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长拿督斯里祖基菲里表示,根据大马护士理事会的数据,去年,我国共有3021名护士离开大马到海外工作。
他指出,其中2554人(84.5%)来自私营医疗机构,353人(11.7%)来自卫生部管辖机构,以及114人(3.8%)来自其他公共医疗机构。
“以卫生部机构而言,这个外流率若与2024年已填补的7万0234个护士职位相比,仅为0.5%。”
他昨日透过国会书面回应㐷莫国会议员莫哈末纳兹里的提问时,如是表示。莫哈末纳兹里询问卫生部如何应对护士为了更高薪资而外流的情况。
祖基菲里表示,我国护士外流的主要因素是海外更高的薪资和汇率。
“在民主的生态下,卫生部无法限制护士寻求私人或海外的工作机会,也无法阻止私人机构或有准证的海外人才中介公司进行招聘工作。”
为了抑制外流并提高留职率,祖基菲里指出,政府已推出多项措施,包括公共服务薪酬制度下的晋升计划和薪资调整;去年12月1日生效的8%调薪,以及明年1月1日起再增加7%。
“新聘护士的起薪(含固定津贴)为2934令吉,每年起薪145令吉。”
其他措施包括永久聘用U5级护士,以取代临时合约,吸引更多毕业生加入卫生部。
此外,护士还享有各种津贴与奖励,包括每月100令吉的精神病、结核病和痳疯病治疗津贴,以及135至210令吉不等的偏远地区津贴。
对于马来西亚医疗体系而言,护士的外流既是 “危机”,也是 “改革契机”。政府当前推出的措施已迈出了关键一步,但后续还需持续倾听护士群体的诉求,进一步优化工作环境、拓宽职业发展空间、提升社会对护理行业的尊重。
只有当护士在本土既能获得合理的薪资回报,又能感受到职业价值与归属感时,“人才外流” 的趋势才能从根本上得到遏制,马来西亚的医疗体系才能在稳定的人才支撑下,为民众提供更优质、更可靠的健康服务。而这场 “留人之战” 的成效,不仅关乎护士群体的职业未来,更与每一位马来西亚民众的就医体验息息相关,值得社会各界持续关注与支持。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