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听到网络骗局层出不穷,但当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才会深刻体会到那份无奈和悔恨。49岁的大马男子李先生,就亲身经历了这样一个令人感到惋惜的骗局。原本只是抱着一颗善心,想要帮助别人,却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一个精心策划的网络骗局,损失了2.4万令吉。
故事的开端很寻常,李先生在9月份的某天,像往常一样浏览社交媒体时,偶然点开了一则“借精生子”的广告。广告中一位自称“陈惠茹”的新加坡富商妻子,声称愿意出价100万令吉“借精生子”,并承诺支付高额报酬。这个条件对任何人来说都极具诱惑,尤其是当对方是一个自称富有的“富婆”时,似乎所有的事情都显得理所当然。
一开始,李先生并没有抱着赚钱的目的,他只是觉得能够帮到对方,心里有些满足。
然而,这位“陈惠茹”并不止步于简单的请求,她通过WhatsApp与李先生频繁联系,交换照片并对李先生进行大量的夸赞,称他“成熟稳重”,让李先生逐渐陷入情感的纠葛中。随着交流的深入,李先生开始迷恋上这位“富婆”,并期望能早日见到她。
随后,这位“陈惠茹”提出了一些条件,要求李先生先支付1000令吉的意向金,还需要与她的“律师”签署协议书,承诺李先生只要让她成功怀孕,就能获得100万令吉的酬劳。这一连串的操作让李先生觉得一切都很正式和合理,他开始相信自己不仅能够帮到别人,还可能获得丰厚的报酬。
然而,事情开始朝着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李先生从未见过对方的真面目,每次要求视频通话时,女子都以“忙碌”为由拒绝,但她却用各种甜言蜜语来拉近与李先生的距离。
“我很担心你”、“我很想早点陪在你身边”这样的语言,让李先生心甘情愿地支付各种所谓的“手续费”、“律师费”以及“税务费用”。
这些费用逐渐累积,李先生先后支付了2.4万令吉。
随着对方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比如支付3000令吉的国际认证费、5000令吉的律师费以及1.5万令吉的税费,李先生依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一步步陷入骗局中。
直到对方再次要求支付3万令吉的“银行国际手续费”,李先生才终于惊觉不对劲。这时,李先生才意识到自己掉入了一个深不见底的陷阱,再也看不到所谓的“富婆”,更别提那100万的酬劳了。
李先生的遭遇让人心痛,但这并非个例。近年来,类似的网络骗局层出不穷,尤其是利用情感纠葛、金钱诱惑的方式,诈骗者总是精心设计各种情节,让受害者一步步深陷其中。
马华公共服务及投诉部法律顾问张朝盛提醒,真正的律师在提供服务前都会详细列出费用清单,不会直接要求客户支付大笔费用。同时,公众在与不明身份的“律师”沟通时,应先通过律师公会网站确认其身份,避免落入骗局。
李先生的教训告诉我们,面对网络上的诱惑和甜言蜜语时,务必要保持警惕,切勿轻信。尽管我们都希望能够帮助别人,但一时的疏忽大意可能会让自己蒙受巨大的财务损失。尤其在金钱和情感交织的骗局面前,更需要保持理性思考,避免让自己陷入无法挽回的困境。
在这个日益复杂的网络世界中,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自我保护,保持警觉,谨防网络骗局的陷阱,避免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