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75岁独居老翁在哥打丁宜市区购买万字票时,遭柔佛州伊斯兰宗教局执法人员当场逮捕。
柔州宗教局发言人透露,该名男子声称自己已有超过40年的赌博习惯,虽然明知赌博是被伊斯兰教严禁的行为,但仍抱著“试试运气”的心态持续购买。
“这名男子表示,他一个人住在甘榜屋内,没有任何家庭成员能保释。宗教局人员事后前往其住处查证,证实他确实独居。”
据悉,该老翁没有工作,目前每月仅靠政府提供的600令吉援助金维生。他曾结婚,但已在数十年前离异。
宗教局指出,老翁供称自己每月都会依照梦境购买号码,也坦言明白赌博既属违法又无意义,但已难以戒除。
“被捕时,他正以8令吉购买万字票。”
有关案件目前援引柔佛州伊斯兰刑事法令第18条文调查;一旦罪成,嫌犯可被判罚款最高3000令吉、或监禁最长两年,或两者兼施。
要解决类似问题,不能仅靠法律的 “堵”,更需要社会的 “疏”。首先,应加强独居老人的精神关怀服务,比如扩大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覆盖范围,组织志愿者定期上门陪伴,开设兴趣班、茶话会等活动,让老人有地方可去、有人可聊,从根源上减少因孤独引发的不良行为。其次,宗教与法律宣传可以更具针对性,结合老人的认知特点,用更通俗、更温暖的方式传递教义与法律知识,同时提供替代的精神寄托方式,比如引导老人参与宗教公益活动、文化学习等。
对于像陈阿福这样已经陷入困境的老人,相关部门也可探索 “柔性处置” 机制,在依法处理的同时,联动公益组织提供后续帮扶。例如,在给予适当处罚的基础上,为其链接心理疏导服务、社区陪伴资源,帮助他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让 “戒不掉” 的无奈,转化为 “有期待” 的希望。
事件的最后,老翁在社区志愿者的协助下,暂时回到了自己的木屋,案件仍在进一步处理中。夕阳下,他坐在屋前的长椅上,手中不再有万字票,却多了志愿者送来的书籍。或许,这张小小的书单,能成为他新生活的起点,也能让更多人意识到:对独居老人而言,真正能 “戒掉” 不良习惯的,从来不是冰冷的法律条文,而是温暖的社会关怀。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