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无糖柠檬水只要一令吉,这不是赔本生意,而是顾客和老板的双赢选择!”在马来西亚加央法庭和柏贺恩比央国小的两家食堂,经营者莫哈末诺菲德里(32岁)用他的智慧经营理念,为“无糖饮料”开辟了一条独特的定价道路,也引发了关于健康消费与商家责任的广泛讨论。
莫哈末诺菲德里将“用料成本”作为饮料定价的核心原则。他解释道,白糖和炼奶在日常经营中是重要的成本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当前物价波动的环境下,糖价并不便宜。因此,顾客选择去糖、去奶,实际上为他节省了成本。基于这样的逻辑,他决定将这部分省下的成本回馈给顾客。
“如果顾客不加糖,我为什么还要按加糖饮料的价格收取费用呢?”他说道,“这对我来说是成本转嫁,既然能省,何乐而不为?”正因为如此,
他的无糖饮料价格比含糖饮料便宜30仙至50仙,例如无糖柠檬水只卖1令吉,而普通的热柠檬水价格是1令吉50仙。像这样的价格策略,不仅让顾客感到实惠,也在无形中鼓励了更多人选择无糖饮料。
随着马来西亚卫生部和内贸部相继推出“反糖战争”和“无糖运动”,倡导民众减少糖分摄入以提高健康水平,诺菲德里的经营理念正好契合这些国家级倡议。他坦言自己非常支持这些政策,并表示“薄利多销”不仅是商业策略,更是他对长期顾客的一种感谢方式。
尤其是针对学生和教师这一特殊消费群体,他的价格调整显得格外贴心。学校食堂中的教师们更倾向于选择无糖或减糖饮料,这不仅体现了他们对健康的重视,也成为学生减糖饮食的良好榜样。
“如果能用合理的价格让更多人选择更健康的饮食方式,那就是我经营食堂的一大成就。”诺菲德里自豪地说道。
尽管无糖饮料的定价非常亲民,但诺菲德里也坦承,大多数顾客对无糖饮料的接受度依然不高。在加央法庭食堂,选择无糖或减糖饮料的顾客不到三成,有些人甚至会特意点“加甜、特浓”的饮料。相比之下,学校食堂的无糖饮料点单比例要高一些,但仍不是主流。
“人们对甜味有依赖,这很正常,”诺菲德里说道,“不过我相信,随着健康意识的普及,这种情况会逐渐改变。”
尽管选择无糖饮料的人不多,他仍然坚持提供这些选项,因为这不仅仅是经济策略,也是对顾客健康的一种善意倡导。
一杯无糖柠檬水的故事,看似平凡,却折射出商家的经营智慧与社会责任感。诺菲德里用简单的价格调整,将去糖饮料的意义放大,不仅让顾客获得实惠,也间接推动了健康饮食习惯的传播。
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点一杯一令吉的无糖柠檬水时,他们会想起,这份健康选择背后,是一位食堂老板默默的坚持和善意。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