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的一条街道上,有一家历经七十余年风雨、传承经典手艺的老店——《华公司》(Fah & Co)。这家缝纫工具专卖店在当地曾经是无数热爱缝纫工艺和传统手工服饰的顾客心中的“圣地”。然而,随着电商的崛起和时代的变迁,这家老店也无法逃避经济大潮的冲击,决定在12月31日彻底关门结业,与众多老顾客和历史告别,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
《华公司》创建于1946年,由严金万的父亲创办。当时的《华公司》便以精湛的缝纫工具和手工刺绣技艺而声名远扬,吸引了大量热爱传统工艺的顾客。特别是在传统女性服饰领域,《华公司》成为了许多精致服装设计师和手工爱好者的首选店铺。严金万与他的妻子共同经营这家店铺,妻子精通手工制作传统的可峇雅(kebaya)服饰,她的刺绣和剪裁技艺深受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贵族阶层的推崇。
尤其在雪州苏丹沙拉弗丁的登基大典上,苏丹礼服上云彩图案的刺绣便是出自妻子的巧手,成为店铺辉煌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尤其是外国产业的崛起以及大规模生产成衣的普及,传统手工服饰和定制服饰的市场逐渐萎缩。廉价、大规模生产的成衣迅速占领市场,使得《华公司》这样依靠手工艺和定制服务的商铺越来越难以维持。尤其在智能手机和电商平台的影响下,消费者更加青睐于方便快捷的网购方式,传统的缝纫工具和定制服饰的需求大幅下降,甚至成为了“夕阳行业”。
尽管《华公司》一直在努力坚持,凭借精湛的手艺和老顾客的支持,艰难维持着营业。但近年来,电商的洪流让不少传统商铺遭遇困境。尤其是冠病疫情爆发后,社会封锁和人流减少导致的实体店铺关闭,给许多本就面临挑战的小商户带来了致命一击。对于《华公司》而言,疫情带来的影响尤为严重,生意一度陷入低迷。
严金万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已经意识到缝纫工具行业逐渐变成“夕阳产业”,尤其是现代的年轻人对缝纫和手工制作的兴趣越来越淡薄。他认为,今天的年轻人更看重的是便利和低价,工厂生产的大众化服饰成为了许多人首选。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