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他的成长充满辗转流离。林国璋在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流浪了三个不同的地方,转学了十所学校。15岁时,他开始打工谋生,做过搬运工、司机和推销员。
33岁时,他与伙伴共同创办了义利集团,最终将企业发展为马来西亚的行业巨头。此外,他还担任马来西亚华商总会的会长。
林国璋曾说:“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可以选择自己的未来。”他生于战争年代,1945年1月24日出生在峇淡岛,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
随着战乱不断,林国璋的家人不得不离开峇淡岛,回到江沙以割胶为生。
尽管在战争与动乱中生活,但他依然完成了基础教育。尽管频繁搬迁,他在7所小学和3所中学完成学业。
林国璋15岁时在吉隆坡找到第一份工作,负责为一家食用油公司开货车送油。随着努力,他从送货员晋升为销售员。
1966年,林国璋的月薪为660令吉,约合现今的200新币。
回忆起那段时光,林国璋表示,他和同事们住在公司楼上的宿舍,睡的是折叠帆布床,每天起床后还要把床叠起来。
这段经历让林国璋走遍了吉隆坡和雪兰莪,并抓住了食用油行业的商机。
1968年,33岁的林国璋与朋友共同创办了义利集团,开始专注于食用油业务。
当时,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棕榈树的种植和棕榈油的生产。
林国璋的公司在一众强大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为了打破供给束缚,他通过借贷建造炼油厂,并专注于争取较小的市场。
1976年,义利集团推出了“红鹰油”,以不含胆固醇的特点和透明的外包装迅速赢得市场的青睐。
此后,义利集团成为马来西亚食用油领域的领军者,并于1993年成功在吉隆坡上市。
在食用油领域取得成功后,林国璋开始拓展业务。他在1989年创立了马来西亚第一家矿泉水公司Spritzer。
尽管当时许多人嘲笑他,因为大部分马来西亚人仍习惯饮用自来水,林国璋还是坚持自己的判断,并成功与当地酒吧合作推广矿泉水。
最终,Spritzer品牌成为了马来西亚最畅销的矿泉水之一,并于2000年成功上市。
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展,林国璋还购买了6000亩土地,用于种植沙巴茶并发展生态旅游产业。
这个项目不仅提高了当地的经济效益,还进一步巩固了义利集团在多个领域的市场地位。
如今,义利集团已经拥有20多家子公司,涵盖食用油、矿泉水、家庭用品、房地产、塑胶、口腔护理等多个领域,业务遍及马来西亚各地。
公司在矿泉水、食用油和纸箱行业的市场占有率超过40%。
2012年,67岁的林国璋被选举为马来西亚华商总会的会长,接替钟廷森主持商会工作。
在担任会长期间,林国璋积极推动中马友好合作,致力于吸引更多中国企业来马来西亚投资。
他还多次率团赴国外考察,并参与了多项国际合作会议,促进中马贸易关系的发展。
林国璋还组织创立了世界永春社团联谊会,旨在联合分布在亚洲的永春人。
这个联谊会迅速发展壮大,最终扩展到全球范围。林国璋担任首任会长,并在退任后继续担任世永联的永久荣誉会长。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