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新年即将到来,餐饮业又一次成为了人们讨论的热点。这一次,不是餐厅的新菜式或装潢,而是节日期间服务费的“涨价”问题。大马一些餐厅近日发布通告,宣布将在农历新年初一和初二征收10%至15%的服务费,这个消息引起了不少顾客的愤怒与不满。“少我一个客,也没关系!”这样的情绪迅速在社交媒体上传开,网友们纷纷表达对餐厅涨价的强烈反感。
这次涨价的主要原因被解释为餐厅在春节期间人力短缺,需要为员工提供“小费”作为值班奖励。餐饮业者表示,由于许多人都选择回家团聚,节假日的餐饮服务大多依赖于临时员工,这就意味着更多的成本支出。而这些额外费用最终则通过服务费转嫁给顾客。
然而,顾客们似乎并不买账。对于不少人来说,餐厅的涨价完全是为了让自己从中获益,而非出于员工的利益。“为什么总是顾客埋单?”有网友不禁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其实,餐厅在节假日期间的服务费上涨,并非个别现象,许多商家在节庆期间调整价格以应对人工和物资成本的增加。但当这一额外费用未提前告知顾客,或涨幅过大时,餐厅的行为就容易让人产生不满。
吉隆坡武吉免登小贩商联合工会主席薛富丰对此表示理解,他认为餐饮业者在春节期间可能会因人力不足而面临压力,但他强调商家必须提前通知顾客,以确保大家对此有清晰的了解,并避免因价格调整带来的误会或矛盾。
为了避免引发更多的负面情绪,薛富丰呼吁餐厅业者要谨慎对待涨价问题,确保涨幅适当,且采取人性化的沟通方式,特别是在顾客人数较多的节庆期间。
(示意图)
然而,公众对于餐厅涨价的看法却一直是两极分化的。部分人认为,商家提高服务费是正常现象,毕竟在节假日时,餐厅运营的成本增加了。
而另一些人则表示,餐饮业不应当利用节假日来“趁机涨价”,而应该尽量减少对顾客的负担,尤其是在现今的经济压力下。
面对顾客的不满,餐饮业的反应则显得有些无奈。一位餐厅经理向记者表示,尽管涨价的做法受到了一定的质疑,但他们并不打算撤回涨价决定。根据他所说,员工的工作量和节假日期间的高峰需求让餐厅不得不考虑调整价格,而这笔服务费不仅仅是为了员工的小费,也包括了经营成本的考量。
(示意图)
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节假日餐厅涨价似乎成了无法回避的话题。但当这种涨价涉及到服务费时,许多人开始质疑,这些额外的费用是否真的能直接惠及员工?或者说,它是否只是商家为了自身利益而加码的手段?
节日的消费环境本应是温馨和谐的,但当商家与顾客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时,所有的欢乐似乎也因此变了味。虽然餐厅有其经营压力,但在面对顾客的诉求时,餐饮业者能否采取更加合理和透明的方式来处理这一问题?或许,这才是餐饮业能否在这片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持续生存的关键。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