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争议2025年城市翻新法案在国会二读前夕,持续引发社会和跨政党的广泛关注,虽然该法案最终展延至10月国会进行辩论和表决,但相关争议未平息,仍是当前政治和社会议论的焦点。
不少批评者忧虑,在城市翻新后原屋主所获得的回迁屋是否能与原有单位的面积、车位、管理费负担上保持等值、同时关注房贷会否因此受到影响、施工期的过渡居所与租金补贴由谁承担、以及担心计划可能导致原社群被迫外移。
针对种种担忧,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倪可敏表示,2025年城市翻新法案将坚持土地权益不变、旧屋换新屋等10大核心原则,确保原屋主权益不被侵害。
这些原则包括屋主享有居住在同样社区的权利、原屋主将获得比原屋更优厚的赔偿、享有要求获知项目最新进展的权利、以及所有发展项目须有序和阶段性进行,禁止发展商随意拆除民房等。
ADVERTISEMENT他解释,若原屋面积为500平方尺一房一卫,在翻新后,原屋主将获分配最少750方呎3房2卫室的新单位,而赔偿基准是以现有市价计算,并非当年的购屋价。
此外,发展商也必须在安顿原住户后方可展开拆除重建工作;而原屋主亦可在等待新房建成的当儿,选择通过安排获得发展商补贴的房租费用。
原屋主房贷将不受影响他也厘清,在城市翻新法案框架下,原屋主的房贷合约将不会受到影响,至于管理费则由居民管理委员会共同协商制定,保障居民的权益。
“假设你现在的房贷是30万令吉,但若屋子在重建后价值提升至50万令吉,你的房贷依然维持在30万,同时还能获得一间全新的屋子。”
他说,至于管理费则将由居民自行成立联合管理委员会(JMB),共同协商制定管理费用,而管理费的高低也将取决于公寓所提供的设施,若仅具备游泳池和健身房等一般设施,则费用自然较低。
“如居民要求提供额外设施,包括桑拿、按摩浴缸、匹克球场、游泳池或是具备保姆服务和宠物照顾服务等,管理费用自然就会有所上涨。”
倪可敏在接受中文媒体联访,回应外界对城市翻新法案的质疑时强调,若日后出现不合理的收费,政府也将通过中央执行委员会介入调解。
同意门槛统一提升至80%
另一方面,倪可敏透露,2025年城市翻新法案将进行2项主要修改,即将法案下的同意门槛统一调高至80%,并确保翻新社区的族群架构不会出现大幅度改变。
在此之前,城市翻新法规定的同意门槛为,楼龄超过30年的建筑需获得75%同意、楼龄30年以下的建筑为80%同意、他说,城市翻新法案的第19(1)和19(3)条文已清楚阐明,只有当获得至少80%屋主的同意后,屋主和发展商才可通过中央执行委员会展开谈判,并非强制拆除民房。
“换言之,80%同意只是启动谈判程序的前提,如果拿不到80%人的同意则什么都不用谈。”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