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只濒危的马来貘现身新加坡乌敏岛,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只被研究人员多次拍摄到的雄性马来貘成为话题焦点,不仅让人们对这个罕见物种产生兴趣,也引发了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思考。
根据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和国家公园局的一项联合研究,研究团队在今年3月至9月期间,在乌敏岛的摄影设备中捕捉到了这只马来貘的活动踪迹。最早的记录出现在5月27日晚间8点33分,地点在乌敏岛东部。约一个多小时后,这只马来貘再次现身,显示它正在沿东部地区活动。
7月至8月间,这只马来貘更频繁出现,研究人员共记录了9次目击画面。它常在同一片区域活动,画面显示它咬着树枝和树叶,啃食地上掉落的果实。通过拍摄的影像,研究团队发现这只马来貘的左后肢有一道明显的伤疤,由此确认所有记录到的画面均为同一只个体。
马来貘是亚洲特有的濒危物种,通常分布在马来半岛、苏门答腊、泰国、柬埔寨和缅甸等地,其在新加坡的踪迹极为罕见。虽然马来貘是天生的游泳好手,但新加坡并非它们的主要栖息地。去年7月,一只马来貘曾被目击在榜鹅公园夜骑步道上狂奔,但专家普遍认为这些出现在新加坡的个体只是短暂停留,并非长期居住。
然而,这次乌敏岛的目击频率较高,时间跨度长达5个月,不免引发人们对马来貘是否可能“定居”新加坡的讨论。一些网友打趣道,“这只马来貘是不是申请PR了?”但专家则持谨慎态度,认为它可能是路经此地,寻找适合的栖息环境。
马来貘的现身让乌敏岛的生态多样性再次成为话题。有网友感慨,这只马来貘仿佛为都市化进程中的新加坡增添了一抹“自然的奇迹”。也有网友调侃,如果马来貘真的“定居”新加坡,那或许需要为它申请“特别居民身份”。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它的出现备受关注,但野生动物与人类共存的议题也引发了更多思考。部分人呼吁,应借此契机进一步加强对濒危物种的保护宣传,提高公众对野生动物的认知和尊重。
新加坡国家公园局提醒公众,如果在野外遇到马来貘,应保持冷静和安静,避免惊吓动物。公众不要试图靠近或投喂食物,同时应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切勿使用闪光灯拍照。这不仅是为了动物的安全,也是为了避免可能的意外冲突。
这只马来貘的到访为新加坡的自然生态注入了一丝惊喜,也让公众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能性。它的踪迹不仅吸引了研究者的目光,也唤起了公众对濒危物种的关注。在这座钢筋水泥的现代都市中,或许正是这些偶然的“访客”,让我们重新思考与自然相处的方式。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