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华在国会上提呈最新的财政预算案公布来年的一系列惠民及经济振兴计划。
公共服务薪酬制(SSPA)第二阶段将于2026年1月起正式生效。政府将向所有职级56及以下的公务员,包括政府合约员工发放500令吉特别财务援助金。所有政府退休人员,包括有领与无领退休金的退伍军人,将获得250令吉特别援助金。‘这笔援助将于2026年3月初发放,以迎接开斋节。
他说,政府也同意拨款3500万令吉,向7万名宗教教育与清真寺人员发放500令吉特别奖励金,包括宗教师(imam)、召祷人(bilal)、清真寺祭司(siak)、清真寺教师(guru takmir)和义务班(KAFA)老师。这也是昌明政府领导下的第4份预算案,也是《第13大计划》下的首份预算案。
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指出,此类惠民措施能直接带动消费,而消费支出占 GDP 的 61%,对经济振兴具有乘数效应。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 2026 年 “旅游年” 与 “高收入国家” 建设的双重目标下,民生保障与经济发展形成了良性互动:稳定的收入预期将提振内需,为旅游业等支柱产业注入动力,而产业增长又将反哺民生投入,形成可持续的发展闭环。
从财政可持续性来看,此次援助金发放展现了精准施策的智慧。在公务员薪酬占行政开销 31.5% 的背景下,政府通过 “定向补贴而非全面普发” 的方式,将资金投向最需要的群体,既避免了财政压力扩大,又实现了民生效益最大化。这种 “精准滴灌” 的治理思路,与《第 13 大计划》强调的 “注重实际成效” 原则高度契合,为后续五年的民生工作奠定了务实基调。
开斋节的核心要义是分享与感恩,而这份跨越职业、年龄的援助金,正是社会温情的具象化表达。当公务员、宗教工作者、退休人员在节日前夕收到这份 “民生红包” 时,感受到的不仅是经济上的支持,更是政府对每一位劳动者、奉献者的尊重与关怀。在迈向高收入国家的征程中,这样的民生温度,正是马来西亚发展最坚实的底色。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