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那一天,马航MH370航班的神秘失踪震惊了整个世界。这架从吉隆坡飞往北京的波音777飞机在飞行途中从雷达屏幕上消失,机上239名乘客和机组人员的命运至今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这场空难,不仅打破了无数家庭的梦,更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关于航空安全的深刻反思。然而,十年过去了,MH370的失踪依然牵动着人们的心。
(示意图)
近日,澳洲塔斯马尼亚大学海洋与极地研究院的学者林恩(Vincent Lyne)在专业期刊《航海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引人瞩目的论文,声称MH370的飞机残骸可能藏身于布罗肯海岭区域6000公尺深的海底洼地。
这个消息再次点燃了公众对这架失踪航班的关注与希望。
林恩指出,这片洼地地处澳洲西侧、印度洋东南部,海底地形复杂崎岖,是一个“完美的隐藏地点”。这一发现如同一束微光,刺破了长久以来笼罩在MH370案件上的迷雾。
林恩的论文不仅提出了残骸的可能位置,还给出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线索:马来西亚槟城国际机场的经线与MH370航班机长Zaharie Shah家中电脑上的一条模拟飞行航线正好在布罗肯海岭区域相交,交汇点正是那个深藏6000公尺的海底洼地。
失联前的最后位置也正是在槟城国际机场附近。这些线索似乎在暗示,这起空难或许并非是意外,而是有更深层的原因。
不仅如此,林恩还结合此前在留尼汪岛发现的机翼残片,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观点:MH370航班可能并非失控坠毁,机长极有可能在最后时刻试图在海面迫降。
这个推测与加拿大空难调查专家万斯(Larry Vance)的分析不谋而合,但遗憾的是,两位专家都未能明确机长是否是故意为之,还是迫不得已。这种悬而未决的结论,不禁让人心头一紧,机上乘客在那最后的时刻经历了什么,无人知晓。
(示意图)
事实上,关于MH370失联的原因,众说纷纭。从事故、劫机、到恐怖主义阴谋,各种理论层出不穷。
2018年7月,马来西亚政府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称,失联的MH370有意改变了航向,在通讯中断后飞行了7个多小时。
尽管如此,报告依然无法确定飞机失踪的确切原因,也不排除“第三方干预”的可能性。这些未解的谜团,仿佛一道无形的墙,阻隔了真相,也阻隔了那些在等待答案的家属们的心。
在林恩发表论文之后,呼吁各国有关部门立即在他所判定的位置加大搜寻力度的声音越来越响亮。这些呼声不仅是为了找回那架失踪的飞机,更是为了给239个无辜的生命一个交代。
2014年,世界各国曾展开航空史上最大规模的搜索,但最终还是无功而返。而如今,林恩的研究为这个困局带来了新的希望。
林恩认为,借助最新的科技与设备,继续对布罗肯海岭区域进行深入的探测,是找回MH370残骸的关键一步。
十年风雨,无数次失望与希望交织。对于那些失去亲人的家属来说,这十年是无尽的等待与痛苦,是无数个无法入眠的夜晚。而对于全球来说,这十年的空白不仅是对航空安全的一个警钟,更是对真相的无止境追寻。这次,谜团真的即将解开吗?或许答案已经在布罗肯海岭那深邃的海底静静等待,只等人们有一天,能够真正将它们带回光明之中。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