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 年财政预算案》出炉啦!
安华在国会上提呈最新财政预算案,公布多项惠民措施与经济振兴计划。旧车换新车补贴!
安华宣布,政府将携手国产车制造商推出旧车回收计划,提供高达 RM4000 的补助金!简单来说就是报销旧车还能拿钱换新车,一举两得~那些车龄超过 20 年、维修不划算又随时可能“闹脾气”的老车,其实早已成了行车安全的隐患啦!
从消费端来看,补贴政策为民众减轻了购车负担,更重构了出行品质。吉隆坡市民阿兹曼的经历颇具代表性:他驾驶的 1998 年产轿车每月维修费平均达 800 令吉,却因置换资金不足迟迟未能更换。
“4000 令吉补贴刚好覆盖新车首付的三分之一,现在终于能让家人坐得更安心。” 这种获得感并非个例 —— 按照政策覆盖范围测算,全国约 120 万户家庭将直接受益,其中低收入群体占比达 42%。补贴与国产车高性价比形成叠加效应,让智能安全配置、低油耗引擎等新技术成果更快走进普通家庭,实现从 “有车开” 到 “开好车” 的品质跨越。
政策的深层价值,更体现在对汽车产业与经济循环的双向激活。作为《第 13 大计划》“制造业升级” 板块的重要举措,旧车换新补贴与政府对新能源、数字技术的投资形成联动,通过 “消费拉动生产” 的路径推动产业转型。马来西亚汽车制造商协会预测,该政策将带动 2026 年国产车销量增长 18%,其中新能源车型占比有望从当前的 12% 提升至 25%。在产业上下游,新车需求的增长将激活零部件生产、汽车维修、金融服务等关联行业,预计创造超 3 万个就业岗位,形成 “消费 - 生产 - 就业” 的良性循环。
这一举措也暗合了全球 “以旧换新” 的政策逻辑。中国的实践表明,类似政策能显著撬动消费增长 ——2024 年中国汽车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达 9200 多亿元,置换量占新车销量的 35%。
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更指出,在消费占 GDP 比重 61% 的经济结构下,汽车消费每增长 1 个百分点,将带动整体经济增长 0.3 个百分点。尤其在 2026 年 “马来西亚旅游年” 的背景下,更安全、环保的车辆保有量将提升旅游接待能力,让民生政策与国家发展战略形成同频共振。
财政可持续性层面,此次补贴展现了 “精准滴灌” 的治理智慧。与全面普发不同,政策将补贴聚焦于 “车龄超 20 年” 这一核心群体,既避免了财政资源浪费,又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
这种靶向施策的思路,与此前公务员援助金、燃油补贴等政策一脉相承,在 2026 年预算支出适度收紧的背景下,实现了民生效益与财政平衡的最优解。
从安全守护到消费升级,从产业振兴到经济循环,4000 令吉的旧车换新补贴如同一个多棱镜,折射出马来西亚昌明政府的治理温度与发展远见。当越来越多的 “老爷车” 被安全环保的新车取代,变化的不仅是民众的出行体验,更是整个国家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坚实步伐。在《第 13 大计划》的蓝图下,这样的民生举措正不断筑牢发展根基,让经济增长的成果真正惠及每一位民众。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