由于经费短缺、执法资源有限,计划进展缓慢。

“Si Cacat”的离世,是一段生命的终结,也是一场生态悲剧的缩影。
它曾是教育展览中的明星,是孩子们拍照留念的焦点,是园区工作人员十余年的陪伴对象。如今,它的空笼成为了沉默的警示——当我们失去一只老虎时,我们失去的不仅是一种生物,而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灵魂。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