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水平和生活成本增长不一致,就连郊区民众也感受生活压力,期待首相拿督斯里安华能落实更有效举措改善状况。
根据《阳光日报》在雪州北部地区走访所获得回馈,当地民间打工族对首相即将宣布的重大举措寄予厚望。
武吉古晋居民莫哈末哈菲兹(32岁)受访时表示,目前的基本工资已不足以满足日常需求,尤其是对于中低收入的打工族而言。“不是我们不够努力,是努力的价值在缩水。” 哈菲兹的感慨道出了数百万打工族的心声。马来西亚现行基本工资标准早已跟不上物价上涨的脚步,食品、能源、住房等必需品价格的持续攀升,正在吞噬着家庭预算的每一个角落。
他周二(14日)受访时强调,现在的工资确实与生活成本不符。物价正在上涨,日常开支也在上涨。这就是人们所面对的现实压力。
他指出,物价上涨的问题已不是新鲜事,但在薪资水准不变的情况下,这问题就显得严重必须严肃看待。
他举例,现在即使100令吉也不一定够买厨房用品。钱很快就花光了,但工资待遇却一直没有增长。
谈到更合理的薪资标准,哈菲兹表示,即使最低工资提高到每月2000令吉,如果物价持续飙升也未必够用。
“即使薪资上涨,若营运成本高昂,物价也会上涨。因此,必须实施价格管制和政府支持,才能让薪资上涨真正发挥作用。”
同时,沙白安南居民阿齐佐(35岁)希望首相的宣布不仅仅是暂时的援助,而是一项能够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长期措施。
“现在民众更加成熟了,我们不希望只产生短期效果的民粹主义政策。”
他强调,人民需要改革最低工资,更好的就业机会,对商品价格进行严格的管控,并落实更全面的福利政策。
夕阳下的巴生港,货轮仍在卸载进口商品,码头工人的汗水滴落在发烫的地面上。对他们而言,首相即将宣布的政策不仅是新闻头条上的文字,更是决定下个月能否给孩子买新书包、能否给父母添置一台风扇的关键。在薪资与物价的天平严重失衡的当下,马来西亚民众期待的不仅是数字的调整,更是一套能让努力获得合理回报、让生活重拾安全感的制度保障。这场关乎民生的改革,终将在政府与民众的良性互动中,找到通向平衡的路径。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