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党副主席拿督莫哈末阿玛强调,吉开设重影院並非当务之急,因该州民众仍可前往邻州登嘉楼或首都吉隆坡观影。
他表示,吉兰丹民众对娱乐有清醒认知,具备自主选择能力。
“丹州子民本身并不将影院视为迫切需求。有意观影者,举家前往登嘉楼者大有人在;亦有直飞吉隆坡享受豪华影厅体验者。这如同赴泰国购物度假般寻常。“
他通过脸书发文指出,电影院议题之所以再起,是因《未基劳》电影引发热潮後,少数人藉机炒作“吉兰丹人被剥夺影院观影权”的舆论。适逢大选临近,此议题被政治化利用。
“若真欲推动电影产业发展,重点应放在製作更多符合伊斯兰教义、富含教育价值的优质作品。
《未基劳》这类佳作不应2、3年才出现一部。我们需要持续产出能培育文化、教化社会的作品。唯有如此,影院才能成为启迪思想的场所,而非是空虚乐之地。
也是班佐州议员的他强调,电影院绝非衡量州属发展水平的绝对标准,尤其在媒体平台盛行的数字时代。
他补充,吉兰丹在娱乐议题上的政策並非草率或民粹决定,而是承袭已故精神领袖丹斯里阿兹时代的长期共识,即任何娱乐形式都必须符合不沉迷、不腐触心灵、坚守共同价值的底线。
更值得深思的是关于 “发展标准” 的重新定义。拿督莫哈末阿玛明确表示,电影院绝非衡量州属发展的绝对标准。在数字媒体重构信息传播方式的今天,用传统娱乐设施的数量来评判社会进步,显然已不合时宜。吉兰丹在娱乐政策上的坚守,承袭了已故精神领袖丹斯里阿兹的治理理念,其核心是确保任何娱乐形式都不违背宗教教义、不腐蚀社会心灵、不偏离共同价值。这种将文化底线与发展速度相平衡的治理智慧,或许比盲目追逐 “现代化表象” 更能体现对民生本质的关怀。
这场关于影院的讨论,本质上是不同发展观的碰撞。当社会习惯用物质指标量化进步时,吉兰丹的选择提醒我们:真正的发展应当尊重文化传统、回应民众真实需求、坚守价值底线。或许正如拿督莫哈末阿玛所言,当影视创作能持续产出启迪心灵的作品,当娱乐消费回归理性自主的常态,影院的有无,早已不是衡量生活品质的关键。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