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祭出新法令整治机场非法拉客乱象!凡在机招乘客的服务提供商,将面对高达5万令吉罚款或最长5年监禁,甚至双重处罚!
这项措施源自2025年商用车辆执法照修正案,并已于7月9日起正式生效。
法新增第41A条文,明文规定:
“任何人若未经合法授权,在公共场所或周边区域,以招、拉客等方式提供与运载乘客相关的服务,无论服务是否由本人亲自执行,皆法;一旦定罪,将可被罚款不超过5万令吉,或监禁不超过5年,或雨者兼施。
另外,法令也授权警方或陆路交通局官员,在无需出示逮捕令的情况下,逮捕在机场招揽生意或疑似拉客者,并即刻带往最近警局,随后提控至推事庭这项修正案所涵盖的禁止拉客范围,涵盖所有公众可进入的机场区域、道路、客运终站,或任何被宪报列明为公共交通工具专用站点的地点。
修正案不仅针对拉客者,也锁定那些协助非法德士招揽顾客的人,一并纳入执法范围。
新法的实施不仅是对交通营运秩序的规范,更是对乘客权益的坚实保障。以往乘客在机场面对汹涌的拉客人群时,往往因信息不对称而陷入选择困境,合法权益受损后也难以维权。如今,随着非法拉客空间被急剧压缩,乘客将更倾向于选择正规出租车、网约车或公共交通,出行安全与消费透明性得到双重提升。同时,正规营运商的市场环境得到净化,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逐步建立,有利于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当然,法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此次修正案的落地,考验着执法部门的协同能力与执行力度。机场作为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人流密集且流动性大,需要警方、交通局与机场管理方建立常态化联动机制,通过视频监控、定点巡查、便衣执法等多种方式形成监管合力。此外,相关部门还应加强普法宣传,通过机场广播、 signage 展示等方式,让乘客与营运者都清晰了解新法内容,形成 “不敢违法、不能违法、不想违法” 的社会共识。
从长远来看,新法的实施是构建规范化、法治化交通营运体系的重要一步。它不仅解决了机场非法拉客的沉疴痼疾,更为其他公共场所的交通秩序管理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随着执法实践的深入,或许还将针对新出现的问题进行细则完善,但就目前而言,这记 “重拳” 无疑为净化机场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注入了强大动力,让每一位进出机场的乘客都能感受到法治带来的安全感与秩序美。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